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一度輝煌的行業巨頭,擁有9000家門店和6萬員工!或將消失?

互聯網的普及,不僅讓城市之間的距離越來越近,就連國外的奇聞異事我們也能瞭解一些。一些外國人搞笑,冒險的短視頻頗受人們歡迎。但是有些外國人難免太過大膽,比如跑酷,爬樓等危及生命的作死運動,層出不窮。

看到視頻裡那些想火到不怕死的外國人,很多人都調侃:難怪國外人越來越少,都是太作死。其實外國不僅有那些冒險作死的人們,還有一個作死的企業。把自己作到全球只剩下一家門店,它就是美國百世達(Blockbuster)。


曾是一度輝煌的行業巨頭,擁有9000家門店和6萬員工!或將消失?


曾經如日中天,奈飛都想抱大腿

眾所周知,聞名於世的迪士尼和美國的奈飛是兩大影視對頭。曾經的奈飛和迪士尼可是親密無間的合作伙伴,可是商場上永遠只有永遠的利益,沒有永遠的朋友。因為利益衝突的兩家合作破滅,還讓迪士尼承擔了1.5億的損失。

在迪士尼以713億美元收購了21世紀福克斯,以及其他一系列IP風光無限時。不甘示弱的奈飛也在讓自家火爆動漫刷屏。可是曾經連奈飛都想抱大腿的“大佬”百視達卻已經消聲覓跡,只剩一家門店苦苦支撐。

百視達的第一家店是在1985年成立的,最初的百視達是一家美國家庭影視娛樂供應商。從最初出租錄像,慢慢發展起了流媒體、視頻點播和影院等行業。百視達也是一個特立獨行,頗具歷史的企業。


曾是一度輝煌的行業巨頭,擁有9000家門店和6萬員工!或將消失?


最初進入市場的百視達可以說是“重磅登場”,它沒有效仿美國傳統的小型家族經營,而是一上來就開出大型連鎖加盟店。種類繁多的影片資源,數量充足的庫存,讓百視達在一片小門小店中馬上脫穎而出。在第一家門店成效良好的情況下,百視達迅速出擊,耗費了600萬美元建立倉庫,為以後的發展做出鋪墊。

到了1989年時,百視達的店鋪擴張瘋狂進行。當時毫不誇張的說法是幾乎70%的美國人開著車,十分鐘左右就可以看到一家百視達。每17個小時百視達就有一家新店開業,這樣的發展速度很快就讓百視達成為行業的“龍頭老大”。

百視達的營銷策略十分的全面。它的主要營收來自熱門影片的租賃,於是百視達就集中熱門影視資源。在熱門時期大量出租,等到熱度將過,馬上就賣掉。不僅如此,百視達還因地制宜,根據當地文化背景選擇性的調整影片資源。


曾是一度輝煌的行業巨頭,擁有9000家門店和6萬員工!或將消失?


百視達最與眾不同的就是租賃的影片按時不還是要繳納逾期費的,看起來這好像並不是很重要的事情。可是這筆逾期費用佔據了百視達每年總收入的10%,百視達逾期費最高的一年收入達到8億,佔據總收入的16%。雖然百視達的收入是扶搖直上,可是顧客卻不是很滿意,因為逾期費用實在有些高昂。

奈飛的創始人看中了這個漏洞,在1997年創辦了奈飛。並且還附帶了自己讓顧客感同身受的創業故事:由於忘記及時還片,被百視達強制收取了40美元,憤而創業。這讓不少消費者感同身受,也都知曉了奈飛公司不收逾期費的特點。

百視達拒絕奈飛,十年後被打臉

雖然奈飛比較具有特色,可是當時百視達處於幾乎壟斷整個行業的龍頭老大地位。發展線上業務的奈飛僅一年,就虧損了1100萬美元。奈飛急忙轉變策略,情況稍有好轉。可是2000年時,奈飛仍然虧損了5740萬美元。


曾是一度輝煌的行業巨頭,擁有9000家門店和6萬員工!或將消失?


無奈之下,奈飛找到“大佬”百視達尋求合作,希望百視達以5000萬美元收購奈飛,然後幫忙開通打理百視達的線上業務。為什麼說百視達作死呢?當時財大氣粗的百世達眼光過高,也並沒有看到線上市場的前景。並且百視達並沒有把奈飛放在眼裡,於是拒絕了這個提議。可是沒過兩年,百視達察覺到了市場的變化,準備進行線上業務的改革。可是由於核心業務感受到了危機,內部人員百般阻撓,改革結果十分不理想。

顧客們也是愈加失望,在2005年時,百視達的會員只有100萬人,還在持續下跌。而在一年前的巔峰時刻,百世達擁有6萬名員工,9000家門店。2010年,苦苦支撐的百視達正式宣佈破產。

2019年,澳洲最後一家百世達門店關閉。迄今為止,百視達只剩下美國最後一家門店了。曾經想要抱大腿的奈飛,如今是風頭日盛,與迪士尼相愛相殺,而百世達卻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會就此消失。


曾是一度輝煌的行業巨頭,擁有9000家門店和6萬員工!或將消失?


俗話說,不作死就不會死。謙虛謹慎,戒驕戒躁才是成大事的原則。不管多大的企業,也不要小瞧任何一個普通的人或企業,有可能十年後他就會打敗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