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資本寒冬裡初創無人駕駛公司並非死於缺錢,而是內部鬥爭?

去年,一家名為Roadstar.ai的初創無人駕駛公司,被媒體們反覆強調創下無人駕駛單輪融資新紀錄。然而誰也不曾預料,Roadstar.ai的倒下竟和崛起的速度一樣之快,這家曾經的明星無人駕駛公司已進入清盤狀態。更可笑的是,在資本寒冬裡Roadstar.ai的無人駕駛公司並非死於缺錢,而是內部鬥爭。

在資本寒冬裡初創無人駕駛公司並非死於缺錢,而是內部鬥爭?

目前,Roadstar.ai在經歷一系列管理層動盪之後,已經讓投資人失去信心。上一輪投資方集體要求撤資,公司賬戶中近6億元資金被凍結,拖欠大量員工工資,所以公司現在一邊面臨投資人的撤資仲裁,一邊是勞動仲裁。

事實上,Roadstar.ai曾經一度成為國內最有潛力的自動駕駛新創項目。與谷歌旗下的Waymo一樣,Roadstar.ai定位於研發L4 級別自動駕駛技術。公司三名創始人分別是CEO佟顯喬、CTO衡量和首席科學家周光,曾都是百度北美研發中心的同事。在這個高端技術人才極為稀缺的行業,如此有經驗的三人領銜,Roadstar.ai自然而然成為了領域內最被投資人看好的公司之一。

在資本寒冬裡初創無人駕駛公司並非死於缺錢,而是內部鬥爭?

2018年5月,Roadstar.ai獲得1.28 億美元A 輪融資,由深創投和雙湖資本領投,估值達到4億美元,在當時創下自動駕駛行業同一輪次最高融資額,甚至被披上了無人駕駛獨角獸新星的名號。

在資本寒冬裡初創無人駕駛公司並非死於缺錢,而是內部鬥爭?

同一時間,Roadstar.ai還發布了面向國內複雜城市道路的無人駕駛L4解決方案,並對外表示,因為搭載了純國產激光雷達,這套解決方案的價格只有百度相似方案價格的1/3,幾乎可以看作是最接近商業化量產的高階無人駕駛技術。

在資本寒冬裡初創無人駕駛公司並非死於缺錢,而是內部鬥爭?

而在去年11月的烏鎮世界互聯網大會期間,該公司也成為大會首次合作的初創無人車公司,在官方媒體下榻的酒店投放多輛自動駕駛車,提供接駁服務。

在資本寒冬裡初創無人駕駛公司並非死於缺錢,而是內部鬥爭?

可以見得,當時的Roadstar.ai,一切都是那麼的美好,L4級自動駕駛的研發之路是那麼的順暢無阻,借勢而上。

在資本寒冬裡初創無人駕駛公司並非死於缺錢,而是內部鬥爭?

不過,好景不長,就在公司處於黃金上升期時,Roadstar.ai爆發了“內訌”。一則官方罷免聯合創始人的公告,暴露了Roadstar.ai創始團隊的內部紛爭,也讓這家明星項目驟然停擺。

實際上,在罷免聯合創始人的“官方聲明”中,所列舉的“三大罪狀”:代碼藏私、數據造假、臺下交易,至今並沒有拿出實際的證據。

在資本寒冬裡初創無人駕駛公司並非死於缺錢,而是內部鬥爭?

隨後,部分市場、人事和技術等部門的員工,也被以違反公司制度、有損公司利益為由進行開除,這種行為更是難以理解,而目前部分被開除的員工正在申請勞動仲裁。

在資本寒冬裡初創無人駕駛公司並非死於缺錢,而是內部鬥爭?

可以說整個事情的發展根本不講道理、毫無規則可言,完全無視公司運營、商業邏輯。至於原因,顯而易見的是創始人團隊太過年輕,缺乏管理經驗。三個創始人或許自始至終都沒有形成足夠的信任度,在公司還處於初創期時,就在權力的爭奪和管理上出現了眾多矛盾。

在資本寒冬裡初創無人駕駛公司並非死於缺錢,而是內部鬥爭?

而Roadstar.ai事件的爆發,無疑也再次暴露了中國自動駕駛初創公司內鬥的陰暗面。這個事件的走向和最終結果,不僅會對其他自動駕駛初創公司的核心團隊產生負面影響,甚至會動搖國內自動駕駛行業的格局。

此外,Roadstar.ai還不是國內第一個曾經有過“內訌”的自動駕駛創業公司。

2017年12月,百度將前百度自動駕駛事業部總經理王勁起訴至北京知識產權法院,訴訟內容包括王勁違反競業並招聘百度相關人員、在職期間註冊公司創業、通過離職不歸還電腦和打印機的方式竊取公司機密等。

在資本寒冬裡初創無人駕駛公司並非死於缺錢,而是內部鬥爭?

王勁

王勁創辦的景馳科技,CTO韓旭曾擔任百度自動駕駛事業部首席科學家,CFO呂慶之前則是著名硅谷激光雷達公司Velodyne的CFO,產品副總裁潘思寧之前曾是百度自動駕駛事業部產品總監。

在資本寒冬裡初創無人駕駛公司並非死於缺錢,而是內部鬥爭?

當然了,這件事情雖然聽起來和內訌無關,更像是小鵬汽車竊取特斯拉和蘋果無人駕駛技術的故事,卻同樣能反映出自動駕駛整個行業內部的混亂。何況,隨後景馳科技內部又陷入了新的糾紛之中。

在資本寒冬裡初創無人駕駛公司並非死於缺錢,而是內部鬥爭?

2018年2月,迫於被告壓力之下,景馳科技的創始人王勁於今年2月卸任CEO的職位。

技術副總裁楊慶雄也在隨後退出,創立自動駕駛卡車公司牧月科技。剩下的幾位聯合創始人,則深陷內部糾紛,對企業名稱的使用產生紛爭鬧得不可開交,讓人不得不對這家公司的未來產生深深的擔憂。

在資本寒冬裡初創無人駕駛公司並非死於缺錢,而是內部鬥爭?

作為一家專注於自動駕駛的科技公司,景馳科技的發展和Roadstar.ai一樣,一開始順風順水,不可謂不快。只是從王勁被告,以及內訌開始,為景馳的發展帶來了不小的負面影響。而此一案件,

無疑是無人駕駛初創公司聯合創始人之間矛盾難以調和的又一例證。

在資本寒冬裡初創無人駕駛公司並非死於缺錢,而是內部鬥爭?

景馳科技和Roadstar.ai固然曾是國內無人車創業領域的佼佼者,但卻先後陷入了人事糾紛之中。Roadstar.ai更是因此走到了盡頭,或許可能成為國內無人駕駛創業領域第一家倒下的公司。

在資本寒冬裡初創無人駕駛公司並非死於缺錢,而是內部鬥爭?

Roadstar.ai辦公室空無一人

而在內鬥之外,自動駕駛創業公司們也正面臨如何真正實現商業化落地的緊迫狀態。

畢竟無人駕駛行業門檻太高,技術和人才相對缺乏,融資需求巨大,回報又很難看在眼前。儘管前兩年無人駕駛領域深受資本界大佬青睞,但目前,看不到回報的資本正在向頭部企業集中,並且越來越聚焦於商業化價值的考慮。

在資本寒冬裡初創無人駕駛公司並非死於缺錢,而是內部鬥爭?

的確,沒有谷歌、百度那樣雄厚的資本,自動駕駛創業公司們必須要面對行業風口收攏後的緊迫感,如何為自己爭取更多的出路已然成為初創無人駕駛公司最大的考驗。然而,年輕的聯合創始人們,卻栽在尚未真正出頭時,互相之間利益爭奪的劇情狗血劇情上,不免令人為之嘆息。

在資本寒冬裡初創無人駕駛公司並非死於缺錢,而是內部鬥爭?

乍暖還寒,最難將息,一如星星閃耀的初創無人駕駛公司,真的說倒就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