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煤業甩虧損包袱給"親兄弟" 關聯交易傷害了誰?

近日,通過網友反應,新浪財經發現,大同煤業(5.110, 0.12, 2.40%)控股股東同煤集團旗下王坪礦職工在百度貼吧討薪,密集的“討薪貼”已然使這個吧變成了討薪用地。值得一提的是,吧中詢問工資發放情況的帖子最早可追溯到2017年1月,而在2018年4月有網友回覆“工資發到幾月”的問詢帖時,回答是“一月”。

大同煤业甩亏损包袱给
大同煤业甩亏损包袱给

資料顯示,大同煤業成立於2001年,於2006年登陸資本市場,截至2018年三季末,同煤集團持股57.46%,為上市公司控股股東。而王坪煤電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王坪礦)是朔州煤電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朔州煤電)的下屬企業,而朔州煤電公司是同煤集團全資子公司。

表面看來,大同煤業與朔州煤電僅僅是同一實控人旗下公司的關係,通過查詢發現,兩年前,兩家公司存在一樁關聯交易,朔州煤電曾斥巨資接盤大同煤業旗下一處虧損資產。

就相關事項,新浪財經向大同煤業去電採訪,求證相關網友反映的欠薪情況是否屬實,大同煤業相關人士表示此事與上市公司無關,拒絕回覆。隨後新浪財經就上市公司關聯交易疑雲去函採訪,截至發稿仍未見回覆。

大同煤业甩亏损包袱给

朔州煤電超高溢價接盤大同煤業虧損資產

2016年,大同煤業將下屬煤峪口礦整體資產出售給朔州煤電,整體轉讓對價為5.18億元。

公開資料顯示,2013-2015年及2016年前三季度,朔州煤電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9.09億元、18.15億元、13.25億元和15.28億元;同期淨利潤分別為-1924.34萬元、-161.81萬元、66.95萬元和1041.32萬元。

而標的資產煤峪口礦2015年的資產總額為3.67億元,資產淨額512.75萬元,總負債3.62億元,營業收入5.18億元,淨利潤-5.80億元。2016年前三季度,煤峪口礦未經審計主要財務數據為:資產總額為3.18億元,資產淨額為-4.89億元,營業收入為3.83億元,淨利潤為-5.17億元。

顯然,煤峪口礦在出售的時候已近乎“資不抵債”,而朔州煤電在當時本身業績並不怎麼樣的情況下,卻以超高溢價接盤了該資產。

值得玩味的交割時間與標的過渡期經營安排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關聯交易的交割時間與資產“出表”時間也十分值得玩味。2016年12月30日,大同煤業召開2016年第二次股東大會,批准《關於向大同煤礦集團朔州煤電有限公司轉讓煤峪口礦相關資產並簽署相關協議的議案》,交割日為2017年4月1日。

但是,大同煤業表示,考慮到此次資產轉讓涉及的審計、評估工作及報批手續耗時較長, 經雙方協商一致,同意自2016 年1月1日起,大同煤業將標的資產的整體經營權按標的資產的資產賬面值委託朔州煤電全權進行經營管理。託管期自託管基準日2016年1月1日起算,至標的資產交割至朔州煤電之日為止。

也就是說,從2016年1月1日起,煤峪口礦產生的盈利或虧損均由朔州煤電享有或承擔。足以見得,大同煤業甩掉包袱的“迫切”之心。

此外,新浪財經注意到,2016年,大同煤業還通過協議轉讓的方式,以現金方式向公司關聯方外經貿公司出售持有的國貿公司100%的股權,交易價格為2.21億元。而當時國貿公司淨資產賬面價值-5.54億元,評估價值-5.86億元。

同樣,大同煤業稱考慮到此次資產出售涉及的審計、評估工作及報批手續耗時較長,經雙方協商一致,雙方擬在國貿公司100%股權實際交割前繼續按照《承包經營合同》將國貿公司及其下屬子、分公司整體經營權發包給外經貿公司。承包經營期限自2016年1月1日起,承包經營截止日期由雙方屆時根據 審計、評估及交割安排情況另行約定,但不晚於交割日。承包費為每年2000萬元。

大同煤業扣非淨利連續4年為負 煤峪口礦雖出表經營權仍在

數據顯示,在行業產能過剩的背景下,從2012年開始,大同煤業的業績開始出現縮水。2013-2016年,公司的扣非淨利潤連續4年為負數,累計虧損達到49.98億元。尤其在2015年,公司虧損額高達18.01億元,當期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15.87億元,同比下降507.21%。而當期,煤峪口礦便虧損超5億元。

大同煤业甩亏损包袱给

數據來源:同花順(109.840, 9.99, 10.01%)

2016年,大同煤業成功將煤峪口礦的“移出”報表,當年大同煤業實現淨利潤1.86億元。2017年,大同煤業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5.99億元,扣非淨利潤為6817.32萬元,公司表示,利潤增長的主要原因是公司出售煤峪口礦導致非經常性損益增加。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煤峪口礦的盈虧由朔州煤電承擔,但經營權仍在上市公司手中。

值得一提的是,這筆交易涉及到了“同業競爭”的問題。上市初期,大同煤業控股股東同煤集團曾承諾在上市後五到十年時間,解決旗下公司與上市公司存在的同業競爭問題。大同煤業此舉無疑與當初的承諾相悖。

為了規避這一問題,大同煤業在將煤峪口礦轉讓給朔州煤電後,又以委託經營的方式取得了該礦的經營權。至此,大同煤業不但“順利”將煤峪口礦這塊虧損資產剝離了上市公司,還小賺了一筆受託費。

新聞爆料、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國經營報微能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