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愛不分性別,那些被母親差待的孩子最後怎樣了?

偏愛不分性別,那些被母親差待的孩子最後怎樣了?

文|嫻線

最近,掀起全民討論熱潮,男女老少皆宜的家庭劇《都挺好》一路熱度不減,直逼大結局。

我沒敢向我爸推薦這部劇,因為我爸活脫脫現實版蘇明玉,除了我爸是男的,除了我爸沒有錢。

小時候,我以為是我家太窮了,所以奶奶“厭烏及烏”,不喜歡我爸順帶不喜歡我們。後來我發現,大姑家的日子同樣異常拮据,奶奶非但沒嫌棄,還拿錢偷偷接濟女兒;小叔在城裡安了家,有房有車沒經濟壓力,奶奶卻總因小叔多花了點錢而心疼不已,更捨不得花小叔的錢。

不是錢的問題,要說“重男輕女”,我爸是男的,若說“重女輕男”,我奶奶這輩子都放心不下的是她的小兒子,小叔年輕時背井離鄉應徵入伍,奶奶差點瘋掉。

後來,我才漸漸看清,母親對子女的愛,可以是天經地義,同時母親對子女的不愛,也可以毫無緣由。

不愛就是不愛,沒有原因,不問緣由,偏愛是不分性別的,那些被母親差待的孩子,只是不走運罷了。

01

有人幸運地沒被“重男輕女”的舊觀念綁架,卻又不幸淪為中國傳統思想“長兄如父,長母如姐”的犧牲品。

至今我仍記得,高三開課第一天,跟我一起來報名的鄰村女孩炎炎,被她頂著烈日趕來學校的母親,好說歹說勸回了家。

炎炎是不幸的,她在家裡排行老大,下面有一個妹妹,兩個弟弟,她母親的開明之處在於“教育要每個孩子雨露均霑”,所以家裡子女都有上學的機會,但同時她母親也是淺薄的,“女孩讀到高中就好,男孩隨意”。

因為炎炎是長姐,所以在讀書這件幾乎能改變農村人命運的大事上,她得讓著下面的弟弟妹妹,即便她再怎麼想念書,也只能在母親的逼迫下退出,給生性不愛念書學習成績一塌糊塗的弟妹挪位置。

有心沒傘的孩子,只能努力奔跑啊!

炎炎是幸運的,高中輟學後,她南下廣州打工,學了美容的手藝,加上肯吃苦,肯受累,很快事業有了起色,到今天她已開了自己的美容連鎖店,自己做老闆。

刷qq空間時,看到炎炎發了一張購房合同備案表的一角,並配文:找賤,又給自己找罪受。

我才知,她已在廣州買了第二套房,正忙著掙錢還房貸呢!

炎炎當然是我眼中的事業有成者,但每次聊天,她的言語中總是透露著對學業未竟的滿滿遺憾,那個從小酷愛考試幾乎次次拿第一的女孩消失不見了,母親反對讀書,是她這輩子都無法釋懷的心事。

母親,影響孩子一生最重要的角色,卻常常對她不疼愛或不重視的子女施加“反作用力”,而不是助推力。

德國著名教育家福祿培爾曾說:國民的命運,與其說是操在掌權者手中,不如說是掌握在母親手中。

母親對孩子的影響,真的關乎命運。

誠然,我們羨慕蘇明玉逆風翻盤,向陽而生,成就自己的“霸業”,收穫暖心的愛情,但世上只有一個蘇明玉,不是所有人都能成為蘇明玉。

被母親差別對待的孩子,既能功成名就,也能一事無成。

02

三毛曾說,老二就像夾心餅乾,最容易被父母忽略。而被父母忽略的孩子,終究是少了點溫度。

半年前,我在兼職群裡結識了一個性格有點冷的老鄉阿望,他在家裡排老二,上面一個姐姐,下面一個弟弟。

“雖然我弟只比我小一歲,但他在我眼裡永遠是個孩子。”阿望這麼說,是因為他們全家人尤其是他母親,把他弟弟快寵成了“智障”。

他弟有多柔弱,他就得有多堅強。

同是男孩,只因阿望是長子,家裡邊所有男人該承擔的責任全扛在他一人肩頭,包括養家餬口,修繕舊房,購置新車等等。

前段時間,得知他老家的一塊地因政府修路被徵收了,聽說給了二十多萬的徵收款。

“別跟我們‘搶飯碗’了,你都成暴發戶了。”我跟阿望開玩笑。

“錢到不了我手裡,我媽明說那是留給我弟娶媳婦的彩禮錢。”阿望有點絕望地直言不諱。

或許他自己也想不明白,同樣是母親的兒子,待遇卻千差萬別,家裡需要錢的地方,他不能少一分力,家裡有點餘錢了,他卻休想分一杯羹。

我感嘆他處境的不公,他卻說早已經習慣了,說完露出苦澀的笑臉,我才注意到他側臉有隱約的傷疤,那都是被生活打磨的風霜劍雨啊!

阿望的個性簽名是,鐵打的漢子除了死撐,還能如何?

我沒嘗過死撐的滋味,但我覺得那滋味一定極苦。我猜,阿望的嚴肅臉都是硬撐的結果,即便他女朋友屢屢抱怨他“冷血”的性情,可他始終熱不起來。

我本想安慰人家姑娘,性情這東西可以慢慢改,阿望卻說,性情這東西,從小就跟定你了,想改,真的很難。

阿望說了實話,性情這東西,從出生那刻躺在母親懷裡,就已滲透進血液,慢慢爬入骨髓,跟定人一輩子。

向日葵如火的熱烈,是因為它還未出生便接受陽光的照耀,如果你都長大成人了,還活在陰冷之中,想熱起來談何容易?

曾經看到一句話,人到中年處於亞健康狀態,大部分原因是因為煩惱不健康的性情所致。

不健康性情的根源,自然來自我們的原生家庭,來自母親對子女從小到大的不健康的培養和教育。在子女性格塑造這件事上,母愛所佔的比重,遠勝於父親的影響。

別人說你很像你母親,其實說的不是長相,而是舉手投足間的儀態,一言一行裡的內涵。

我們永遠不要忽視性情對一個人的影響,一旦形成,可能這輩子都將活在它的影子裡。

03

前段時間,熱播劇《知否》屢上熱搜,其中討論最熱的話題莫過於母親對子女的教育,盛家的兒女們便是最好的例子。

娶錯一個女人,毀掉的是孩子的一生。

網上熱議的這個主題或許有點言辭過激,但母親對子女的影響不容小覷,如一日三餐,一年四季,不知不覺中滲透進子女的思想裡,成為此生揮之不去的痕跡。

小時候,我找我媽要學雜費,我媽總會把我推給不當家不管錢的父親,也就等於間接拒絕了我的要求,所以我跟我媽不親,總覺得膈應。

長大後,我很不習慣跟別人有親密的肢體接觸,對自己糟糕的人際關係很自卑,直到看到《歡樂頌》裡安迪的表現,我的內心滿是震撼。

原來,有跟我一樣的人,我並不怪異。

安迪給我了摘下偽裝面具的勇氣,同時也讓我明白,撐起內心堅強的真正力量來源於自身實力的強大,而不是別的什麼。

我漸漸釋懷,漸漸習慣了默默地爭強好勝,默默地野蠻生長,任由骨子裡的倔強在血液裡翻騰不息,那是屬於我的防衛和驕傲!

但不是所有孩子都需如此,那些從小獲得富足母愛的人,想必是可愛和能愛的,他們性情可愛,愛人的能力也不輸於常人。

這樣的孩子真的很幸運。不幸運的呢?自然一輩子都在逃離和躲避。

我的小學同學,就因為比聰明過人的姐姐弱了那麼一丟丟,便始終得不到母親的待見,相反,是母親冷嘲熱諷的排擠和毫不留情的打壓。

大學畢業後,同鄉的我們便“失聯”了。

其實是她義無反顧選擇遠嫁重慶,徹底逃離那個桎梏了她二十多年的“偏心”的家,逃離那個她這輩子都不想再見的女人。

以前我不相信有跟父母決裂的子女,因為染盡塵埃的親情迷糊了我的雙眼,我只能淚流滿面卻無法看清真相。

真實的生活又有誰知道呢?畢竟,受傷的是眼睛看不見的地方,那個叫心靈的地方。

不幸運的孩子,如果逃走了,也算是一種幸運吧!

04

心理學家武志紅說,在某種意義上來講,其實孩子的原生家庭決定了孩子的命運。

我不認為這是一個肯定的結論,但這個言論裡的“原生家庭”的影響,我覺得母親對子女潛移默化的影響佔了絕大比例。

我們總喜歡說慈母多敗兒,那偏心眼的母親呢?

偏心眼的母親都是相似的,被差待的孩子卻各有各的苦楚。

那些從小被母親差待的孩子,他們的人生經歷自然要比被母親富養,從小獲得充裕母愛的人艱辛得多。

有人歷經千辛萬苦,從絕望裡開出花來;有人一輩子如履薄冰,在失落的安全感裡找不到方向;有人終其一生都在尋找缺失的印記。

我們沒法選擇原生家庭,但我們有理由活出自己的倔強,內心小小的倔強,足以一路披荊斬棘;我們沒法選擇誰成為我們的母親,但我們有勇氣成長為一個溫暖的人,自身有限的溫暖,也夠一生向陽而生。

活成自己心喜的模樣,不依靠別人,我們靠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