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牛市行穩才能致遠

時評:牛市行穩才能致遠

中國經濟週刊微信號:ChinaEconomicWeekly

中國經濟週刊官方網站:經濟網 www.ceweekly.cn

《中國經濟週刊》特約評論員 葛豐

(本文刊發於《中國經濟週刊》2019年第6期)

今年春節過後,A股市場驟然呈現快速普漲行情,各主要股指截至目前漲幅均已超過20%,其表現放眼全球亦無出其右。

探究原因,這輪行情主要由多重利好疊加所致,其中既包括技術層面的市場流動性狀況改善、外資參與比例提升、前期超跌持續積累反彈勢能等等,也包括基本層面的中美貿易前景出現企穩跡象、中國大力度逆週期調控有效對沖經濟增速下行風險等等。

總體來看,本輪行情至少到目前為止仍具有較堅實基礎,如果應對得當,這輪來之不易的行情則有可能成為A股市場邁入長期良性發展軌道的接入口。

牛市行穩才能致遠。以往A股市場之所以長期“牛短熊長”,遲遲無法與中國經濟基本面匹配,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即在於內在穩定性嚴重不足,但凡稍有牛市趨向往往迅速泡沫化,及至最後暴跌收場。除了直觀可見的投資者普遍損失慘重,更為長期且嚴重的後果是,為了迅速遏止市場亂象,及時排解系統性風險,時常導致通盤性、深層次改革步驟被一次次打亂,同時市場參與者的心態與行為模式,則在反覆“被教育”後更為短期化,而這些,客觀上又會成為下一輪暴漲暴跌新的起點。

事實反覆證明,“瘋牛”不能任其起步,更不能心存幻想妄圖火中取栗。從目前情況來看,雖然本輪行情尚未脫離合理區間,但對於某些開始暴露的信號,必須加以足夠重視並及時矯正。

比如說,隨著行情轉暖,A股市場“炒小”“炒新”“炒概念”“炒績差”的“博傻”之風又開始蔓延。有研究報告顯示,今年以來A股漲幅居前的前30只股票,市盈率為負或者超過100倍的有17只,佔比高達57%,市盈率介於50〜100倍之間的有10只,佔比也達到33%。而與此同時,那些相比外部投資者更熟知公司信息與真實價值的上市公司大股東,則趁機進行大規模減持,其中不少甚至是“清倉式”的減持。

再比如說,導致2015年“股災”尤甚於以往的關鍵性推手——場外配資,近期又有復燃跡象。3月18日,西部證券和首創證券各有營業部負責人,因違規出借賬戶及支持配資活動,被監管認定為“不適當人選”,而此前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在接受採訪時也表示,注意到了近期有關場外配資報道增多。

當然,積弊較深的A股市場不可能一夜之間面貌一新,處在市場或許就此振衰起弊,或許依然老調重彈的關鍵節點,對於投資者而言,望能牢記以往慘痛教訓,理性預期市場走勢;對於監管層而言,則既要針對已經暴露出的問題苗頭,大力強化投資者教育與依法全面從嚴監管,同時,更要透過反覆出現的市場怪象亂象,追根溯源,標本兼治,要充分利用好當前較為有利的市場環境,加快推進資本市場基礎建設與生態優化。如此,才能合各方之力,促A股走出久盼終至的“健康牛”“長期牛”。


請回到文章頂部,點擊右上方“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