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金屬峰會】稀有金屬未來將受高度重視

SMM4月3日訊:2019年4月2日至3日,由SMM主辦的“2019 SMM小金屬產業峰會”上,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政策研究室主任趙武壯向大家演講了小金屬相關政策及對產業發展的影響。

美國等發達國家對戰略性資源高度重視


當前隨著全球新技術革命和產業變革浪潮的推進,部分稀有金屬和非金屬品種作為支撐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重要功能材料,地位得到明顯提升,成為世界主要國家資源安全關注的重點。


【小金屬峰會】稀有金屬未來將受高度重視


歐盟自2011年提出“關鍵原材料清單”後,又與2014年和2017年兩次對“關鍵原材料清單”進行的補充完善。2017年新清單中納入的原材料有:銻、鈹、硼 酸鹽、鈷、焦煤、螢石、鎵、鍺、銦、鎂、天然石墨、鈮、磷礦石、金屬硅、鎢、鉑族金屬、輕稀土和重稀土、重晶石、鉍、鉿、氦、天然橡膠、磷、鈧、鉭、釩等26種。為了增強這些原材料的保障能力,歐盟在增加生產和儲備,研究替代材料方面開展了大量工作,採取了一系列措施。

我國為增強重要戰略性資源保障能力制定了相關政策



【小金屬峰會】稀有金屬未來將受高度重視


同時,在美國政府列入“關鍵礦物”名單的資源中。我國鈹,鉻,鈷,鉿,鈮,鉑族金屬,鉭,鈾和鋯等9種礦產資源嚴重不足,90%以上依賴進口。而這些資源集中分佈在少數國家和地區,發達國家也在爭奪,供應存在中斷的風險。是我國短缺的重要戰略性資源。

為維護國家安全和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國家高度重視增強重要戰略性資源保障能力。早在1990年代初期,就將鎢、錫、銻和離子型稀土列為國家保護性開採礦種;並在2000年中國加入WTO議定書中堅持將鎢、銻列為國營貿易商品。這些措施從法律地位上確立了相關資源和商品的特殊性。

當前,國家重要戰略性資源政策的基本取向是,通過市場化、法制化手段,嚴格執行環保、質量、安全等法規標準,營造行業發展的良好環境,規範運行秩序,推動行業實現高質量發展。主要工作有,一是制定《稀有金屬管理條例》,這主要是針對1990年國務院關於保護性礦種文件的。因為那個文件中的多數實施主體今天都不存在了,必須有一個替代的法律文件。二是進一步完善環保、質量、安全等法規標準,這主要是針對現有法規標準體系不健全,環保督察中形式主義嚴重,“一刀切”問題突出的應對措施。三就是中美貿易談判中美方的要價問題了,這涉及中方財政金融體系的核心,具體怎麼變化,還要看最後的協議文本。

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現行的重要戰略性資源政策問題不少。特別突出的問題是缺乏國家層面的戰略規劃指導。在現行政策下,一方面,稀土等優勢資源的市場運行狀態與行政管理體系完全脫節,作用不能充分發揮,沒有成為我國參與國際平等競爭的有力支撐。另一方面,由於缺乏國家層面的戰略規劃指導,企業的海外投資活動帶有一定盲目性;國家儲備的穩定性和科學性也有待加強。

國家相關政策對產業發展的影響


我國是一個舉國體制的國家,政府政策的調整和變化,對產業發展影響很大。稀有金屬行業規模雖然很小,但由於地位突出,受各方面的關注,政策調整的影響也大。這幾年,國家把生態環境治理放在重要位置,加強了環保督察,對稀有金屬行業的影響很大。

從進出口政策看,除了國營貿易的商品外,其它稀有金屬產品的進出口政策不會趨緊。在中美貿易爭端過程中,國內也有不少人提出限制稀土、鎢等產品出口作為反制手段,但沒有被採納。值得重視的是,參照孟晚舟事件,未來中國可能會出臺規定稀土、鎢等產品出口不能用於軍事目的,或是不能用在出售臺灣武器裝備方面的措施。這將增加外商購買中國產品的難度,可能會對出口造成一定影響。

總體來看,國家政策的基本取向是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堅持市場化、法制化調控不會動搖。但由於稀有金屬具有特殊的戰略地位,也會制定相應的管控措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