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天書院:一個正在被喚醒的商丘文化圖騰


應天書院:一個正在被喚醒的商丘文化圖騰

文丨穀雨(方塘傳媒《重新發現商丘》主編)

唐朝時期,伴隨紙張的大量使用和雕版印刷術的發展,書籍數量漸多,建造大院子安置藏書成為必需,真正意義上的“書院”由此產生。在中國歷史上,書院對於古代人才的培養、學術文化的發展,起到推動作用。

常言,書院是民辦的學館,一般由富家大戶、學者儒士自籌款,在山林清幽之處建舍興學,或置學田收租,充盈經費。到了宋代,書院有了長足發展,比較著名的書院有江西廬山的白鹿洞書院、湖南長沙的嶽麓書院、河南登封的嵩陽書院、河南商丘的應天書院,應天書院為四大書院之首,是北宋時期最有影響力的書院。

後來,官府賜敕額、書籍,並委派教官、調撥經費等,逐步演變為半民半官性質的地方教育組織。

應天府書院前身是睢陽書院,是五代後晉時的商丘人楊愨所創辦。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宋真宗改升應天書院為府學,稱為“應天府書院”,並正式賜額“應天府書院”,這也標誌著私學向官學轉變之始,故有“州郡置學始於此”之說法。

應天書院:一個正在被喚醒的商丘文化圖騰

2019年的農曆二月二十四日,宋真宗賜額“應天府書院”1010週年!千年之後的應天府書院之於當下是個什麼樣的存在?北宋時期最高學府遺留給商丘這個城市的到底是什麼?而文旅新時代下,商丘又該如何重振應天府書院的昔日輝煌?

1、應天書院的歷史變遷

公元1005年,宋真宗將宋朝龍興之地宋州(今河南商丘)升州為府,稱“應天府”。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升格為南京,成為宋朝的陪都,應天書院又稱為“南京書院”。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年),應天書院改升為府學,稱為“應天府書院”。慶曆三年(1043年),應天府書院改升為“南京國子監”,成為北宋最高學府,同時也成為中國古代書院中唯一一座升級為“國子監”的書院。

北宋書院多設於山林勝景之中,唯獨應天府書院設於鬧市之中,皆因商丘彼時瀕臨汴水,交通方便,商旅輻輳,作為北宋僅次於開封的大都市,匯聚南來北往的精英,讀書人蓋因對於最高學府聖地的嚮往和膜拜,樂此不疲。正是因為應天府作為全國官學的標杆,所以,在師資、經費等也是優渥於其他書院,國之棟樑多誕生於應天府,比如,范仲淹、王堯臣、張方平等。

嚴格來說,書院有三大職能:藏書、講學、供祭。藏書,主要是利用書院為當政者蒐集整理放置圖書,以備學者看讀。講學,主要是聚眾傳道授業解惑辯學,也即學術研究和教學機構的概念。供祭,便是祭拜萬世之師、教育鼻祖的孔子。


應天書院:一個正在被喚醒的商丘文化圖騰

作為官方認可的書院,應天府書院的基本課程是儒、道、墨家經典《詩》、《書》、《禮》、《易》、《樂》和《墨子》、《道德經》、《春秋》等,這與商丘是歷史上的儒家、道家、墨家、名家思想的發源地有關,並且老子、莊子、孔子、惠施等名人的思想一直影響著後來中國的哲學思想體系。

言及應天書院,不得不提北宋著名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文學家范仲淹,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前往應天府求學,四年寒窗苦讀之後,范仲淹中進士,被任命為“廣德軍司理參軍”,有了朝廷俸祿之後,便把母親從淄州接到歸德府奉養。1026年,范仲淹因母親病逝,需要丁憂其母于歸德,受知府晏殊之請,執教於應天書院。期間,范仲淹以天下為己任,為北宋培養大批人才,其主張“學以致用,因材施教,勤學恭謹,以身先之”,故四方才俊多前往應天府書院做學問,應天書院也在范仲淹執教時期達到影響力頂峰,當然,范仲淹本人的學術思想也是在應天府書院取得了集大成之果,比較知名的有《上執政書》、《南京書院題名記》等。范仲淹還進行教育系統改革,倡導重經義、重時務、重實際,以改辭賦體的浮淺學風。

北宋靖康政變,金兵南下。趙構建南宋於應天府,不久遷往臨安(今杭州),宋欽宗時應天府書院毀於兵火,久廢近250年。其後,應天書院屢建屢廢,名稱也不斷更改。元初雖建有歸德府學堂和文廟,規模大減。

應天書院:一個正在被喚醒的商丘文化圖騰

明朝時期,因黃河氾濫,屢遭淹沒,但是,明萬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歸德知府鄭三俊建重建“范文正公講院”于歸德府學東,效法范仲淹的精神,親自執書講學,一時培養了許多傑出人才,諸如官至戶部尚書的侯恂,南京國子監祭酒侯恪,兵部侍郎葉廷桂、練國事等,可見應天府書院之范仲淹精神一直激盪著後世有識之士,書院精神屹立不倒,為國培養棟樑之才的使命永存。

直到清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知府陳錫格重修應天書院。光緒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舉國廢科舉,興學校,詔令各省的書院改為大學堂,各府、廳、直隸州的書院改為中學堂,各州縣的書院改為小學堂。1905年8月,范文正公講院改為“歸德府中學堂”(簡稱歸德中學)。

2001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時任河南省省長的李克強在視察商丘古城時指示:“應天書院的影響太大了,應該儘快把應天書院復建起來。”經中共商丘市委、市政府和睢陽區委、區政府及有關部門的多方努力,2004年開始應天書院修復工程建設,2007年對遊客正式開放。

應天書院:一個正在被喚醒的商丘文化圖騰

2016年11月7日,"應天書院研究中心"在商丘師範學院揭牌成立。這或是應該看做應天書院學術研究職能的延續。

2、應天書院對商丘的價值思辨

應天書院的修建,復原了應天府書院的歷史面貌,為古城旅遊注入新的文化靈魂。

從應天書院的歷史沿革來看,古之應天書院遺蹟已然已經淹沒於南湖的煙雨之中,而復建之後的應天書院對於千年之後的商丘而言,便是古蹟,從這個意義上來看,應天書院今日日地位不可估量。

從時空座標看,它延續了書院精神、范文正公的訓誡猶存,同時,它將開啟之於未來的新時刻,當下的所有將成為未來書院歷史一脈的延續。

應天書院:一個正在被喚醒的商丘文化圖騰

當然,應天書院歷史影響力仍在,這也是政府深挖復建的原因之一,縱觀北宋四大書院,作為唯一於鬧市中興學之地,又在育人和教育制度革新上成績卓著,足以說明,做學問不必尋求所謂的山野之寂,大隱隱於市,讀書人能不為市井俗世所擾,當時的書院制度以及學子一心向學的境界值得今人體悟。

應天書院應當是商丘文化信仰的高地,商丘歷史文化底蘊深厚,體現在哪裡?且不說老子、莊子等聖人文化圈的影響,應天書院歷史上所培養出來的棟樑之才是四大書院之最多,也是成績最好的,在我看來,應天書院將商丘的歷史文化很好的串聯起來,橫亙古今,永不失色。

應天書院是文化涵養之地,商丘作為文化旅遊資源大市,應該充分依託文化景區的自身資源,深刻挖掘景區背後的文化,作為古之學子求學膜拜之地,當下,也應該成為商丘傳承國學、傳統文化的聖地,社會科學普及和研學旅遊之地,並將書院精神貫穿景區運營,為各方遊客展示商丘書院歷史之美。

3、如何喚醒應天書院?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范文正公的激揚文字和抱負流傳千古而生生不息,其憂國憂民的意識穿越時空,猶如為當下的我們時刻敲響以國家、人民為考量最高級別的勵志。應天書院名人輩出,促進了古之商丘的各項事業繁榮,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型階段,更需要以家國情懷、奉獻精神等為重的德藝雙馨之才。這也便是深刻挖掘應天書院背後靈魂之要義。

應天書院:一個正在被喚醒的商丘文化圖騰

應天書院區別於其他書院的文化亮點之一是以范仲淹為代表的名人在應天書院求學執教,家國情懷,勤學苦練,嚴謹治學,學以致用,諫政策論,高效務實的精神之於當下商丘甚至全世界人民都是寶貴的財富,應天書院具有讓世界瞭解北宋教育最高水平的符號和窗口意義。

其實,我們回到書院本來的職能上來看,復建後的商丘應天書院規制及空間毋庸置疑,應天書院在供祭、講學功能上空間已經完好,藏書功能未開啟,而這恰是書院的基礎功能,所以,藏書閣的空間區化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將其建設為圖書博物館,在風景如畫的南湖畔,若有一個可以暢遊古今,體驗書院閱讀生活的空間,無論對於商丘市內外遊客都是莫大的福利,一個城市的書香也可以體現在本身具備書院精神的景區。儘管在建設藏書閣或者圖書博物館方面會有一部分投入,但這種投入的社會歷史價值更大,並且,應天書院從歷史來看跟書就沒有脫節過,所以,應當從歷史中來到歷史中去,當下,很有必要復活應天書院的藏書功能。

供祭孔子的大殿威嚴莊重,踏進殿門的那一刻,便心懷謙卑,向私學師祖萬事之師叩拜祈願,金榜題名,抑或自己學問上再求精進,作為萬千人群之一,總會心懷美好,祭拜先祖,功德永表。當我們祭拜孔子及其知名弟子之時,能夠想到是孔子儒學之於封建禮制,以及這一思想對於皇權的影響之大,這也是聖人門徒數千追隨的原因之一,孔孟之道之所以在當下再次受到追捧,是因為以孔孟為首的國學傳統文化典範才能有效抗擊社會複雜紛繁世風漸弱的當下,國人可能在儒學等國學思想中更容易找到真我以及閒適生活之道。


應天書院:一個正在被喚醒的商丘文化圖騰

講學之功能,是書院作為教育組織存在的意義。在應天書院講學論道之所,應天大講堂已經進行了好幾百期,但是,普通大眾對於大講堂的認知幾何?一方面,可以在應天書院院內公開講學,另一方面,利用多種傳播形式,讓更多的人普惠這一福利。人來人往,人氣積聚,應天書院的建築靈性就被激活,三種職能的交錯輝映,天南海北的遊客也不枉一行,應天書院當下運營落後其他三個書院的歷史或許將改變。

在三大職能完善基礎上,人氣自來,接下來,就要思考這麼多人體驗了書院三大基本職能以後,應天書院還能為遊客提供什麼?

眾所周知,文化是活的有生命力的存在,而景區除了具備體驗功能之外,還要考慮發力文旅創意產業,讓富有文化創意的物品或者實景演出來表達景觀本身所不具備的東西。比如,應天書院該怎麼做文創?這是個好玩的命題,很多創意設計者會考慮到文化與實物載體的最佳融合方式,無論物品是大或小,創意性是關鍵,我們在嶽麓書院可以看到很多好玩有思想的文創產品,借鑑是可以的,但開發出應天書院獨有的文創才是關鍵。

應天書院:一個正在被喚醒的商丘文化圖騰

在我們看來,文創是具有生命力的可以反應應天書院文化迎合新時期文旅消費趨勢的最佳載體,構建應天書院的文創體系是一個系統思維,不單可以將應天書院本身的文創產品設計出來,還可以將商丘本地文化文創化,並設置多個消費場景,這或許是對門票經濟說不的路徑之一,儘管文創產業需要精細化更需要時間,但能夠提前意識並進行前瞻性思考本身就已經很有意義。

應天書院,北宋四大書院之首,這段輝煌的歷史理當銘記,但不應該成為當下書院之間比拼時固守的運營侷限性,在應天書院文化軟實力的運營上尚需再接再厲,應天書院這一商丘的文化圖騰,正在被喚醒,我們期待一場轟轟烈烈的關乎應天書院美好明天的革新。

注:文中部分內容根據公開資料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