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豪韓愈竟然是汝州這個地方的土地神|鄭周友

大文豪韓愈竟然是汝州這個地方的土地神|鄭周友

汝州城東20裡黃莊村有一個土地祠。土地祠供奉的是韓文公(韓愈)及其夫人。該祠建於何時,已無從考證,據重修碑記,於康熙36年之前就已經有了。

大文豪韓愈竟然是汝州這個地方的土地神|鄭周友

善男信女為土地神獻藝

韓愈(768——824),字退之,河內河陽(今河南孟縣)人。自稱郡望為昌黎(今屬河北),故世稱韓昌黎。韓愈自幼勤勉好學,沉潛詩書。唐德宗貞元八年(792)進士。貞元末,官監察御史,因上疏請求減免災民賦稅,貶陽山令。唐憲宗元和年間,隨宰相裴度平定淮西藩鎮之亂,遷刑部侍郎。不久即因諫迎佛骨,貶潮州刺史。穆宗朝,歷官國子監祭酒、京兆尹等,官至吏部侍郎。卒諡“文”,故後世稱韓文公。

中國民間的土地神崇拜源遠流長。周代的《詩·小雅》中“以社以方”中的“社”,就是後來的土地神。《孝經緯》解釋說:“社者,土地之神。土地闊不可盡祭,故封土地為社,以報功也。”古代祭社,君王用五色土建壇舉行祭祀;百姓用本地泥土置壇,壇中立木,塗以五色土代表社神。三國時,吳王孫權封蔣子文為鐘山土地神,建廟供民眾祭祀,民間稱“土地廟”,當時廟中的土地神只是孤家寡人一個。後來的土地廟裡土地公和土地婆並列受祀,民間傳說是因為韓愈努力爭取得來的結果。

據傳說,八仙之一的韓湘子是韓愈的親侄兒。這韓湘子少年時就熟習道術,為人落拓不羈。曾經聚土為盆,頃刻花開,花片上有詩句說“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韓愈看後深為不解。後來韓愈在唐憲宗時,因諫迎佛骨,觸怒皇帝,被貶為潮州刺史,中途遇雪,韓湘子冒雪前來相會,詢問地名,正是藍關。韓愈為政有惠聲,死後諡曰“文”,後人稱“韓文公”。韓湘子想度韓愈為神仙,可惜事未成而韓愈先死,轉而要為韓愈謀個神職。韓湘子徵求叔父的意見,韓愈堅持說必須和夫人同坐他才肯赴任。韓湘子查遍所有神的職務,除了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可以同坐,其他神職都是單身。無奈之下,韓湘子往求玉皇大帝。玉皇大帝知道韓愈諫迎佛骨,維護道統,任潮州刺史,勤政為民,驅鱷除害,民眾德之,便格外開恩,任命韓愈為土地神,夫人為土地奶奶,夫妻並列,同座受祀。從此以後,普天下的土地廟裡的土地神便都有了老伴,不再孤單。

土地爺,可以說家家戶戶都有。一進大門或二門後的影壁上,便嵌一座青磚燒製的神龕,俗稱土地堂,雅稱土地祠。祠內並坐著一對慈眉善目的夫婦,便是土地爺爺和土地奶奶。

人們給土地祠的兩旁擬就兩副對聯,上聯為“五行居其末”,下聯是“三才位乎中”,現在有些年輕人,似乎不解。五行居其末者,即金、木、水、火、土,土不是在最後邊嗎?三才位乎中者,即天地人,“地”字恰好在中間,合在一起,正好是土地二字。上額橫批為“吾土地也”,想來作者定是受傳統戲曲的影響,戲曲人物登場,不是慣用自報家門嗎?

在中國,土地稱謂由來已久,先秦時期,已然有之,而且地位極高,當時稱社神。在人的思維裡,大地的五穀百草,養育了人類,甚至宇宙的一切生物,都離不開土地,所以上至王公貴族,下至庶民百姓,都對土地懷有無限崇敬之情。

土地神的源淵,相傳有兩個,一是句龍,是遠古共工氏之子,一是大禹,因治水有功,關係農業,死後人們便把他敬為后土之神。

在漢代,人們已把社神祀為后土之神,如晉南的萬榮縣,就有後土廟,漢武帝當年,曾率文武百官,來到這裡祭祀后土,即土地。

魏晉以後,句龍、大禹逐漸為人們所淡忘,由於泛神論的興起,人們往往把公正廉明的官吏和忠臣義士當作土地神,這樣,土地神不僅趨向人格化,並有了真實姓名,像清代翰林院供奉的土地神,就是唐代的大文豪韓愈;岳飛當年屈死杭州,杭州人供奉的土地神便是岳飛。

幼時讀《封神演義》,知道張奎死後,被封作土地,故而平定民諺有:“土地土地本姓張,廟兒安在半牆上,上來下去不隨便,磨得個屁股光又光”,讀來有點諷刺味道,實際還有點質樸親切之感。他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不分晝夜,不論春夏秋冬,不管下雨刮風,毫不懈怠,忠於職守,保衛著人們的生命財產和安全,和人們朝夕相處,息息相關,所以人們才敢和土地開這個玩笑。

在我幼時,記憶所及,土地神還有這樣一個職能,就是替人們召魂,老百姓稱“叫魂”,即有的人家小孩得病,久久不愈,昏昏沉沉,便認作丟了魂魄,這時便由長輩出面,乞靈於土地為之召魂。其辦法是用細磁碗盛米,必須盛滿,然後以黑紗巾覆蓋,周圍束緊,然後在孩子身上,從頭頂到腳根,渾身上下,依次磨擦,到一定時間,將紗巾掀開,如發現米欠缺,便說明孩子魂丟了,然後將所欠米補上,再覆蓋,再摩擦,如此再三,直至米不缺為止,說明魂已召回。我小時,身體虛弱,每遇有病,祖母便親身為我召魂。

土地神,還有一項職責,即誰家死了人,出殯的頭一天晚上,要舉行送鬼這一儀式,由孝男孝女,頭戴孝帽,身穿孝服,手持孝棒,拿著香紙、供品,向墳塋方位送行,送畢回來,一定要向土地覆命,猶如當今的撤銷戶口。記得1945年,父親病故,出殯的頭天晚上,舉行如斯儀式,回來跪至土地祠前,頓時感到心內空空蕩蕩,泣不成聲,看到土地,似乎是一種寄託和依傍,這種感情很複雜,說不出。

而今,看《西遊記》,孫悟空伴著唐僧到西天取經,每逢遇難,總要把當地的土地神召來,耳提面命向他了解情況,土地神總是畢恭畢敬、小心翼翼,問啥說啥,如實彙報,毫不隱瞞,他仍然是那樣忠實可親可愛,有時孫悟空倒顯得有點仗勢欺人,不那麼厚道了。

大文豪韓愈竟然是汝州這個地方的土地神|鄭周友

主持在維持秩序

大文豪韓愈竟然是汝州這個地方的土地神|鄭周友

重修土地祠碑記

大文豪韓愈竟然是汝州這個地方的土地神|鄭周友

為土地神開光

大文豪韓愈竟然是汝州這個地方的土地神|鄭周友

祠內壁畫

大文豪韓愈竟然是汝州這個地方的土地神|鄭周友

祠內壁畫

大文豪韓愈竟然是汝州這個地方的土地神|鄭周友

大文豪韓愈竟然是汝州這個地方的土地神|鄭周友

大文豪韓愈竟然是汝州這個地方的土地神|鄭周友

大文豪韓愈竟然是汝州這個地方的土地神|鄭周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