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協同發展五週年:如何破解“發達中心”與“落後腹地”難題

京津冀協同發展五週年:如何破解“發達中心”與“落後腹地”難題

“京雄世貿港將吸引大批青年創業與設計人群,改善區域人才及產業結構,同時提高設計研發、現代製造等高附加值業態的比例,徹底改變白溝現代化創業辦公聚集區缺失的現狀,助推白溝新城的快速發展。”

近日,位於白溝新城的京雄世貿港要打造現代化共享辦公的消息引起社會關注。河北白溝新城積極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轉移,成為京津冀協同發展五週年區域城市產業升級的縮影。

五年前,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到重大國家戰略的高度,為首都和京津冀地區發展指明方向。五年來,沿著習近平總書記親手擘畫的宏偉發展藍圖,這個總人口超1億人、總面積達21.6萬平方公里的地區,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在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高標準建設雄安新區。作為雄安新區“北大門”,白溝新城是北京非首都功能重要疏解地之一。

“推動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為‘牛鼻子’的京津冀協同發展,是落實首都城市戰略定位、優化提升首都功能的關鍵之舉。”北京市委市政府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劉伯正表示。統計數據顯示,京津冀協同發展5年來,北京市加速疏解非首都功能,疏解一般製造業企業累計達到2648家,累計疏解提升臺賬內市場581家、物流中心106個。

產業疏解對企業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以區域性批發市場疏解為例,商戶從北京遷移到環京地區,在保持便利交通和完善基礎設施的條件下,租金、倉儲、物流等綜合成本大幅下降,同時還可以開闢新市場。但遷移對企業來說要付出時間成本,培育成熟的新市場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社會各界的包容和支持。不論如何,要認識到形勢大於人,產業轉型升級是城市發展的固有規律。

京津冀協同發展五週年:如何破解“發達中心”與“落後腹地”難題

面對京津冀發展中遇到的“發達中心”與“落後腹地”難題,破解路徑就在基於全局規劃之下的資源再分配和優化利用。白溝新城是北方商貿重鎮,被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列為“中國可持續發展小城鎮試點”。目前,當地形成了集箱包、服裝、鞋帽、小商品等14個專業市場的大型綜合商貿集群,總經營面積400多萬平方米。近年來,在和道國際等“商業航母”的推動下保持快速發展態勢。

京津冀協同發展五年來,總體上處於謀思路、打基礎、尋突破的階段。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進入到滾石上山、爬坡過坎、攻堅克難的關鍵階段,需要下更大氣力推進工作。對於白溝新城來說,產業升級不僅需要良好的營商環境,還需要不斷完善配套設施和營造創新創業氛圍。“隆基泰和深耕白溝十餘年,對城市和市場有著深刻的理解。優客工場在平臺運營管理上有著先進的模式和豐富的經驗。”優客工場華北區域運營總經理楊舒亦認為,兩家企業將給當地注入新的發展活力。

“我們將為京雄世貿港提供聯合辦公標準化運營體系搭建與諮詢服務,以及人員培訓、運營督導等運營管理支持,服務白溝企業快速發展。”隆基泰和京雄大區公司副總經理蘇扣表示,此次合作是深化實施河北省“雙創雙服”事業,推動白溝產業升級的一項重要舉措,將共同打造白溝首個高質量創新創業的示範基地,以高標準的項目品質和優質的配套服務,有效激發城市活力,助推白溝產業升級和經濟轉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