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高PK美高,哪條才是留學“捷徑”?過來人媽媽這麼說

近些年,留學的趨勢越來越低齡化,中國很多家庭早早將孩子送出國門,英國和美國作為教育最發達的兩大國家,很多學生和家長面對這兩者不知該如何抉擇。

那麼,美國高中和英國高中的區別都有哪些? 所謂的“曲線救國”是否存在或更有優勢?申請英國的學校是否更加容易?接下來,就和這位媽媽一起來探討美國和英國留學的二個差異和二大誤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英高PK美高,哪條才是留學“捷徑”?過來人媽媽這麼說

1

差異一:

高中課程的設計


英國的高中大部分都是上A Level 和 IGCSE,當然還有部分高中提供IB課程。美國高中就是選課,主要就是選不同的英文,數學,科學,歷史和第二語言類,當然還有更具挑戰的AP (Advance Placement) 課程。

不久前和一位家長溝通,她就評論了一下英國的選課機制;太早需要學生和家長決定將來大學的專業,而且選了之後還不可以更改:Year 9(8年級)就要開始選 IGCSE 課程。IGCSE課程的選擇也就限定了 Year 11 (10年級) 的時候可以選哪些 A-Level 或 IB 課程,而這又決定了孩子將來可以選擇哪些大學專業。


英高PK美高,哪條才是留學“捷徑”?過來人媽媽這麼說



這對一個只有初三的孩子來說,要決定自己喜歡什麼,將來做什麼,還真是有點早,有點為難啊!萬一選錯了怎麼辦?這個是每一個留英家長面臨的困惑,也是留學英國的一個弊端。

相比而言,美國的選課機制就靈活多了。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程度和愛好來理智地選課。

幾年前Groton學校招收了一位北京人大附中的優秀理科生,那孩子在Groton的四年裡漸漸地改變了自己的興趣愛好,變成了一位不折不扣的文科生。他最後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哈佛曆史系。在問到為何有那麼大的轉變時,他就說了一句:這就是美國教育的魅力。

之前在國內沒有很好的文科老師來啟發他,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概念一直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他直到進入美高。來到 Groton之後,他才慢慢發現自己還有比數理化更感興趣的東西。可喜的是,他在美高,輕易地就可以做這個改變。

相比英國,這個案例反映出對大部分學生來說美國教育體系更合理和人性化。

美國大學前兩年通常都是通識教育,在大二下半學期才需要定專業,這樣的安排給了高中階段的孩子們很大的彈性,可以更深入的去尋找和發掘自己的愛好和方向。如果考大學時定下的興趣愛好變了,之後也可以相對靈活地改變大學專業。


英高PK美高,哪條才是留學“捷徑”?過來人媽媽這麼說



2

差異二:

大學申請的評估標準


最近聽聞有個學生在英國申請大學本科感觸很大,也同時體會了一把非常不同的申請過程和制度。這個勤奮的孩子IB成績全部滿分,但那麼好的成績最終還是沒有被劍橋大學物理系錄取。為什麼呢?因為牛津和劍橋大學入學需要筆試和麵試,而且是非常專業的面試。

我上面也說了,在英國孩子很早就定了專業,所以在申請時候已經明確了自己要去學什麼,這個孩子在申請的時候就寫了科學類;沒錯呀物理也屬於科學。當天面試的都是劍橋的資深科學教授,不僅問到了物理方面的知識,還問了很多其它科學類問題,比如化學。這下好了,對於一個高中主攻物理的孩子,哪裡會了解那麼深的化學知識呢?結果可想而知。


英高PK美高,哪條才是留學“捷徑”?過來人媽媽這麼說



英國大學申請更多是通過考試來評估一個學生的學術能力。像牛津和劍橋這樣的頂級大學,面試要求的不僅是豐富的知識基礎,同時它的廣度和深度也必須兼備。報考面試環節要小心安排,提前準備。英國本科,專業確定性很強,也強調專業知識和考試結果。選定離手、不帶反悔,轉專業很難。

申請美國大學,SAT或ACT 等標考成績固然重要,但學術成績更看重 GPA,因為 GPA 不只反映一次考試成績,而是四年高中每一項 Project,每一次測驗、考試、家庭作業的積累,反映的是學生常年累積的能力、態度和過程。同時,美國大學申請還通過文書、課外活動和校友面試等對每一個學生待人處事、抗壓、進取、獨立和判斷等方面的能力做一個綜合評估。

整個評估過程很漫長,對學生、家長和升學顧問的要求和工作量也非常大,但也是一個鍛鍊和幫助孩子成長的機會。無論是經歷了申請美高或美本,我們發現整個申請過程對學生的思維方式、自我認識和行為習慣都會產生深厚的影響。

3

誤區一:

從英國高中申請美國大學更容易


最近好幾個家長都在跟我們提到一個問題:申請美高太難了,英國高中比較容易申請;而且從英國高中申請美國大學更容易,是一條“曲線救國”的捷徑。其實這是給很多留學顧問扭曲了的概念。我們來一一探討一下。

首先,申請美高是不是比申請英國高中更難?這個問題不能籠統地回答,還是要看具體的學校。如果把前十的美高和英國的 Eton 、Sevenoaks 等名校相比,申請門檻是不相伯仲的。只要問一下申請過這些名校的家長就知道,都是一個歷時多年、拼娃又拼爹(或拼媽)的旅程。但這些都只是在金字塔頂端的私立名校。


英高PK美高,哪條才是留學“捷徑”?過來人媽媽這麼說



同時,無論是在美國還是英國都有一大批缺乏當地生源、面臨關閉的寄宿或走讀私校,千方百計地吸引中國留學生去填充學位,毫無入學門檻,也就是所謂的 “Fill the Bed”。家長們在選擇學校的時候一定要做足功課,或者依賴可靠的留學顧問。

那從英國高中申請美國大學又怎麼樣呢?最近一位在一所英國著名女校上高中的朋友的女兒要申請美國哥大的夏校,當學校把成績單和推薦信等信息都發給哥大之後,發現學校發的信息有很多問題,明顯沒有理解哥大的要求,最後還要那位媽媽親自上陣指揮完成。

原因很簡單,當地學生沒有這方面的需求,學校自然也沒有申請美國大學的經驗。其實這是絕大多數英國高中的現狀。英國高中生基本都是申請本地大學。學校沒有操作過的事情當然就不瞭解,不熟悉,也沒有美國大學的申請輔導資源。

在英國除了幾個頂級的學校如Eton, Westminster, Sevenoaks 等,由於他們的學生升學非常國際化,學校很清楚如何幫助學生申請美國大學,也配備相應資源。其它學校的家長們基本都要靠自己了,孩子申請美國大學將是一件比較辛苦的工作。

我們的建議是選擇美高還是英國高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將來考慮進美國大學還是英國大學。每次在不同的教育體系之間切換會是比較辛苦、事倍功半的過程,對學生也會產生額外壓力。捷徑是不存在的,“曲線救國”只是把跳越門檻的時間點推遲而已。

4

誤區二:

英國和美國的大學教育資源旗鼓相當


當談到英國的名校,大家可能馬上會想到牛津和劍橋大學,還有G5 中的另外三所大學:帝國理工(Imperial College London),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和倫敦經濟學院(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大家可能還會想到英國的其他一些名校,包括愛丁堡大學和倫敦國王大學(King’sCollege London)等。


英高PK美高,哪條才是留學“捷徑”?過來人媽媽這麼說



那這些英國名校和美國的大學相比怎麼樣呢?我們不妨看下2019年 USNews 世界大學排名 (Global University Ranking)。在前十排名中,美國的大學佔了八所。英國大學中只有牛津(排名第5)和劍橋(排名第7)榜上有名。排名11到30的大學中,有三所英國大學上榜,分別是帝國理工(排名18)、倫敦大學學院(排名21)和愛丁堡大學(排名27),而美國大學佔了12所。如果我們再看排名31-50的大學,英國只有倫敦國王大學上榜(排名39),美國的大學佔了10席。

這意味著前50的大學中,英國可選的大學就6所,而美國有30所大學。再加上為數不少而學術水平又非常高的的文理學院,可選的美國大學可以有四十多所。

每年出國的幾萬名中國留學生當中,能進前十大學的寥寥無幾。一部分能衝擊前三十的大學,而大部分學生都是進入排名三十以外的大學。從 US News 的世界大學排名來看,無論是從學術水平、可選擇範圍還是錄取機會,美國都提供更好的升學機會和資源。美國作為當今在經濟、技術等領域世界領先的國家,它的大學資源也是國家實力的一個縮影。

當然,也有家長在和我們討論孩子升學規劃的時候提到,英國留學是否性價比更高?這個問題我們很難回答。畢竟每個家庭對孩子教育的價值會有不同的觀點,在性價比方面都會有一杆不同的稱。以我們自己家庭為例,我們為二個孩子都選擇了美高到美本的升學之路。平時我們對二個孩子灌輸的理念就是憑他們自己的努力能爭取到最好的教育資源,多少錢爸爸媽媽都願意付,前提是一旦大學畢業了,就不要心存啃老的僥倖心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