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人與石馬

石人與石馬


相傳在很早以前,穆坪村有一戶姓問的人家,由於精耕細作,早出晚歸,農畜並營,不過幾年功夫就成了當地有名的富裕大戶。有一天該戶主突發奇想,本人家道富貴,高大雄偉的大門口雖有一對石獅子威然站立,但糧屯之前確空然無物,何不做一套石人石馬用來裝點門面,顯示自家富貴之氣呢?便吩咐下人四處打聽,求的一位姓鄭的石匠,請到家中熱情款待,並講明瞭自己的意願,其師徒二人經過一年的的精雕細琢 ,終於把其形酷似人與馬的石雕作品完成,共一個石人,兩匹石馬,安放於糧屯之處好不威風。

時間有又過了幾十年,有一年冬天,恰逢一場厚雪剛剛下過,該住戶的下人,清早起來到院裡打掃積雪,發現糧屯石人旁邊躺著一個衣衫襤褸的僧人,下人趕快報告主人,該人主熱情的安排下人將僧人扶到內屋,並給僧人端來了熱湯熱面。僧人對好客的主人說,他是嘉陵江邊羅漢洞的僧人,昨日上山採藥,不幸崴了腳,在山崖邊餓了一天,實在飢渴難耐,就糊里糊塗爬到你家門前。僧人在問家養傷的日子裡,主人天天待他為上賓,每天好菜好飯款待他,僧人甚為感動,於是在傷好之後,對問家主人說:你有什麼願望,我可以幫你實現,但只能提一個要求,不能貪多,主人想了想說,自己要糧有糧,要錢有錢,什麼物品都不缺,唯獨沒吃過四川的大米,如果我在有生之年能美美的吃上一頓大米飯,就死而無憾了。僧人說這個不難,難的是你一定要切忌,不可窺視天機。僧人告訴他如果你要吃四川的大米,每次在夜幕來臨時,只需在石人面前點三燭香,在石馬的頭上點三燭蠟,然後拍著石馬的頭說三聲“吐米來”。隨後關門睡覺,你的願望第二天就會變成實現。記住不可半夜開門觀看,負責洩露天機將會遭到報應,說完這段話僧人就下山去了,當天晚上問家主人便按照僧人教的辦法做了。第二天早上開門一看,發現院裡有兩堆大米,足有二、三百斤,主人高興的手舞足蹈,這樣的生活又過了幾年,問家的生活更加富足了。當米缸裡有了一定數量的儲存後,他本應該有所收斂,但他貪心不足,再一次次如願以償的索取大米之後,竟然生起了尋根問源的邪念,一次焚香求米之後,問家主人實在抑制不住自己的好奇之心,就在雞叫之前,偷偷的開門觀看,驚奇的發現是那石人趕著兩匹石馬回家,隨後吐出了兩堆大米。

原來那石馬是夜間前往千里之外的四川米鄉,吃飽大米後又連夜返回,那世間的事情總是這樣,有得必有失,得者高興,失者自然痛心,那四川大米之鄉的人也在注意防守,他們聘請了高僧前來幫忙,終於在一個皎月高懸的夜晚,看見了兩匹馬在他們的農田裡吃稻穀,他們便不作聲,跟在其後。行走在穆家坪莊下,羅漢洞旁邊,高僧揮劍將石人、石馬斬首,石人的頭被高僧放到羅漢洞背倚的青龍山山崖上,遊覽羅漢洞的遊客,如果細心點就會發現青龍山山崖上,有個水泥石塊裹住的石堡,那裡面就是石人的頭,修寶成鐵路時,工人怕石人頭遇震動掉下,就採取了水泥包裹的措施,石馬的頭被扔進急流的嘉陵江,羅漢洞門前的嘉陵江口,有無數個千奇百怪的巨石,據說就是石馬的頭演變而成的。所以現存的石人石馬有身無頭,從此之後,四川米鄉也無災害,五穀連年收成,而石馬下這戶姓問的人家,也隨著石人石馬的喪失而家境敗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