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老照片:安徽宿縣(宿州)


宿縣火車站站牌。可以看出宿當時又稱“南宿州”。 中華民國,宿州改稱宿縣。民國二十一年,碭山縣、蕭縣屬江蘇省銅山行政督察區,宿縣、靈璧縣、泗縣屬安徽省第六行政督察區。民國二十七年5月,今宿州市所屬區域先後淪陷,日偽、國民黨、抗日人民政府三方政權並存。

宿縣火車站各名勝古蹟導覽牌。 上有隋堤、二忠祠、扶疏亭、相山、蓮花湖的簡介。

宿縣火車站。

宿縣火車站。

這是在安檢?

火車站售貨員。

宿縣城外俯瞰。

時代標語。

宿縣城牆及護城河。

西寺坡火車站牌。

西寺坡火車站。

固鎮站。查了下固鎮縣的歷史沿革,真的很複雜的說: 1912年分屬宿縣、靈璧縣、鳳陽縣和懷遠縣,隸屬淮泗道;1932年分屬第四區的鳳陽縣、懷遠縣與第六區的宿縣、靈璧縣;1938年分屬第三區的懷遠縣、第四區的宿縣和靈璧縣、第九區的鳳陽縣。1949年固鎮縣分屬宿縣、靈璧縣、五河縣和懷遠縣,隸屬皖北行署宿縣專區。

固鎮站。

宿縣割麥子鐮刀。 貌似與現在印度仍然使用的那種鐮刀頗有些相似,看來不是印度獨有的。

這樣的麥收場景也是一去不復返了。

那時的莊稼長勢確實較差,估計是靠天生長吧。

麥收場景。

麥收場景。

麥收場景。

麥收場景。

麥收場景。

汗滴禾下土換來的回報。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曾經很長一段時間,這碌碡都是用人拉的。你經歷過嗎?

打場,曾經熟悉的記憶。

揚場,如今也已經很難見到的場景了。

隱約可見豐收的喜悅掛在臉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