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高手怎樣判斷數據是否異常?

來源:財稅職場(ID:xiucaiweb)

有一天,我正在極其認真地研究一份財務報告,忽然聽到背後老大幽幽的一句:

看這麼仔細看啥?這數一看就有問題。

然後她就飄走了...

我一邊感慨"薑還是老的辣",一邊開始思考這樣一個問題:財務部究竟如何判斷自己每天要看的數據是否異常?

財務人每天看多少數據?

財務高手怎樣判斷數據是否異常?


大概有這麼多…


他們每天是如何應對這些數據的?

財務高手怎樣判斷數據是否異常?


差不多是這樣的…


那他們每天能記多少數據?

財務高手怎樣判斷數據是否異常?


大概就這麼多...


雖然數據又多又記不住……但作為手握預算和資金的重要部門,還有一件事困擾人心:

在這個男人的錢、女人的臉都可能是假的時代,財務部拿到的這些數據,都是真實的嗎?如何判斷辨別呢?

01

與利潤表相關的會計數據異常


1、營業收入增幅低於應收賬款增幅,且營業收入和淨利潤與經營性現金流量相背離

在公司銷售產品的過程中,一般都會產生應收賬款。正常情況下,應收賬款的變化幅度應與營業收入的變化相一致。如果應收賬款增長速度高於營業收入,可能意味著:

第一,公司放寬信用條件以刺激銷售;

第二,公司人為通過“應收賬款”科目虛構營業收入。此外,理論上來說,雖然隨著應收賬款迅速增加和銷售回款速度下降,經營性現金流自然會隨之下降,但是,如果經營性現金流淨值的增長速度長期顯著低於淨利潤甚至為負數,且應收賬款的增速一直高居不下時,就需引起注意,因為這極有可能是公司虛構營業收入而非放鬆信用條件。

2、營業利潤大幅增加的同時營業成本、銷售費用等增加比例很小

公司正常經營產生營業收入時不可避免要產生營業成本和銷售費用,這兩項費用一般與營業收入的增長率是保持一致的。如果當期營業利潤出現了大幅增加,而營業成本、銷售費用等沒有變化或變化很小,則有三種可能:

第一,相關的銷售並不存在;

第二,公司為優化當年盈利水平,已將當期應計費用調至上一會計年度;

第三,公司刻意調減當期應計費用來相對提高營業利潤,如將應作為期間費用的無形資產研究費用資本化為在建工程或計入長期待攤費用等。

3、公司應繳增值稅、營業稅金及附加和所得稅費用異常低,與收入和利潤增長幅度不匹配

公司所得稅一般由公司利潤乘以稅率所決定,如果公司利潤較高,但是所得稅卻低於應有的水平,說明所得稅費用與淨利潤差異較大,在沒有免稅條款的情況下,很可能是報表舞弊的預警信號。同樣,公司應繳增值稅應與銷售商品增值額對應,營業稅金及其附加與提供應稅勞務等相對應,如果應繳增值偏低,可能意味著營業收入被虛構。此外,如果應稅額與淨利潤差異較大,也可能是公司偷稅漏稅或虛構收入的預警信號。

02

與現金流量表相關的會計數據異常


1、擁有與經營業績不相匹配的現金餘額,且現金佔資產總額比例過高,多年來變化很小

一般而言,公司為了避免負擔額外不必要的機會成本,其貨幣資金餘額都會與自身的經營情況相匹配。如公司的貨幣資金餘額明顯超出經營規模的需要,且多年來無變化或變化較小,則可能是由以下幾方面原因造成:

第一,現金用途受到限制,如進行質押、設立擔保等,而公司未將相關情況進行披露;

第二,現金資產被控股股東等關聯方佔用。

2、高額現金伴隨著高額短期負債和逾期欠款等

如果公司擁有高額貨幣資金的同時還伴有高額的短期銀行借款等短期負債或逾期借款,且高額貨幣資金基本上能夠涵蓋短期借款或逾期借款,那麼該公司背後可能也存在著和上一情況一樣的問題。

3、應收賬款變動不大的情況下,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所收到的現金與營業收入和增值稅增幅不匹配

理論上來說,在應收賬款年初年末餘額變動幅度不大的情況下,當年的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增長幅度應與營業收入以及增值稅的增幅相匹配,如現金流增幅大大小於收入和增值稅增幅,則有虛構收入並虛開增值稅發票的嫌疑。

4、應付賬款變動不大的情況下,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與營業成本增幅不匹配

同應收賬款一樣,在應付賬款年末餘額變動幅度不大的情況下,當年的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應與營業成本增幅保持相當水平,如現金流增幅大大小於營業成本,則公司有可能虛構收入,並相應虛構了相關營業成本。

5、其他與投資活動相關的現金流會計數據異常情況

第一,某會計年度現金流量表中出現大額的“購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支付的現金”,而在資產負債表及其附註中的固定資產原值、在建工程以及無形資產等長期資產項目在年度內沒有發生明顯變化;

第二,“投資支付的現金”、“收回投資收到的現金”與長期股權投資、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等科目變動幅度不匹配;

第三,“吸收投資收到的現金”與驗資報告中的貨幣出資金額不匹配。

03

與資產負債表相關的會計數據異常


其他應收款或其他應付款數額巨大,與公司的主營業務收入規模不匹配。

由於公司會計人員將經營活動以外的其他各種應收或應付的款項全部用其他應收款和其他應付款科目核算,這使得這兩個科目的核算內容比較繁雜,很容易成為某些單位或個人進行舞弊的工具。

涉及其他應收款和其他應付款的舞弊手法主要有:

第一,利用其他應收款科目隱藏短期投資,截留投資收益;

第二,利用其他應收款隱藏利潤,偷逃稅款;

第三,利用其他應收款轉移資金;

第四,利用其他應收款私設小金庫;

第五,利用其他應付款隱藏費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