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途多,適用範圍廣,秸稈價值遠大於糧食價值

關於秸稈,這已經是一個老話題了。但是,隨著人類科技水平的快速進步和研發成果大大量出現,老話題卻不斷包含新的內容,而這些內容設計的技術可將廉價的秸稈變成寶貝。鏈科技小編今天關注的是秸稈加工新工藝,這種新工藝可以讓秸稈變出十種高科技產品,讓農民兄弟“秸稈價值大於糧食價值”的願望變為現實。其中的乙醇特別值得注意,它可以成就一條重要的新能源通道。

按照2016年的數據,山東省農作物秸稈總量約為8527萬噸,綜合利用量7482萬噸,其中機械化粉碎還田後肥料化利用佔62.9%,青貯氨化等飼料化利用佔19.9%,生物質發電、大型沼氣和熱解氣化燃料化利用佔7.5%,基料化利用發展食用菌佔4.6%,造紙等原料化利用佔5.1%。仍有1000萬噸左右的秸稈成了“漏網之魚”。

用途多,適用範圍廣,秸稈價值遠大於糧食價值

從數字看,秸稈的轉化利用目前仍然處於低水平,高端的以固態酶解發酵為基礎的燃料化利用僅佔7.5%,新工藝的產業化還遠遠不夠。現代研究表明,秸稈富含纖維素、半纖維素、木質素,但傳統技術無法分層提取,最近的新工藝從秸稈裡提煉出的木質素經高效催化可轉化為乙苯、苯乙烯等高價值芳烴化學品,可生產出航天航空發動機的生物航空煤油。

在半纖維素利用上,新工藝可同時生產糠醛、木糖,使半纖維素利用率提高到80%以上,同時進一步生產聚酯(滌綸)、複合材料、聚氨脂等主要原材料。之外,新工藝可生產優質紙漿、紡織纖維用溶解漿、非糧燃料乙醇、納米纖維素等。

用途多,適用範圍廣,秸稈價值遠大於糧食價值

鏈科技成果庫:秸稈固態酶解發酵生產燃料乙醇關鍵技術。目前木質纖維素降解主要有兩個技術體系:熱裂解和生物轉化。生物轉化技術體系具有條件溫和、環境友好等優點,被普遍認為具有更廣闊的發展前景。但是,目前缺少清潔、高效、低成本的木質纖維素生物轉化關鍵技術,導致轉化效率和成本不能適應大規模工業化生產要求。(搜一下鏈科技,排名前面的“鏈科技ChainTech”就是我)

本技術通過篩選和改造獲得高效降解預處理秸稈並且高乙醇耐受和高產的菌株,建立 500~1000L 規模的高溫細菌纖維素糖化的中試裝置,為高溫細菌纖維素糖化的產業化前景的評價提供紮實基礎數據。

用途多,適用範圍廣,秸稈價值遠大於糧食價值

鏈科技ChainTech 中國技術信息大數據庫,專家在線實時諮詢平臺。專注於技術難題解決、技術成果引進,實現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平臺提供技術評估、技術創新、專家諮詢、技術推廣等系列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