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回族女歌手演繹的漢語版蒙古族民歌《烏蘭巴托的夜》

一名回族女歌手演繹的漢語版蒙古族民歌《烏蘭巴托的夜》

幾年前,第一次聽到原版的《烏蘭巴托的夜》就被這首歌打動,一個朋友因喜歡這首歌而給他的女兒起名叫那木罕,我沒有女兒,但非原版不聽,我像捍衛女兒一樣捍衛這首歌的原版。

很多人嘗試過用漢語演繹,都被我主觀否定。雖然我是單語種動物,但我不喜歡聽翻譯過來的歌曲,尤其是蒙古語歌曲。

從字義上來說,歌詞翻譯和詩歌翻譯一樣,原文與譯文就像眼神和眼睛,剩下翻譯不過來的那部分神來之筆,是詩。

從發音上來說,漢語發音,就如漢字,方方正正的,一個一個擲地有聲。而蒙古語的發音,猶如古老的斡難河,翻滾向前,綿延不斷。

第一次見馬丹我就想起她是誰了,曾經有人向我這個蒙古族音樂愛好者推薦過她的漢語版《烏蘭巴托之夜》,當時一看“漢語版原唱”幾個字,我聽都沒聽。

見面三分情。尤其是面對這麼一個渾身散發著熱情的可愛女人,一個根本不在意自己的口紅已經如煙燻裝一樣暈染到了唇線外的女人,一個肯在飯桌跟我這個五音不全的人一起飆歌的女人。

馬丹自然而然唱到《烏蘭巴托的夜》,我毫無防備的跟著哼唱,在場的所有人瞬間彷彿醉在草原盡頭沉靜的夜裡,那一刻,我理解了演唱與歌唱的區別。

馬丹是一名來自內蒙古藝術劇院歌舞團國家一級演員,聲音很純淨,是個喜歡唱歌,用心歌唱的人。她的父親是回族,年輕的時是一名薩克斯手,母親是留在這片土地的知青,所以,馬丹會唱很多比她父親還老的老歌。

後來,我說:馬丹,給我發一些你得資料,我寫點東西。她說:好嘞。然後,就法勒一堆只有她自己能看懂的成長經歷。我們相處時間並不長,但我能感覺到她是那種很隨性的人,簡單,直接,沒有太多想法,唱歌是因為喜歡,所以也不在意在哪裡唱。讓唱就唱,不讓唱也唱。

有人問我馬丹是明星嗎?我怎麼知道?再說,什麼是明星我也不知道。但我能肯定她的歌聲是從心裡流淌出來的。

馬丹她從小就跟著父親唱歌,她說;只要讓我唱歌我就開心。

烏蘭巴托之夜

演唱:馬丹

有一個地方很遠很遠

那裡有風有古老的草原

驕傲的母親目光深遠

溫柔的塔娜話語纏綿

烏蘭巴托裡木得西

那木哈 那木哈

歌兒輕輕唱

風兒輕輕吹

烏蘭巴托裡木得西

那木哈 那木哈

唱歌的人不許掉眼淚

有一個地方很遠很遠

那裡有一生最重的思念

草原的子民無憂無慮

大地的兒女把酒當歌

烏蘭巴托裡木得西

那木哈 那木哈

你遠在天邊卻近在我眼前

烏蘭巴托裡木得西

那木哈 那木哈

聽歌的人不許掉眼淚

烏蘭巴托裡木得西

那木哈 那木哈

歌兒輕輕唱

風兒輕輕吹

烏蘭巴托裡木得西

那木哈 那木哈

唱歌的人不許掉眼淚

烏蘭巴托裡木得西

那木哈 那木哈

唱歌的人不許掉眼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