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為什麼成為全球第二大蔬菜出口國?這幾方面它做的“沒毛病”

說到荷蘭,相信大家並不陌生!作為較早發展的現代主義國家,早在上個世紀,荷蘭農業,尤其是蔬菜、花卉種植就在世界範圍內具有較高的影響力。關注農業的朋友可能知道,荷蘭已然成為世界第二大蔬菜出口國,這在國人看來,可能有點不可思議,因為荷蘭的土地面積只有兩個半北京大,而荷蘭的人口密度也不比中國低。那麼在土地資源極度匱乏的情況下,荷蘭又是如何成為世界第二大蔬菜出口國的呢?下面小編就來帶大家好好分析一下。

荷蘭為什麼成為全球第二大蔬菜出口國?這幾方面它做的“沒毛病”

我們先從自然條件說起,荷蘭屬於溫帶海洋性氣候,不適合糧食作物生長,卻很適合蔬菜、花卉的生長,這也是荷蘭蔬菜、花卉產業發達的一個自然原因。特殊的氣候,決定了荷蘭農業的發展方向,而蔬菜與花卉的附加值要更高,要知道,在發達國家,蔬菜甚至要比肉食貴!所以荷蘭農民更願意去進行蔬菜種植,種植蔬菜同樣有不菲的收入。

荷蘭為什麼成為全球第二大蔬菜出口國?這幾方面它做的“沒毛病”

但是同樣作為土地緊張的國家,為什麼荷蘭能做到蔬菜自給自足,並且大量出口,成為世界第二大蔬菜出口國。中國卻是無法滿足內需,一定程度上依賴於進口。其實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農業技術,當然這不僅是硬件設備上的差距,還有軟件種植方式上的不足。

荷蘭為什麼成為全球第二大蔬菜出口國?這幾方面它做的“沒毛病”

荷蘭究竟有多麼重視農業生產呢?據小編了解,荷蘭經費中,就有百分之二十用於農業生產,那麼荷蘭的農業基礎設施自然是不用說,農業設備的研究一直處於世界領先地位,蔬菜種子也是經過大量研究後的高產抗病種子。再加上荷蘭科學家在溫度、溼度、土壤方面都做了科學實驗研究,能夠實現蔬菜產量質量的最大化。說到這裡,相信大家對於荷蘭蔬菜種植髮達的原因有了初步瞭解,但是,荷蘭成為全球第二大蔬菜出口國,可不僅是如此。

荷蘭為什麼成為全球第二大蔬菜出口國?這幾方面它做的“沒毛病”

荷蘭蔬菜種植業的發達,還有其市場因素。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荷蘭的蔬菜從種植到加工再到銷售,實現了三位一體化,這樣也就意味著真的是“沒有中間商賺差價”,不僅消費者可以買到相對便宜的蔬菜,菜農也可以在蔬菜加工生產、銷售的過程中增加產品的附加值,從而獲得更大的收益。收益高了,菜農自然更有動力去從事農業生產,產量也就上來了,因為菜農基本不會因為銷路發愁。

荷蘭為什麼成為全球第二大蔬菜出口國?這幾方面它做的“沒毛病”

最後一個方面也是最值得我們深思的方面,因為荷蘭農業的發展,一直遵循“尊重自然,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原則,所以荷蘭在綠色生態農業、可持續農業方面發展程度很高。尤其是土壤方面,荷蘭土壤因為保養的好,肥力要高,基本不會使用農藥,堅持生物剋制的方法除蟲。舉一個例子,傳粉過程中,荷蘭農民會放進大量蜜蜂,不僅實現了傳粉,還獲得了蜂蜜,豈不是一舉兩得?

荷蘭為什麼成為全球第二大蔬菜出口國?這幾方面它做的“沒毛病”

以上幾個方面荷蘭做的是不是“沒毛病”?所以說,在農業方面,中國還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希望中國農業能夠越做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