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拍:昆明版“比薩斜塔”穿越千年古風依舊 在鬧市區遺世而獨立


在昆明市西山區喧囂的街道附近,有兩座古老的佛塔塔一西一東,遙遙相對,在現代化建築的襯托下,更顯得古樸蒼勁。

兩塔一座叫東寺塔、一座叫西寺塔,均始建於南詔國時代,距今已有1100年曆史,“雙塔煙雨”在明清時,曾是“昆明八景”之一。

傳說古時滇池周圍地區大多水患頻發,幾成澤國。到了唐代南詔大理國時期,拓東城的百姓和駐守士兵們請來了曾建造大理三塔的名匠尉遲恭韜幫助修建雙塔鎮水。東西寺塔曾是昆明的高層建築,如雙峰對峙,外地人一踏入省城地界,就能遙遙看到雙塔,給人親切感。

如今,在繁華熱鬧的街頭,東西寺塔猶如兩個個歷盡滄桑的老人,遺世而獨立,用飽嘗憂患的眼睛打量著這個變幻無常的世界,卻保持著自身的古風依舊。

相關資料顯示,文物管理部門曾對東寺塔進行過測量,發現東寺塔頂部中心向西南方向傾斜52釐米,而西寺塔頂部中心也向西南方向傾斜43釐米。曾有遊客到昆明觀看東寺塔後,稱其為昆明版的“比薩斜塔”。

關於傾斜的原因,一種說法是,東西寺塔就是依傾斜而建,傾斜方向剛好為昆明地區的信風口,即印度洋刮來的西南風方向,所以有東西寺塔傾斜是為抵禦強風而設計的說法。雖無史料記載,但塔頂金雞口中可以迎風長鳴的口笛,似乎佐證了先人利用風向建塔的構想。還有一種說法是,兩塔初建時塔基本身就不穩,後因城市抽水過多,使得東西兩塔傾斜。

圖為雲南西寺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