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老人10餘年寫十萬字草書,最終用近1年時間創作《草書字典》


“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這本是曹雪芹評價自己的詩句,用來形容李維平老人恰如其分。他利用近1年的時間,創作了一套4本共1萬多單字的《草書字典》。

今年70歲的李維平是河北省邯鄲市的一名普通市民,自幼酷愛書法,長大參軍、參加工作後,經常在部隊或單位畫畫、寫黑板報。57歲內退後,李維平開始看著《新華字典》練習草書。

十幾年來,李維平練字抄《新華字典》八遍。經過不斷的分析和探索,2018年年初李維平正式開始創作《草書字典》,到2018年12月底,《草書字典》最終完成。

李維平說,很多人退休以後喜歡打打牌、打打麻將,他不喜歡這些,就是喜歡寫書法。退休十幾年,僅僅抄寫《新華字典》八遍,就足足寫了10萬多字的草書。圖為李維平的部分《草書字典》草稿。

中國書法藝術是我國的經典國粹,李維平希望更多的人能夠傳承國粹。經過多年的努力,李維平吸收了傳統歷史優秀書法作品的精華,取長補短,編寫了這套《草書字典》。

受李維平的影響,他的孫輩們也愛上了書法。“我教孩子們從一橫一豎一撇一捺開始寫,像做人一樣,要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李維平說。

為了方便孩子們查字方便,李維平將《草書字典》的目錄和《新華字典》的拼音目錄一致,通過目錄裡的拼音可以找到需要的字。

李維平說,通過看著《新華字典》練習草書,自己的書法水平大有進步,每次抄寫《新華字典》都有不一樣的感覺。最終完成《草書字典》並不是練草書的終點,李維平打算再用草書寫一遍《新華字典》,再寫的時候,一定比現在寫的草書更好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