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第一款真正意義上的四代機,中國曾差點進口,不是蘇-27

米格-29是米高揚設計局於上個世紀70年代研製的一種殲擊機,它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叫“支點”。米格-29與美國F-16、F/A-18以及法國的“幻影”2000等,屬於同一代飛機,俄羅斯稱之為第四代殲擊機,西方稱為第三代超音速戰鬥機。米格-29採用了先進的氣動外形設計和現代化的生產工藝,具有良好的基本性能和改進潛力。自1977年問世以來,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和改進,已經形成了龐大的米格-29戰機家族,型號包括米格-29C、米格-29M、米格-29SMT、米格-29K、米格-29M2、米格-29UPG等。其中較新的機型是米格-29CMT,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這款戰機的基本情況。

一、米格-29的誕生

米格-29和蘇-27都源自於蘇聯的“先進戰術戰鬥機”計劃,兩者的研發時間也差不多,米格-29的定型和服役時間更早。但是相比蘇-27戰機,米格-29存在很多短板,比如說最大起飛重量、載彈量和航程等。在對外出口方面,蘇-27成功贏得了來自中國的訂單,而米格-29由於訂單不足,在蘇聯解體之後,面臨很嚴峻的生存考驗。為了扭轉這種不利局面,米格-29也開始進行大幅改進,以期贏得更大的市場。到1996年底,俄羅斯有約480架米格-29在服役狀態,其它國家也有400多架米格-29在服役。這些飛機均有改進的需要,市場非常廣闊,這也是米格-29進行升級的動力來源之一。

蘇聯第一款真正意義上的四代機,中國曾差點進口,不是蘇-27

米格-29搭載兩臺高性能發動機

二、米格-29第一階段的改進

時間來到1997年8月,俄羅斯開始對一架1982年生產的米格-29進行改裝,以驗證米格-29CMT的結構。隨後,兩架由米格-29C改裝而成的戰機也加入了驗證工作,其中一架安裝了帶有多功能液晶顯示器的新型座艙設備,成為米格-29CMT的首架原型機,於1997年11月進行了首次飛行。1998年4月,完成了第一階段改進任務、裝有成套設備的米格-29CMT原型機,由試飛員戈爾布諾夫駕駛進行了首飛。在第一階段的改進計劃中,米格-29CMT將增大航程與作戰半徑,採用開放式座艙設計,安裝多功能雷達,攜帶新型武器等。

蘇聯第一款真正意義上的四代機,中國曾差點進口,不是蘇-27

米格-29前視圖

經過改進之後,米格-29CMT的轉場航程提升到2400公里,攜帶副油箱時可達3500公里。米格-29CMT換裝了新型釐米波脈衝多普勒雷達,既能用自然光束進行掃描,也能用多普勒光束掃描以及採用合成孔徑技術。新雷達對有效散射面積5平方米的空中目標的探測距離達90公里,能同時跟蹤10個空中目標,並同時攻擊其中的兩個目標。米格-29CMT採用了新型座艙,儀表板上安裝了兩個大型彩色液晶顯示器,能顯示飛行數據、導航數據及數字地圖等信息。在航電設備方面,米格-29CMT也煥然一新,搭載了綜合處理計算機和信號處理計算機,以及全新的飛機定位系統、光電引導和瞄準吊艙、搜索監測器、目標指示設備等。

武器系統方面,米格-29CMT的載彈量從之前的2500千克增加到4000千克,還可掛載很多新武器。比如R-27EM增程型半主動雷達制導空空導彈,它的最大射程約110千米,還有射程約80公里的R-27AE型主動雷達制導空空導彈、射程100公里的PBB-AE中程空空導彈等。在對地攻擊方面,米格-29CMT可掛載多種空對地精確攻擊武器,如X-29T和X-29TE電視制導空地導彈等。改進之後的新戰機還提高了整機使用壽命和發動機使用壽命,雖然整機價格增長了25%,但使用費卻有所降低,攻擊能力大幅提升,遠距離空戰效能和對地攻擊能力均成倍增加。

蘇聯第一款真正意義上的四代機,中國曾差點進口,不是蘇-27

米格-29K艦載機

三、米格-29CMT第二階段的改進

在完成第一階段的改進任務後,米格-29CMT還開始了第二階段的改進。首先是安裝新型機翼,使翼下武器掛點由每側3個增加到每側4個,最大有效載荷提高到5500千克。其次是採用數字式三餘度電傳操縱系統,換裝新型的可轉向噴管推力矢量發動機,進一步提高機動性。第三是降低紅外和雷達的可探測性,採用雷達吸波材料和吸波塗料,前半球雷達反射截面積降低到一平方米以下,提高飛機的隱形能力。最後是裝備新型相控陣雷達和新武器,包括全新的“甲蟲-M”雷達、新型光電瞄準引導系統、新型空空導彈和空艦導彈等。

蘇聯第一款真正意義上的四代機,中國曾差點進口,不是蘇-27

彩色塗裝的米格-29

除了第二階段的改進外,米格-29CMT還在積極發展新型號,包括艦載型、偵察型、電子干擾型和空中加油型等。米格-29CMT的艦載型將繼承米格-29K艦載機的優點,同時採用全新的航電設備,考慮了作為艦載機的使用條件,裝有輔助加力系統。新的艦載戰鬥機有著廣泛的市場需求,印度國產航母正計劃採購艦載機,該國已經採購了幾十架米格-29K艦載機,因此繼續進口米格-29是非常不錯的選擇。米格-29CMT的偵察型將更換不同的偵察設備吊艙,電子干擾型將安裝專用的電子干擾裝置,加油型將安裝具有較大儲油量的內部油箱。

蘇聯第一款真正意義上的四代機,中國曾差點進口,不是蘇-27

米格-29在進行飛行表演

米格-29不斷的推陳出新,為其贏得了持續不斷的訂單。最新的報道稱,印度計劃再次進口21架米格-29。但在米格-29發展的同時,俄羅斯另一款經典戰機蘇-27也推出了多款新機。以蘇-27為基礎,先後誕生了蘇-33艦載機、蘇-30和蘇-35戰鬥機。相比米格-29系列,這些戰機的性能更加強勁,蘇-35也成為目前俄羅斯現役最先進的戰鬥機。如今俄羅斯雖然仍在生產米格-29,但是難掩其落後的態勢。為了更好的將這款戰機延續下去,米格-29的最新改進型被命名為米格-35,希望藉此能繼續引領米格系列戰機的向前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