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霸總結:這才是真正的中級會計實務水平!

點擊文章底部“瞭解更多”可免費獲取2019年中級會計通關資料包,思維導圖、歷年真題、高頻考點、刷題題庫、免費網課視頻!

中級會計實務是每一位中級考生心中的一堵牆,是通過中級證書路上的一個難以逾越的障礙!但是我認為,只要方法得當,中級會計實務基本不存在什麼問題!


01

總論


一、財務報告目標

1.財務報告目標

財務報告的目標是向財務報告使用者提供與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等有關的會計信息,反映企業管理層受託責任履行情況,有助於財務報告使用者做出經濟決策。


2. 會計信息基本假設

學霸總結:這才是真正的中級會計實務水平!


3.會計基礎

學霸總結:這才是真正的中級會計實務水平!


二、會計信息質量要求

1. 可靠性

2. 相關性

3. 可理解性

4. 可比性

5. 實質重於形式

6. 重要性

7. 謹慎性

8. 及時性

三、會計要素及其原則

會計要素,指按照交易或事項的經濟所確定的財務會計對象和基本分類,分為側重反映企業財務狀況的會計要素(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和側重反映企業經營成果的會計要素(收入、費用和利潤)。

1.資產

(1)資產的定義

指企業過去的交易或事項形成的、由企業擁有或控制的、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

(2)資產的確認條件

①與該資源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

②該資源的成本或者價值能夠可靠地計量。

2.負債

(1)負債的定義

指企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預期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的現時義務。

(2)負債的確認條件

①與該義務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出企業;

②未來流出的經濟利益的金額能夠可靠地計量。

3.所有者權益

(1)所有者權益的定義

指企業資產扣除負債後,由所有者享有的剩餘權益。所有者權益是所有者對企業資產的剩餘索取權。

(2)所有者來源的構成

主要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資本、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和損失(通過“其他綜合收益”科目核算)、留存收益等。

(3)所有者權益的確認條件

所有者權益的確認主要依賴於其他會計要素,尤其是資產和負債的確認,所有者權益金額的確定也主要取決於資產和負債的計量。

4.收入

(1)收入的定義

指企業在日常活動中形成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增加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

(2)收入的確認條件

①與收入相關的經濟利益應當很可能流入企業;

②經濟利益流入企業的結果會導致資產的增加或者負債的減少;

③經濟利益的流入額能夠可靠計量。

5.費用

(1)費用的定義

指企業在日常活動中發生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減少的、與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出。

(2)費用的確認條件

①與費用相關的經濟利益應當很可能流出企業;

②經濟利益流出企業的結果會導致資產的減少或負債的增加;

③經濟利益的流出額能夠可靠地計量。

6.利潤

(1)利潤的定義

指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

(2)利潤的來源構成

包括收入減去費用後的淨額、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利得和損失等。

(3)利潤的確認條件

主要取決於收入和費用以及利得和損失金額的計量。

7.會計要素計量屬性

(1)會計計量屬性

歷史成本法、重置成本法、可變現淨值法、現值法和公允價值法。

(2)企業在對會計要素進行計量時,一般應當採用歷史成本法。

在某些情況下,為了提高會計信息質量,實現財務報告目標,企業會計準則允許採用重置成本、可變現淨值、現值、公允價值計量的,應當保證所確定的會計要素金額能夠取得並可靠計量;

如果這些金額無法取得或者無法可靠計量的,則不允許採用其他計量屬性。

02

所得稅的二三事兒

導圖,看文不慌☟

學霸總結:這才是真正的中級會計實務水平!


計稅基礎與暫時性差異


1、計稅基礎與暫時性差異的概念

學霸總結:這才是真正的中級會計實務水平!


2、特殊項目產生的暫時性差異

(1)某些交易或事項發生以後,因為不符合資產、負債的確認條件而未確認為資產、負債;

但按照稅法規定能夠確定其計稅基礎的,其賬面價值與計稅基礎之間的差異也構成暫時性差異。

(2)對於按照稅法規定可以結轉以後年度的未彌補虧損及稅款抵減,產生可抵扣暫時性差異。


當期所得稅與遞延所得稅


1、當期所得稅=當期所得稅費用=當期應交所得稅

2、遞延所得稅包括:

(1)計入損益的遞延所得稅費用或收益;(2)計入所有者權益的遞延所得稅;(3)免稅合併中調整商譽或營業外收入的遞延所得稅


3、遞延所得稅費用=計入損益的遞延所得稅負債的本期發生額

4、遞延所得稅收益=計入損益的遞延所得稅資產的本期發生額

5、計入所有者權益的遞延所得稅,不能稱之為遞延所得稅費用或收益

6、所得稅費用=當期所得稅+遞延所得稅費用(或收益)

所得稅相關公式


1、當期所得稅=當期應交所得稅

=(會計利潤+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的本期增加額-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的本期轉回額-應納稅暫時性差異的本期增加額+應納稅暫時性差異的本期轉回額±永久性差異)×當期所得稅稅率


2、遞延所得稅費用=遞延所得稅負債本期發生額

=應納稅暫時性差異期末餘額×未來轉回期間適用稅率-遞延所得稅負債期初餘額

遞延所得稅收益=遞延所得稅資產本期發生額

=可抵扣暫時性差異期末餘額×未來轉回期間適用稅率-遞延所得稅資產期初餘額


3、所得稅費用=當期所得稅+遞延所得稅費用-遞延所得稅收益

4、在稅率不變的情況下,公式1與公式2中的暫時性差異發生額,恰好在公式3中相互抵銷,所以公式3演變為:

所得稅費用=(會計利潤±永久性差異)×稅率

常見的永久性差異例子

(1)超過扣除標準的職工福利費(工資總額的14%)、工會經費(工資總額的2%);

(2)業務招待費允許扣除60%,但最高不超過銷售(營業)收入的5‰;

(3)符合條件的內部研究開發支出費用化部分加計50%扣除;

(4)罰款、滯納金;

(5)非廣告性贊助;

(6)向非金融企業借款超過同期同類銀行貸款利率的借款利息不予扣除;

(7)權益性投資的股利所得持有期超過12個月免稅(但轉讓所得不免稅);

(8)國債利息收入等。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與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交易或事項相關的所得稅,應當計入所有者權益,而不是計入所得稅費用。

(1)在計算應交所得稅時,要將該暫時性差異扣除;

(2)在計算遞延所得稅費用時,也要從中扣除。

未彌補虧損及稅款抵減


按照稅法規定可以結轉以後年度的未彌補虧損及稅款抵減,

雖然不是由資產、負債的賬面價值與計稅基礎不同產生的,

但本質上可抵扣虧損和稅款抵減與可抵扣暫時性差異具有同樣的作用,

均能夠減少未來期間的應納稅所得額,進而減少未來期間的應交所得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