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我願意當狗,是你們把我逼成了龍,郭德綱背後有什麼故事?

老郭說:“但凡一個有文化的人說一句:‘讓他來’,留在手底下當個馬仔,我就認投了呀。我願意給你當狗,你不要,你怕我咬你,你非把我轟出去,結果成了龍了。”

當初我願意當狗,是你們把我逼成了龍,郭德綱背後有什麼故事?

八九十年代的相聲演員,要想成名成腕兒,只有進入體制內、上大晚會這一條路。

當初我願意當狗,是你們把我逼成了龍,郭德綱背後有什麼故事?

郭德綱在節目中自述過,當初跟別人一起來的北京,一開始也是打雜的,後來人家因為不景氣,人家不要他了,沒辦法,為了生存才開始自己另謀出路的。他說那時候人家用我就會一直那麼肝下去。岳雲鵬之所以被他看好就是因為從嶽嶽身上看到了過去的自己。所以當初德雲社會多人要讓郭德綱開除嶽嶽,郭德綱很堅決的說這事以後不準再提了。

郭德綱曾說過,“別逼我,否則我偉大起來,一發不可收拾”。

當初我願意當狗,是你們把我逼成了龍,郭德綱背後有什麼故事?

郭德綱浪蕩江湖數十載,7歲學評書,9歲入了相聲們,16歲闖蕩北京,26歲創辦德雲社,郭德綱和德雲社早已成了相聲的代名詞

當初我願意當狗,是你們把我逼成了龍,郭德綱背後有什麼故事?

郭德綱三次闖北京,也被朋友騙的身無分文,在曲藝圈混了多年,雖然認識許多同行朋友,等他四處訪友時多次碰壁後,郭德綱認識到什麼是世態炎涼,什麼是人情冷暖。郭德綱決定第三次闖北京,用他的話就是“急功近利”,郭德綱確實有功夫,會說相聲,會唱京劇,評劇,河北梆子,西河大鼓,還會說評書,郭德綱覺得至少不會餓死自己,早晚會成名成腕。

郭德綱雖然是出身草根,還有人說他身上江湖氣十足,但他個性鮮明,快意恩仇。我們尊重郭德綱的能忍與勤奮,尊重他出生草莽卻不甘於平庸,偉大的事業從來不會毀於被人的嘴,只會崩潰在自己的心。“當初我願意給你們當狗,結果你們把我逼成了龍,我到不是怕什麼,因為論罵街我是祖宗,我只是覺得我怕傷害了他們,因為我罵人罵太狠,為什麼有時候好多人恨我,就是因為我說對了”。

當初我願意當狗,是你們把我逼成了龍,郭德綱背後有什麼故事?

窮人站在十字街頭耍十把鋼鉤,鉤不著親人骨肉;有錢人在深山老林耍刀槍棍棒,打不散無義賓朋。英雄至此,未必英雄。大英雄手中槍翻江倒海,抵擋不住飢寒窮三個字。有錢男子漢,沒錢漢子難,又何況一幫說相聲的呢?一步一步地苦熬苦掖,終於我們也看見了花團錦簇,我們也知道了彩燈佳話。

當初我願意當狗,是你們把我逼成了龍,郭德綱背後有什麼故事?

這句話郭德綱經常在舞臺上和接受採訪時說——當然現在說得少了,不惑之年、且即將步入知天命之年了,沉穩了許多,儘量不再嘴不饒人,開始思索“懂善惡知因果、機深禍亦深”了。

想給你們當狗,卻生生把我逼成了龍。”按照郭德綱接受媒體採訪時,前後言語邏輯上分析,主要是說第三次闖北京,放棄了前兩次北漂的異想天開夢想、放下身段,想在體制內相聲界謀一份穩定工作,結果沒有人搭理他。

當初我願意當狗,是你們把我逼成了龍,郭德綱背後有什麼故事?

不管什麼版本,其實就是一個意思:早年默默無名的郭德綱四處碰壁、得不到體制內的認可,甚至德雲社成長過程也頗有幾多曲折和險境,嚐盡人情冷暖、世態炎涼的郭德綱,塑造了一顆疾惡如仇之心,也練就了其極其堅韌的性格。

這些特性在所有白手起家、艱苦創業的名人身上都有,所不同的是,郭德綱是個相聲藝人,嘴又特別厲害、特能說,舞臺就是他的話語權,所有才有這段“狗逼成龍”之說。

當初我願意當狗,是你們把我逼成了龍,郭德綱背後有什麼故事?

就像郭德綱自己說的那樣,曾幾何時也十分嚮往主流相聲演員的光鮮亮麗,搗茲的乾乾淨淨上個晚會,給領導彙報彙報,下基層搞搞慰問……。也許是陰差陽錯也許是機緣巧合,反正好事沒輪上他。

求人不如求己,到2005年德雲社彷彿一夜成名,可那時人們並不知道郭德綱已經堅持了近十年。

當初我願意當狗,是你們把我逼成了龍,郭德綱背後有什麼故事?

蘇秦有句話:“使我有洛陽二頃田,焉能配六國相印。”其實和老郭一樣,他怎麼六國封相的,不是被擠兌的嘛。今日的德雲社,商演遍佈全球,郭德綱在相聲界風頭無量,郭德綱如果都不算龍的話,相聲界同行不知道算什麼?

當初我願意當狗,是你們把我逼成了龍,郭德綱背後有什麼故事?

如今的郭德綱算是相聲界的領軍人物,是他將中國相聲又一次復興,是他將中國相聲又一次帶入鼎盛時期,郭德綱就是相聲界的一條龍。郭德綱本就是一個草根,曾經想做一個演員,可是毫無人脈的郭德綱四處碰壁,真的也算是給別人做一條狗,別人都怕他咬人,他勵志成龍的故事的確是逼出來的,真佩服他的這種精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