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給孩子上婚姻課的年齡不是12歲,也不是18歲,而是這個年齡

父母給孩子上婚姻課的年齡不是12歲,也不是18歲,而是這個年齡

雯雯讀高中的時候,喜歡上了一個男生,那個男生也很喜歡她,他們約定大學畢業後就結婚。

但是,兩人就讀的大學不在同一座城市,不能夠常常見面,距離並沒有產生美,在他們讀大三的時候,男孩子喜歡上了另外一個女孩,並且和雯雯提出分手。

雯雯接受不了這個打擊,竟然拿刀片割腕,幸好被舍友發現,及時救下,才倖免於難。

有人說男孩子用情不專,辜負了雯雯,也有人說是雯雯太過痴情,但這些都不是問題的關鍵所在。

後來,雯雯決定,非那個男孩子不嫁,要一直等他,直到奔四的年紀依然孑然一身,無法放下對那份感情的執念。

雯雯對愛情的忠貞與堅守固然讓人為之動容,但是,為了一個不愛自己的人,犧牲一生的幸福便不值得。

而這個問題,本來應該在她6歲之前就解決的。

父母給孩子上婚姻課的年齡不是12歲,也不是18歲,而是這個年齡

(一)婚姻敏感期來了。

有一天,當你的兒子突然對你說:“媽媽,我長大後要和你結婚!”

有一天,當你的女兒突然對你說:“爸爸,我長大後要和你結婚!”

做父母的就應該敏銳地意識到:【孩子的婚姻敏感期來了

記得我家兒子3歲多的時候,突然有一天對我說要和我結婚,我聽到後特別感動,本能地覺得,原來自己在孩子心目中這麼好、這麼重要啊!因為對於一個成年人來說,結婚的意義是非同尋常的。

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家孫瑞雪老師在《捕捉兒童敏感期》一書中曾經寫道:婚姻的敏感期一般出現在孩子4歲以後,有些在3歲多就進入了婚姻敏感期的初始階段。

父母給孩子上婚姻課的年齡不是12歲,也不是18歲,而是這個年齡

(二)婚姻敏感期對於孩子一生的重要意義。

01 發現婚姻關係的本質與核心。

孫瑞雪老師說:“婚姻敏感期旨在發現婚姻關係的本質與核心。關係是彼此相愛的,互愛是結婚的基礎。如果達不到彼此相愛,就可以重新選擇,不會因愛而失去選擇生活的能力。”

孩子進入婚姻敏感期後,初始階段的表現,是對自己父母的喜歡。最早會說要和自己的異性父母結婚,或者要跟老師結婚。

發展一段時間後,孩子會突然意識到年齡的差距,覺得應該和同齡的人結婚。這時,當孩子喜歡上一個異性,會真的投入情感,向對方表達,還會通過給對方零食、玩具等等辦法和對方交往,來贏得對方的好感。

當孩子被對方接受的時候,孩子會試著小心翼翼地對對方好,享受那單純而美好的情感,體會到愛與被愛的感動。

當孩子被對方拒絕的時候,會很痛苦、很傷心,但正是在一次次的成功與失敗中,孩子得到了成長,明白了愛是雙方的事情。

“你很不錯,所以也有別人喜歡你,你可以選擇別人,也可以選擇我,沒有關係。你不選擇我,不是因為我不好;你選擇他人,也不是因為我不如他好,而是你們更適合。”

如果雯雯在6歲之前順利地度過了婚姻敏感期,明白了這些道理,她就不會這麼痛苦地把全部的希望都寄託在一個人身上了。可悲的是,孩子用幾個月就能明白的事情,成人卻搭上了一生的幸福。

父母給孩子上婚姻課的年齡不是12歲,也不是18歲,而是這個年齡

02 為孩子成人後的婚姻關係奠定基礎。

愛情與婚姻對於每個人的一生來說都非常重要,有些成人無法理性處理自己的感情生活,與他們早期沒有順利度過婚姻敏感期有很大的關係。

對於孩子來說,他們對異性的感情是純心理和精神性的,雖然也不願意與別人分享,具有排他性,但是他們往往簡單而純粹,也更加理性而包容,他們可以較輕鬆地放棄一個並不愛自己的人,明白愛情並非一廂情願,也能承受其中的複雜內容。

在這個年齡段把這個問題處理好了,等孩子到了青春期,或者成年後,他們就能更理性地對待婚姻和感情了,也更容易找到適合自己的伴侶,擁有良好的婚姻關係。

父母給孩子上婚姻課的年齡不是12歲,也不是18歲,而是這個年齡

(三)父母如何陪伴孩子順利度過婚姻敏感期?

01 尊重孩子。

這一時期的孩子已經對性別、自我、異性有了初步的感覺,他們嘗試著對自己喜歡的小夥伴表達愛,也渴望得到對方的愛。

然而,這與成人世界裡的婚姻觀、道德觀有著本質的區別,兒童的這種愛是單純而美好的。

父母要尊重孩子,不能狹隘地用世俗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發現孩子有喜歡的異性時,表現得大驚小怪,甚至以為是孩子早熟,而出面干預。這樣做只會破壞孩子婚姻敏感期的正常發展,給孩子的心靈蒙上陰影。

相關研究表明,這種壓抑和受阻的心理感受很有可能會延續到孩子成年後的情感生活中,讓孩子很難理性地對待情感,更難以承受情感帶來的挫折。

父母給孩子上婚姻課的年齡不是12歲,也不是18歲,而是這個年齡

02 正確引導。

父母要耐心地傾聽孩子,避免過度地追問,客觀地同孩子交流,幫助孩子解決他遇到的問題與困惑,當孩子在感情上遇到痛苦的時候,適時安慰孩子。

父母可以抱著孩子,溫柔地告訴孩子:“喜歡是兩個人的事情,如果你喜歡的小朋友不喜歡你,你可以重新選擇!”讓孩子學會給自己一條出路,慢慢擁有成熟的情感。

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給孩子讀一些與愛情相關的繪本,比如《綠熊和紅熊》、《鱷魚愛上長頸鹿》、《湯姆戀愛了》等等,都可以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婚姻觀,讓孩子明白愛情是一件美好而曲折的事情。

父母給孩子上婚姻課的年齡不是12歲,也不是18歲,而是這個年齡

03 營造和諧的家庭關係。

處於婚煙敏感期的孩子會本能地關注父母的婚煙狀況,如果父母婚煙關係不和諧,就有可能會讓孩子對婚姻產生負面印象,影響孩子成年後對戀愛和婚煙的信心。

如果父母給孩營造和諧的家庭氛圍,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相親相愛,孩子也會對婚姻生活充滿美好的幻想。

父母給孩子上婚姻課的年齡不是12歲,也不是18歲,而是這個年齡

愛是在未遇見你時的孤單;

是遇到你時的深情;

是不見你時的惶恐;

也是再相會時的興奮。

愛情是人類永恆的主題,是如此地讓人心動,希望為人父母的我們都能保護孩子順利度過婚姻敏感期,幫助孩子健全他的情感世界,建立健康的戀愛觀念,讓孩子長大後擁有美好的愛情和幸福的婚姻生活。

您好!我是百合媽媽,80後職場寶媽,熱愛讀書、碼字,喜歡運動、旅行。我的生活理念是“上得廳堂,下得廚房,做智慧寶媽”。每日與您分享我在育兒路上收穫的感動與成長!喜歡我的文章請點贊、關注、分享!您有什麼育兒的心得與體會,也歡迎在下面留言,和大家一起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