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中超3輪10紅非足協不作為,球員啟蒙教育欠缺

北青:中超3轮10红非足协不作为,球员启蒙教育欠缺

虎撲4月2日訊 本賽季中超3輪戰罷,已經累計產生10張紅牌,創下中超聯賽同期的最高紀錄。據《北京青年報》報道,聯賽從業者、行業管理者一致認為,出現這一現象,並不是足協監督治理不力,而是球員在成才啟蒙階段接受相關教育的力度明顯有所欠缺。

相關報道稱,算上第3輪的4張紅牌,本賽季中超前3輪賽事已經累計出現10張紅牌,創下了中超聯賽同期的紅牌數量最高紀錄。中超首輪出現5張紅牌,就追平了歷史上國內頂級聯賽首輪紅牌紀錄。在首輪申花的柏佳駿、孫世林兩個負面典型遭到俱樂部和中國足協雙重重罰的背景下,個別球員似乎並沒有受到震懾。於是當拉斐爾重複當年奧斯卡那一悶出現後,有人不禁發出疑問,為什麼足協“重典”之後,類似性質惡劣的球場違紀行為仍屢禁不止?

在治理方面,中國足協不可謂不盡心。去年春天,中國足協就曾推出一項旨在打擊球場違紀,遏制暴力、非體育道德因素浸染聯賽賽場的“賽風賽紀管理俱樂部第一責任人制度”,將各俱樂部在國內各項賽事的賽風賽紀表現和作為“第一責任人”的俱樂部總經理甚至董事長的管理責任掛鉤。有媒體甚至解讀認為,一旦相關工作不得力,“第一責任人” 甚至面臨下課的危險。

在嚴格規範賽風賽紀方面,中國足協維護球員作為勞動者的勞動權益處罰,對《中國足協紀律準則》,也就是外界俗稱的“違紀罰則”進行了新一輪修改。將具體違紀行為處罰的經濟成本提高,同時結合行業勞動特點,在界定違紀從業者停賽場次方面和實際結合,與國際相關規則接軌。同時通過加強教育宣講來提升球員的自律意識、規則意識、尊重足球的意識。但從前3輪情況看,效果並未達到各界預期。

據瞭解,中國足協為了提升賽風賽紀、維護教育的質量,特意完善了聯賽賽前聯席會制度。具體來說,就是每輪聯賽開始前,相關人員都會在聯席會上進行有關賽風賽紀維護的強調工作,並結合各俱樂部甚至球員的特點,對個別球員提出重點要求,甚至對裁判員也做了特別的叮囑。但就像柏佳駿、孫世林一樣,球員“賽前明白、賽中糊塗、賽後後悔”的情況依然此起彼伏。

有相關人士4月1日對北京青年報記者表示,“其實中國足協和俱樂部都很無奈。一些可行性的措施都推出來了,該強調的要求也都不止一次提出,還是無法杜絕紅牌違紀動作的出現”。

那麼究其原因,部分聯賽從業者、行業管理者一致認為,相比於現階段各類治理與警示,球員在成才啟蒙階段接受相關教育的力度明顯有所欠缺,有些踢球的理念在他們成長過程中就已經根深蒂固。再加上情緒管理方面,不同球員因個人自律性、文化修養、理解能力的不同,也存在差異。

從業者普遍認為,加重處罰是方式,不是治本之道。俱樂部和行業管理部門的教育還需要進一步形成常態,俱樂部接下來必須把“家教”擺在自身建設的重要位置上來,包括對俱樂部各級梯隊,特別是廣大青少年梯隊從業者的教育一定要加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