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疾女孩靠“絕技”賺錢,帶動2000多人致富,1500萬隻拿十幾萬


每一個民族都有著自己獨特的技藝,這些技藝因為過於繁瑣和麻煩,隨著時間推移也就慢慢的消失了,如今從事民族技藝的也就越來越少。但在貴州黎平縣卻有著一位殘疾女孩陸萍,不但將自己民族的傳統“絕技”發揚光大,還帶領超過2000人創業,年賺1500多萬,而自己卻只拿10幾萬,其餘的全部被分給了那些人,另外為了傳承,她還收了1000多人當徒弟。

陸婷出生在一個普普通通的侗族家庭,母親不僅是村裡的刺繡高手,還是當地小有名氣的歌師。作為長女的陸婷從小耳濡目染,也就有著母親的這一身技能,然而現實中這種傳統的手藝卻被科技所“拋棄”,人們只為追逐時效和快速,忘記了藝術美,但陸婷卻沒有因此灰心,而是刻苦學習這些技能。然而六歲的時候一場意外災難導致陸婷左手殘疾。這突如其來的變故,也阻斷了陸婷的刺繡之路,但她靠著勤奮和努力完成了學業。

大學畢業之後的陸婷放棄了城市的高薪回到農村當教師反哺家鄉。雖然和傳統的技藝相差頗大,但陸婷卻在這個崗位上發光發亮,不但帶出了許多優秀的學生,還多次帶領隊伍獲得多次金獎。本想著可以安安心心的做一位教師,可誰知母親的一番話讓她改變了注意。每次回到家,母親總是念叨“在的年輕人都外出打工掙錢,沒人願意學習刺繡了。”看到母親一臉的失望以及對刺繡的喜愛,那一年26歲的陸婷毅然決然的重新開始了刺繡之路。


為了將刺繡這一特殊的絕技學到手,陸婷偷偷地跑到各村各寨去找老繡娘拜師學藝。然而這段經歷卻讓陸婷十分的難忘,這些繡娘在看到陸婷左手殘疾的時候,堅定她學不好,於是就乾脆將其轟走。遭到多次拒絕的陸婷並沒有放棄,而是幫著人家一起幹農活、砍柴、洗菜,她的堅持最終感動了村裡的老繡娘。就這樣,陸婷與村寨中做刺繡的婦女們逐漸熟悉,時常與她們一同學習,分享最近看到的新花樣或新繡法,儼然將所有的心思全部放在了刺繡上。

就這樣憑藉著一股不服輸的精神,陸婷基本學會了所有的刺繡技能,她的刺繡作品“子孫揹帶” “行歌坐月圖”,在湖南省長沙市“民族刺繡博覽會”獲刺繡類二等獎,並獲杭州刺繡博覽會金獎。作品獲獎,給了她激勵,也給了她自信。然而接下來終會面對現實,如何將傳統轉化為致富的門路?於是接下來陸婷成立了秀坊,專門從事民族手工刺繡,隨著時間的推移,陸婷的生意也是越做越大,她希望以此來推動侗族文化的傳承與保護。

自己賺到錢了?但是沒有能保護傳承技藝?這肯定不是陸婷的初衷,在她看來,只有讓村裡的人們看到做刺繡也可以掙錢,年輕人才會願意學習,才會花心思去設計一些帶有時代感的刺繡作品。於是,陸婷自己掏錢創辦了培訓班,專門培訓刺繡的技能,不收一分錢。漸漸的人多了起來,差不多間接有著2000多人為陸婷這個刺繡坊提供刺繡。平時這些姑娘忙農活,閒時就做刺繡,一個月下來可以賺2000多元。


為了鼓勵和支持他們以及傳承這項技能,陸婷在年賺1500萬之後,自己僅拿10幾萬,剩下的而全部給予學習刺繡以及創辦刺繡培訓班上。不僅如此,陸婷還把目光聚焦在常常被忽視的殘疾人身上,幫助殘疾人再創業。如今陸婷的產品遠銷到北京、上海、廣州等地,同時也有著海外的訂單。傳承是一種信仰,也是一種力量,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要靠孩子們傳承,孩子們的成長,也需要傳統文化的潤澤,所以說為了自己和後代不要讓傳統丟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