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裕泰茶莊的故事

吳裕泰茶莊原名吳裕泰茶棧,創建於清光緒十三年(1887年),已有一百二十餘年的歷史。1887年,安徽歙縣人吳錫卿在北新橋掛牌創建了吳裕泰茶棧。

吳裕泰創始人有這樣一段故事。徽州歙縣的吳老先生隨從一位舉人進京會試,出門時帶了些茶葉,到了北京舉人忙著應試,吳先生的空閒時間就多了起來,逐漸也和住地周圍的北京人熟悉了起來。為感謝鄰居對他們的照顧,他把從家裡帶來的茶葉送給了鄰居。這些人喝過這些茶後讚不絕口,極力勸說吳先生擺個地攤賣茶葉。

吳裕泰茶莊的故事

數日後就在北新橋大街路東的一個大門洞裡擺起了起了茶攤,沒幾天茶葉便銷售一空。細心的吳先生髮現在內城這滿漢居住最密集的地方,無論貧富貴賤,人們有事沒事都喜歡喝茶。舉人落榜後要繼續留在北京苦讀,等待下科再考。他派兒子吳先生回歙縣老家替他取些銀兩,吳先生回到家鄉,鉚足了勁兒,盡其所能帶回了大量的茶葉,正式開始了在北京的茶葉生意。

老北京人愛喝茶是出了名的,王公貴族和平民百姓都好這一口,有事沒事總要沏上一杯,慢慢悠悠地就品了起來。北京人飲茶也很早就有,元、明代更為普及,宮廷每年耗用茶品八萬餘斤。北京茶葉市場經過幾百年的發展,一直沒變的就是無論多麼高檔名貴的茶,或是價錢極低的高末花茶,在這裡都有市場。

吳裕泰茶莊的故事

打從經營的第一天起,"吳裕泰"就把自己的經營之道定在了普通老百姓身上,但同時也兼顧高消費群體。那時,"吳裕泰"的店容,店貌雖有些古老陳舊,但店堂內卻佈置得溫馨和諧,使顧客有賓至如歸之感。店堂當中迎面懸掛著一大面玻璃鏡,左右兩側是金色抱柱楹聯:"雀舌未經三月雨,龍芽先佔一枝春。"店堂正中有方桌,旁置座椅和兩對長方座凳。店堂兩側各置一排一字形的尺櫃,並有兩門與後室相通。店堂中還經常擺有應時花卉,如茉莉、碧桃、桂花、梅花、玫瑰等等,烘托出茶文化的雅趣。顧客可在店堂小坐,後堂備有茶水,店員不時招待來客,熟識的顧客甚至自己去後堂取茶取水。

吳裕泰茶莊的故事

年前是茶葉銷售最繁忙的時候,每年從臘月二十三祭灶開始就準備過年了,既要給店面懸燈結彩,又要準備各種檔次的茶葉。過年是人們集中花錢的時候,因此買賣也格外的好。三十晚上吳裕泰茶棧也照例提早閉門休市,全體店員也進入假日休息狀態,要熱熱鬧鬧地進行一系列在民俗活動。"吳裕泰"的子夜"接神"儀式是新年的開始,用芝麻秸扎一個佛龕樣的"錢糧筐子"框架,以象徵來年的生意芝麻開花節節高。特別訂製的一掛鞭炮號稱兩萬頭,掛起來約兩丈來長。這掛鞭炮的結構也是很有講究,從下面是單掛,上面變成雙掛同時燃爆,再往上就是四掛同時燃爆,以示越來越旺之意。

吳裕泰茶莊的故事

吳裕泰的創始人吳老太爺在去世前,將所有產業平分成五份,分別寫了五張字條,讓五個兒子抓鬮,誰抓到哪就分到那份產業,湊巧的是五個兒子由大到小剛好順序抓到了"仁"、"義"、"禮"、"智"、"信"。於是四、五、六房三兄弟就商議將各自分得的商店、房屋等財產重新合併,共同居住生活,共同經營商號。為了方便管理三兄弟組建了一個管理機構,起名"禮智信兄弟公司"。經營吳裕泰茶葉,開始了最早的茶業連鎖嘗試,在北京和天津兩地開設了11家茶莊。俗話說家和外順。"禮"、"智"、"信"三兄弟互諒互讓、和衷共濟。

吳裕泰茶莊的故事

公司由四房(禮記)吳錫卿做主管,人稱吳四先生。他為人忠厚、崇尚勤儉、兢兢業業、苦心經營,對內一切按禮智信兄弟公司章程辦事,對外以"吳裕泰"字號為中心進行商業活動。吳四先生虔信佛教,嚴守道德規範,也有著濃濃的儒家思想。他熱心公益事業並擔任一些社會職務,對公益事業不遺餘力,常參加一些佛事活動,並時常救助社會上的飢寒之家,逢冬季還在東直門一帶開設臨時粥廠等等。

吳裕泰茶莊的故事

雖說吳家是深宅大院,頗有大宅門的勢派,但的確是一個平常人家。吳裕泰茶棧及其聯號的各個買賣也都是以這種平常的姿態得到廣大消費者的認同。經過百餘年的發展,吳裕泰已經成為擁有260餘家連鎖店、一個茶葉加工配送中心、一個茶文化陳列館、一個茶藝表演隊和三個茶館,年銷售額超過億元的連鎖經營企業,是京城著名的中華老字號,在國內同行業具有較高知名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