日語入門基礎

日語介紹

在漢字傳入日本前,日本並沒有文字,都是以口頭表達交流。所以在大概公元3世紀左右傳入日本,日本人開始使用漢字記事,到了公元5世紀中葉後,日本人在漢字的基礎上創造了一些符號來書寫交流。

 日語入門基礎

V:zhubin730


(來源於日語五十音記憶法,這裡不知道的朋友可以看看之前的文章)

由於這些符號“假借”漢字的字形,因而將之稱作“仮

”(假名),與“假名”相對,漢字曾被稱為“真

”(真名)。

 日語入門基礎

V:zhubin730


假名分為平假名和片假名。平假名由漢字草書演變而來,平假名圓圓潤潤,沒有稜角,平易近人,所以日語句子中多是由平假名與漢字構成。片假名則取自漢字的偏旁部首,常用來表示外來語和特殊詞彙。


 日語入門基礎

學日語加上我喲



我們經常看到日語裡有漢字,但這些漢字有“音讀”和“訓讀”之分。“音讀”是接近中國漢字發音但日語化了的漢字讀音;“訓讀”則是不考慮漢字的讀音,只利用漢字的字形和字義來表示日本固有詞語的的讀音讀法。

另外,日語的漢字雖來自中國,但其漢字簡化的方法、方向和常用漢字的範圍並不相同。如“娘(むすめ)”、“手紙(てがみ)”、“勉強(べんきょう)”等等並非字面意思所理解的。此外,日語還有“辻(つじ)”“畑(はたけ)”由日本人創造的漢字,被稱為“國字(こくじ)“(國字)。


我們學漢語首先學拼音,那麼日語也有這些基礎的發音。日語語音包括清音、濁音、半濁音、拗音等。清音假名的表,叫做“五十音圖“,五十音圖是掌握日語發音和書寫的基礎,是日語入門非常重要的一步。

五十音圖


 日語入門基礎



五十音圖的橫向稱作“行”,共有10行,縱向稱作“段”共有5段。其中五十音圖裡有重複的字和音,所以實際上是47個字,44個音。

日語的字母(即假名)是音節字母,一個假名代表一個音節。 每個假名有兩種寫法,即平假名與片假名。

表中的平假名和片假名下方的“羅馬字”是拉丁文字,是日語中的一種輔助性文字。在電腦的日文輸入法中,輸入羅馬字,就會出現對應的假名。

其中

さ行“し、シ”可以用羅馬字[shi]表記;

た行“ち、チ”可以用羅馬字[chi],“つ、ツ”可以用羅馬字[tsu];

は行“ふ、フ”可以用[fu]來表記。

撥音“ん、ン”並不是清音,但通常將其放在五十音圖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