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名老撾留學生的鐵道工程師夢


在上海應用技術大學舉行的“合作共贏——中國鐵路助力瀾湄合作互聯互通圖文展”上,幾名老撾留學生身著母校校服參加開幕式。在上海應用技術大學軌道交通學院,來自老撾的12名留學生已學習生活了半年多並初步通過了“語言關”,現逐步開始學習專業課程。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夢想——成為自己祖國最好的鐵道工程師。 目前,承載著中老兩國友誼和共同繁榮願景的中老鐵路正在建設中,上海應用技術大學發揮軌道交通專業特長,與老撾蘇發努馮大學開展了服務中老鐵路的教育合作。2018年9月,蘇發努馮大學選派首批十餘名學生來到上海應用技術大學鐵道工程專業留學。新華社記者 劉穎 攝

3月28日,老撾留學生在土木工程學專業課課堂上學習。

在上海應用技術大學軌道交通學院實驗室,老撾留學生仔細查看高鐵列車“和諧號”的模型。

在上海應用技術大學軌道交通學院實驗室,院長吳光教授向老撾留學生們介紹高鐵運行線路模型。

在上海應用技術大學軌道交通學院實驗室,老撾留學生宋小麥和妮娜瞭解機電控制設備。



3月28日,老撾留學生在食堂用餐。

3月28日,老撾留學生在食堂遇到了認識的中國學生。雙方用老撾人的習慣手勢打招呼。

3月28日,土木工程學專業課教師趙嵐在課間休息時,向老撾學生們詳解專業名詞的中文釋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