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洞口縣石江鎮江潭村王元帥宮(王氏宗祠)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王氏有座宗祠乃明朝開國皇帝命名建造,現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湖南省洞口縣石江鎮江潭村王元帥宮(王氏宗祠)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王元帥宮(王氏宗祠),位於湖南省洞口縣石江鎮江潭村,前臨黃泥江,後倚月形山,是一座由三進正房、二側廂房組成的四合院。院落座西朝東,平面為長方形,臺基依山而建,中軸線上依次為大門、戲樓、看戲坪、中堂、後堂,兩側為廂房。面闊39.4米,進深56.5米,佔地面積2226.1平方米。

王元帥宮第一進是木結構牌樓,面闊三間,二排廊柱,呈八字排列,彭磴式石柱礎,雕刻精細,明間額枋、廊枋之上飾仰口喇叭式裝飾,在古建築中獨具一格。大門上方懸“王元帥宮”巨匾,行楷字體。

湖南省洞口縣石江鎮江潭村王元帥宮(王氏宗祠)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進入大門之後是戲樓。明間築戲臺,其地基平臺向內突出,寬深各5.2米,戲臺比地基高出2.3米,戲臺正面兩排木柱,下部設抱柱石幫撐,臺頂覆盆藻井,兩重飛簷翅角,六角攢尖頂,以五層瓷寶瓶收剎,總高15.8米。簷口飾捲棚,一層簷下方設壁龕,龕內飾木雕雙鳳窗花,龕前置福、祿、壽三星泥塑,屋頂翅角分別塑龍、鳳、仙鶴等。兩次間為二層走馬廊樓房,單簷瓦頂,與戲臺二側廂房走廊相通。

湖南省洞口縣石江鎮江潭村王元帥宮(王氏宗祠)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湖南省洞口縣石江鎮江潭村王元帥宮(王氏宗祠)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第二進為中堂,即王元帥殿。屋闊五間,進深三間,前出廊,廊前設復廓,從其結構來看,復廊是殿宇建成之後增建的。該殿通面闊23.6米,通進深15米,主體純木質結構,單簷硬山頂。蓋小青瓦。兩山柱外以青磚砌築五屏式不承重封火牆,在復廊兩端處設卷門,與兩側廂房相通。明間設神臺,內塑王以權元帥神象,怒目圓瞪,威風凜凜,神臺前立著王元帥部下李平、胡太兩位將軍的塑像,持槍挺立,威武森嚴。整個殿宇顯示出一代名將氣吞山河的英雄氣概。

湖南省洞口縣石江鎮江潭村王元帥宮(王氏宗祠)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從中堂後上15級臺階後堂,也稱神主堂。是王氏族人祭祖的地方。該堂面闊五間,進深四間,前出廊,單簷硬山頂,蓋小青瓦。兩山為五屏式封火牆。明間減柱抬梁式結構。次間和稍間為穿鬥式結構。

湖南省洞口縣石江鎮江潭村王元帥宮(王氏宗祠)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戲臺與中堂之間,是一個寬闊的平臺,面闊21.5米,縱深11米,以平整的方塊石鋪設,是人們看戲和進行公共活動的廣場。平臺兩側為廂房,各面闊七間,進深為抬櫨式結構,不分間。前出走廊,二層樓,單簷硬山頂,蓋小青瓦,五屏式封火山牆。與正面平排的兩座山牆設假門,上方各築重簷翅角門簷,彩繪泥塑,裝飾華麗。該廂房是供王氏子弟讀書的書院。中堂兩端各有廂房五間,乃廚房、儲藏室。

湖南省洞口縣石江鎮江潭村王元帥宮(王氏宗祠)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王元帥宮的石刻內容極為豐富,其中柱礎種類繁多,式樣各異。如牌樓柱礎迭疊多達六層,造型簡潔,曲線優美。中堂柱礎圖案精美,雕刻精細,尤其是四角向上雕出角稜,在石柱礎中少見。後殿柱礎又高又大,鼓徑態76釐米,高80釐米,鼓腹鼓腰各部位精雕龍、鳳、花、鳥、魚、蝦、龜、蛙等浮雕圖案,構圖精巧,刻工精細,形神兼備。在石門框、石角柱側面,精雕麒麟、龍鳳、亭閣,花鳥、盆景等多種圖案。這些石刻圖案題材廣泛,內容豐富,既有中國傳統文化特色,又有其濃厚的洞口地方風俗及工藝特徵,是彌足珍貴的石刻工藝實物史料。

湖南省洞口縣石江鎮江潭村王元帥宮(王氏宗祠)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2002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公佈王元帥宮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湖南省洞口縣石江鎮江潭村王元帥宮(王氏宗祠)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據傳王元帥宮是王氏族人為紀念王以權元帥而修建的。明朝初年,開國皇帝朱元璋任命為明王朝建立立下汗馬功勞的洞口人王以權為當朝元帥,統領三軍。

洞口人無不以此為榮,普天同慶。這是洞口縣自從盤古開天地以來朝廷任命的最高級別的官員!王以權元帥逝世後,王氏族人為紀念這位英雄永垂不朽,集資興建了氣勢磅礴的王元帥宮。

湖南省洞口縣石江鎮江潭村王元帥宮(王氏宗祠)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湖南省洞口縣石江鎮江潭村王元帥宮(王氏宗祠)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湖南省洞口縣石江鎮江潭村王元帥宮(王氏宗祠)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湖南省洞口縣石江鎮江潭村王元帥宮(王氏宗祠)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