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法拍房怎麼買,看這篇文章就夠了!

法拍房,一直是二手房產買賣過戶的一個冷門渠道。由於關注度低,風險相對於正常的買賣過戶而言較高,所以買法拍房基本都低於市場價。

但在過去兩年成都限購,加上房價升溫的影響下,不限購的法拍房逐漸成了被限購人士追捧的一個購房渠道。由於帶著不限購的標籤,大多數法拍房的落錘價已經高於市場評估價。

從去年開始,成都二手房市場的降溫,投資客退場,二手房成交遇冷,法拍房也緊跟著涼涼。如今,隨著二手房價格築底,市場穩定,冷門的法拍房似乎又可以撿漏了。

比如下面這種房子:

成都法拍房怎麼買,看這篇文章就夠了!


近期,位於雙流的融創長灘一號一套別墅拍賣成功,落槌價281萬,而鏈家網的實際成交記錄中,該戶型的成交價在565萬。

成都法拍房怎麼買,看這篇文章就夠了!


但也並不是所有法拍房都能撿漏,又比如下面這種:

成都法拍房怎麼買,看這篇文章就夠了!


這套位於高新區金融城中海城南一號的住宅,落槌價640萬,建面193.59㎡,成交單價33000元/㎡左右。而中海城南一號近期二手房正常的市場成交價在30000-39000元/㎡左右。加上法拍房正常的手續費、稅費等,該房源落槌價只能算是一個正常的市場成交價。

成都法拍房怎麼買,看這篇文章就夠了!


我想,購房者可能已經發現了一個規律。

我們再往回看兩套法拍房的起拍價:融創長灘一號起拍價219萬,成交價281萬,還算撿到漏。中海城南一號起拍價460萬,成交價高達640萬,相較市場行情,幾乎沒什麼利潤。

也就是說,核心區域的優質法拍房產,競爭力依然非常強,想要在這些房子中撿到便宜幾乎不可能。但稍微冷門區域的房產則不同,購房者還是可以撿到漏。

另外,還有一個細節,普遍總價在100-200萬之間的剛需、剛改住宅類產品,競拍較為激烈,而再往高端的純改善類產品則競拍人數較少。比如近郊的冷門別墅或大平層樓盤。

總結起來就是,法拍房撿漏需要對市場行情瞭解+一定運氣成分,如果想要撿大漏,你還得有不少的資金儲備。因為30萬的預算,可買不下100萬的法拍房,具體往下看。

法拍房該如何買,又有什麼風險呢?


成都法拍房怎麼買,看這篇文章就夠了!

目前,大部分購房者購買法拍房都是通過法拍公司,但也有個別購房者是通過自己在淘寶法拍報名參與競拍。但他們都會參與以下流程:

1.在淘寶拍賣上報名2.繳納拍賣保證金(大約在起拍價的10%)3.競拍成功,向法院確認賬戶,直接線上轉款交齊剩餘尾款。4.簽訂拍賣確認書。5.領取法院裁定書,然後當天到稅務局審稅(注意,審稅關係到後續交稅的減免問題)。6.帶上所有相關材料,到不動產中心辦理完之後的相關事項,然後等候通知,再繳納剩餘稅費及領取不動產權證。

關於風險:

1.房屋“背調”很重要

一定要注意房屋情況,可以提前約法院看房,留意房子是否存在租約,有沒有人佔用,這些都會影響之後的過戶問題。如果房屋在拍賣前帶有租約,有租客居住,則租約繼續有效,必須要等到租約到期才能收回房子。萬一簽了個10年20年的,要麼賠違約金,要麼就只是買回一張紙。

2.瞭解房子是否佔有戶口。

如果已經有戶口占有房子的學位,那必須等到上一個學位到期,才能入學就讀。萬一孩子才上一年級,你就需要等足6年,所以想買學區房的要謹慎考慮。

3.瞭解上一個房東是否已經搬離。

根據法律規定,如果被執行人屬於低保對象或者無法自行解決居住問題的,不能強制遷出。

4.通過法院及多種渠道去了解房屋及房東的欠債情況。

一般如果有銀行抵押,拍賣公示上會有說明。但是如果一旦牽扯到有些不能查審的民間借貸,後續的麻煩不可小覷,債務人上門要債時,可能只能報警了。

關於費用:

1.付款形式

每套房子情況不一樣,和銀行考核標準有關,這些都會在法院公示上表明。當你把首付款付給法院以後,法院會要求等銀行放款以後才執行解封解抵然後過戶,但銀行方面又需要過戶以後才可以放款,導致三方僵持在這個環節。所以,需要提前做好打算,或者找金融公司墊資。

2.後續交易稅費

根據司法拍賣的行規,涉及買賣雙方的各項費用,均由競得者支付。所以,拍得後或許有一大筆稅費在等著你!不過,在成都,二手房交易的稅費一般也是均由買方承擔。

成都地區稅費政策如下:

成都法拍房怎麼買,看這篇文章就夠了!

(以上信息成都法拍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提供)


通過這張法拍公司的收費單可看到,一套普通的法拍房,在拍賣過程中涉及的稅費至少是4個點及以上(不包含服務費用),如果拍賣的房屋沒有產權,那麼稅費至少在10個點以上了(不包含服務費用)。如果涉及到公司助拍和貸款,那麼貸款的墊資費、服務費可不比買一套二手房的中介費便宜。

如今限購+樓市回暖,其實法拍房的關注度並不比普通二手房低,不是所有法拍房源都能撿漏。並且背後要考慮的問題也不簡單,風險不可控、成本也不可控。我總結出來的經驗就是,淡市買法拍房,撿漏機會往往比“牛市”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