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憐天下父母心,考上了最好的學校,爸爸卻要跟我說“對不起”

點擊右上方紅色“關注”,每天收聽我們為您準備的清華北大學霸故事!

這是學霸君推薦的第五十三篇學霸故事

可憐天下父母心,考上了最好的學校,爸爸卻要跟我說“對不起”

在我國,鄉鎮學生輟學大多都是在初中升高中時期。

這其中原因令人心酸:小學的他們在村裡安穩無憂,進入城鎮以後,與城裡學生的差距愈發明顯起來。很多自卑於城鄉差距也難以趕上的學生,就選擇了流連於網吧,最後輟學打工。

這篇故事的主人公曾悅梅也一度到了崩潰邊緣:城裡學生脫口而來的英語,她卻難以理解,曾經在鄉鎮優秀如她,在城裡變成了最平凡的一員。可她並不屈服:她厚著臉皮去問其他同學的學習方法,輔導資料,一步一步,慢慢躋身班級上游,直到最後考入中國人民大學。

希望正在求學路上艱難跋涉的你,也能像曾悅梅一樣,不甘落後,遇強則強,最後收到理想大學向你伸出的橄欖枝。


本文共:4096字 預計閱讀時間: 12分鐘

01、鎮裡的女娃出城看看

我仍記得那是一個炎熱潮溼的下午,班主任溫柔地看著我問道:“悅梅,你有沒有想過出去讀書?”當時的我並不知道,選擇“出去讀書”會對自己之後的人生軌跡帶來多麼大的變化。

我的家在珠海市唐家灣鎮,相比於市中心的地區,唐家灣鎮的教育資源並不太好,生源質量也比較差。所以班主任認為成績優秀的我,應該“出去看看”,多和優秀的同學接觸。

我那時年少無知,沒有意識到區域教育資源的差異,也絲毫不覺得有轉學的必要。

可憐天下父母心,考上了最好的學校,爸爸卻要跟我說“對不起”

但我還是很聽話地把話傳達給父親,父親說:“那我就帶你出去看看。”

在一個週末,父親帶著我去了珠海市第八中學。八中教學樓紅白配色十分亮眼,透明的藍色穹頂給樓內映上一層浪漫的神秘氣氛,植物園連著鬱鬱蔥蔥的後山——八中展現出的年輕活力的氣息吸引著我。我仰著臉對父親說:“就衝著這個植物園,我就願意來了。”

於是,我就這樣下定了決心。

我的成績讓八中順利地接受了我。在八中開學前,我還特意回了唐家一趟,走進唐家中學和同學們坐在教室裡交流,心裡卻想的是:我要去一個新地方了。

02、我和同學差距太大,難以適應

事實證明,我的決心下得有些草率,我根本沒有做好心理準備,而轉學帶給我的衝擊出乎預料。

走進班級的那一刻,我就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獨,所有人都在興奮地聊天,而我則默默拿出紙巾擦拭沾滿灰塵的課桌。

班主任告知我們需要準備開學考試,說到“答題卡”“2B鉛筆”的時候我就懵了,我從未聽說過這些東西。而之後的考試則更是讓我受挫。交卷後,其他同學則相視一笑,興奮地說道:“幸虧我有背過《新概念》!”,“It is never too old to learn.太簡單了!”

我心中咯噔一下,沉了下去——這句別人眼中“簡單”的“活到老學到老”被我譯成了“Even if you are old, you should learn.”

可憐天下父母心,考上了最好的學校,爸爸卻要跟我說“對不起”

我發現當我覺得題目難的時候,有人覺得題目很簡單;當我覺得自己答得不錯的時候,有人比我答得更為出色;當我覺得自己足夠優秀的時候,有人比我更加優秀。

我的心情,就像背陽的出租屋一樣,充滿著陰影。

我忍不住和父親說起這些,父親沉默了一會兒,說:“爸媽學識不高,你上小學的時候看你成績好,沒有給你報什麼課外班,讓你落後了,對不起。”

這大概是第一次,父親表示出對我的愧疚。我反倒不好意思起來,收起自己的消極情緒,故作樂觀道:“沒什麼,現在落後不代表以後落後,我自己補回來。”

父親說:“女兒,以後可能都要靠你自己了,要怎麼努力怎麼學,爸媽並不清楚,但不管你需要什麼,爸媽一定滿足。”

成績出來後,我仔細看了看年級排名,列出一個訪談提綱,厚著臉皮一個個地找優秀同學討教經驗。

談起語文,我聊起自己小學時看的一些書,同學道:“這些書我都不看的,沒有意思。你聽說過龍應臺嗎?”

我搖頭,當日就下單買回了她的書;沒有上過《新概念》,我在網上找英語文章,讓老師課後給我講,並幫我錄音,我回去照著讀;數學小測的五十分試卷也被我貼在我書桌上方,整整三年。

可憐天下父母心,考上了最好的學校,爸爸卻要跟我說“對不起”

校園一角

每當累了的時候,我會反問自己:這樣在乎成績、在乎排名是為了什麼?非常殘酷地正視自己後,我得到了答案——我就是一個追求上進的人,在小學時成績第一的我,無法忍受從“第一”這個位置上下來。

這個執念是一種折磨,但是一旦得到滿足,它就會為我帶來很大的愉悅感。

磕磕絆絆中,我的成績慢慢變好,排名漸漸靠前,成為了老師的重點培養對象,也結識了一批和我志同道合的小夥伴。

再回頭看當初不及格的數學試卷,竟忽覺恍如隔世——我也有那樣一段不堪回首的過往,也有感慨“人外有人”的時候,可我還是成為了八中優秀的同學。

03、我可以失敗,但是我不能棄權

高一入學後,起初我的成績還不錯,但隨期中考成績出來了。班主任為了讓我們意識到激烈的競爭,當著全班的面,把我們的成績唸了出來。每個人都認真地聽著,不僅聽自己的名次,也聽著別人的名次。

“李某某,總分681,年級第二名……”

全班發出欽羨的聲音。我也跟著起鬨,試圖掩飾自己的失落。

“曾悅梅,總分635,年級第四十一名……悅梅失分就失分在生物了啊,錯了四道選擇題,一下子24分沒了,真可惜。”

千盼萬盼,還是這個結果。我低下頭,努力閉上眼睛不讓淚水滑落。

曾經,剛入學的我十分驕傲。可後來我卻發現,如果說初中“人外有人”的差距還可以靠勤奮來追趕,那麼高中“天外有天”的差距則讓人幾乎喪失了希望。

珠海一中是整個珠海市最好的高中,全市的優秀學生匯聚於此,作為非市直屬初中的學生,我完全想象不到自己和周圍同學的差距原來有這麼大。

可憐天下父母心,考上了最好的學校,爸爸卻要跟我說“對不起”

這種差距不僅體現在經濟上,更體現在綜合素質上:在我還在背文言文和古詩的時候,他們已經開始讀二十四史;在我還在加強自己英語口語的時候,他們已經開始學習德語或者法語;在我還沒有出過省的時候,他們已經開始討論國外的風土人情,加入了“模擬聯合國”社團進行辯論等活動;

在我還只知道《夢中的婚禮》的時候,他們已經拿到了鋼琴十級的證書,兼學舞蹈和跆拳道;在我對各種競賽敬而遠之的時候,他們已經加入了國家隊……

幾個學期過去了,始終想出人頭地的我沒有收穫絲毫的成功的愉悅感。在我面前的似乎是無法逾越的巨大阻礙,似乎是我拼盡全力都無法打破的城牆。我所得到的,似乎是註定無法超越的失敗。

當天晚上,我躲在小樹林裡給父母打電話,哭泣著說道:“我覺得我再怎麼努力都沒有辦法超過他們,他們學習能力又好,自制力又強……”

母親安靜地聽完了我無能而憤怒的發洩,最後說:“我雖然不能理解你想超過他們是為了什麼,但是有個選擇你必須做出來:如果有個目標,你努力之後成功的可能性是80%,你肯定會繼續努力對不對?如果這個可能性是50%,你也願意去努力對不對?

“那如果這個可能性是1%呢?你是直接選擇放棄努力,還是選擇抓住這個非常非常小的可能性死磕呢?”

在母親的提問中,我止住了淚水,我的心裡有了答案——死磕,絕對死磕!起跑線落後於人又如何呢?如果連自己都不相信自己,我豈不是更沒有希望了嗎?我可以失敗,但決不能棄權!

可憐天下父母心,考上了最好的學校,爸爸卻要跟我說“對不起”

學校狀元亭

在那一刻,我彷彿找到了自己的目標——我就是要用自己的努力,來彌補起跑線落的差距,與他們“平起平坐”。

我承認我無法接受自己不夠優秀,在這個心氣上,我給自己加了點“瘋狂”,加了點“壯烈”,就像那句語文老師只念了一次,卻會讓我記一輩子的話:

“公無渡河,公竟渡河,渡河而死,其奈公何!”

04、戰勝了自己,收到來自中國人民大學的肯定

兩年了,我都沒有實現自己“進入年級前十”的目標。我已經習慣了這種失敗的感覺,也習慣了抬頭仰望別人的感覺。

“對於一個揹負使命的人來說,對目標的逐漸麻木是極端可怕的事情,而痛苦,才是保持清醒最好的方式。”所幸,我只是習慣了這種痛苦,而痛苦的滋味我一直記在心裡。

可憐天下父母心,考上了最好的學校,爸爸卻要跟我說“對不起”

高三開學,太陽明媚得“不知愁滋味”,燦爛如學霸臉上的笑容。他們講述著自己參加清華、北大夏令營的故事,而我坐在講臺底下,只覺得照不到陽光的角落有著不為人知的冷清。

那令所有人都向往的高校啊,只對高分的學生張開熱情的懷抱。

我希望自己是一個優秀的人,曾經成績能證明我,我就去追求成績,現在錄取的高校能證明我,我就去追求名校——可這些說到底也僅僅是一個證明而已,至於我自己,真的是個優秀的人嗎?

如果我的確優秀,自然無需費勁心思證明自己;如果本身並非如此,我拿到這些證明也只是一種變相的自我欺騙。既然如此,只要我努力朝著優秀的方向前進就可以了,這比“證明”什麼的更加重要。

想清楚這些之後,高三的壓力與緊張似乎對我沒有什麼影響了。在追求優秀的道路上,是沒有後路的,我只能往前走,無論分數高低,我只能往前走,這條路上沒有岔道,還有什麼可擔心的嗎?

可憐天下父母心,考上了最好的學校,爸爸卻要跟我說“對不起”

我結合著老師的複習進度,給自己制定一套適合的複習計劃,保持足夠的睡眠、適當的運動量和均衡的營養攝入,沒有透支自己的精神與活力——我建立起良好的抗逆性,一種全新的自信逐漸養成。

高考英語考試結束鈴聲響起的那一刻,我屏息聆聽,以為會聽到大家歡呼的聲音,然而,所有人很平靜地收拾文具,監考老師很平靜地收齊試卷,默默離去,彷彿大家走出的不是高考的考場,而是月考的考場。

我也是平靜的,因為我已經做完了為高考準備的所有事情,剩下的只有面對和接受。

之後我摒絕一切和高考有關的事物,所有的打探我都用一句“還行”敷衍過去。查分的時候,網速一如既往的慢,遠在上海的學姐幫我查到了分,配圖“恭喜”。

可憐天下父母心,考上了最好的學校,爸爸卻要跟我說“對不起”

664分,上不了北大,排不到前十,超越不了一直想超越的人,不過這已經沒有關係了——追求優秀的路途只是告一段落,尚未結束。

我在心裡嘆了一口氣,轉過頭而安慰父母不要太過激動。

有人歡喜有人愁,但至少這一次,沒有哪個老師會再說什麼“你考得還沒有哪個班的誰分高”,他們只會說:“你們都很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