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好家庭蘆薈有什麼妙招?

養好家庭蘆薈有什麼妙招?

蘆薈屬於陽性植物,喜光,給予充足的光照,可以增加光合物的積累。光照不足,幹物質含量減少,葉片狹窄細長,莖葉組織不發達,容易倒伏,冬季抗寒力差。

由於蘆薈原產於乾燥沙漠地區,使蘆薈既有多肉植物的特點,又具有其自身的生態習性。蘆薈屬於陽性植物,喜光,給予充足的光照,可以增加光合物的積累。光照不足,幹物質含量減少,葉片狹窄細長,莖葉組織不發達,容易倒伏,冬季抗寒力差。

養好家庭蘆薈有什麼妙招?

繁殖方法。蘆薈可用種子繁殖、分株繁殖和扦插繁殖。一般常用的是分株繁殖,其次是扦插繁殖。蘆薈生長2-3年後,可從地下莖節部生出新的植株,當新植株長到10釐米左右時, 將其切割下來另行栽植,有些植株在地上部的莖節上生出側芽,可將其與母株分離, 然後放在陰諒通風處晾2~3天,待切口乾燥後插入潮溼的粗砂中一個月左右即可生根,然後就可以移植上盆。

上盆。就是將蘆薈生根的小苗栽入盆中。上盆時根據蘆薈苗的大小選用大小適宜的花盆,一般選用瓦盆。盆的大小直接影響到蘆薈的生長好壞,切勿一味追求大盆。如果苗小盆大,每次澆水後很難見幹,再遇到低溫,往往會造成根系腐爛。小苗上大盆還顯得頭輕腳重,上下比例失調而不利於觀賞。以後隨著植株的生長,每年春季還要進行翻盆或換盆,換入新的培養土,以保證盆土有足夠的肥力和盆的大小與植株大小比例合適。

養好家庭蘆薈有什麼妙招?

澆水。蘆薈怕澇不怕早,故澆水的原則是:間幹間溼,乾透澆透,決不能看到表土乾燥就澆水。春秋季節一般一週左右澆一次,夏季3一5天澆一次,冬季蘆薈處於休眠或半休眠狀態,氣溫又低,所以要澆小水或不澆水,以免盆上溼度過大造成爛根死亡。澆水要注意水質,最好用井水或雨水,自來水要進行晾曬處理後再使用。澆水時應沿盆邊倒人,切總淋溼葉片或澆心時,以防腐爛。

施肥。一般蘆薈在栽培過程中不宜過多施肥,肥多會導致爛根,尤其不宜使用過多的化肥。故應根據植株的大小和生長髮育時期進行適時適量施肥。大棵蘆薈在春秋季節可施肥2~3次,但肥量也不宜過大,可施用發酵好的馬掌、麻醬渣等有機液肥,取1份液肥加清水6~10份稀釋後澆灌。施肥時應在晴天傍晚進行, 不要把肥液滴在葉片上,否則會燒傷葉片或導致黑斑病的發生。

養好家庭蘆薈有什麼妙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