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一起走近風光旖旎的中緬邊境-雲南打洛口岸


圖為打洛口岸國門一景。打洛口岸位於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海縣西南部,與緬甸接壤,距離緬甸景棟80餘公里,距離泰國米賽也僅240公里,口岸區位優勢明顯。打洛口岸已發展成為雲南省重要的邊境旅遊貿易口岸。口岸的海關、邊防、檢驗檢疫集中辦公的打洛口岸聯檢大樓等基礎設施建設日趨完善。口岸通關的信息化水平也在不斷提高,極大縮短了出入境旅客和貨物的通關時間,提高了通關效率。

圖為打洛口岸附近的中緬兩國界碑。這塊界碑位於中緬219號界碑風景旅遊區內。中緬219號界碑風景旅遊區主 要景點有:中緬兩國界碑、膠林消暑園、民族歌舞表演場、中緬友誼橋以及水上娛樂城等等。從打洛壩子流過的南筧河直通緬甸鄰邦,這裡河流兩岸,中緬兩國村舍毗鄰,風光宜人,兩國邊民語言相通、風俗服飾相同,自古就結下了深厚的情誼。

圖為位於打洛口岸附近的中國遠征軍抗日作戰遺址。中國遠征軍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入緬的對日作戰部隊,也稱為“中國赴緬遠征軍”、“中國援緬遠征軍”。中國遠征軍正式成立於1941年12月23日,受盟軍中國戰區參謀長史迪威中將和羅卓英司令官指揮。該軍由第5、6、66軍編成,共計9個師10萬餘人。中國遠征軍是我國和盟國進行軍事合作的典範,共殲滅日軍約5萬人,但是我國軍隊也付出了重大犧牲,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圖為打洛口岸附近的著名的獨樹成林景點。所謂“獨樹成林”實際上就是由一棵巨大榕樹形成的一個旅遊景點。據瞭解,這棵大榕樹樹齡約1000年,樹高70多米,樹幹部分佈滿無數塊狀根系,緊緊抓住地面。樹的枝幹上又垂下一根根酷似樹枝的樹根,深深扎入泥土之中,形成半根錯節的大整體,總佔地面積100多平方米,猶如一片樹林,故名:獨樹成林。

圖為南覽河風光。南覽河又名打洛江,位於打洛口岸附近,由東向西穿過打洛壩,流入緬甸。南覽河屬於中緬兩國的界河也是湄公河的一條支流。水流平緩的南覽河從打洛鎮境內穿流而過,流進湄公河,最後匯入太平洋。這條南覽河見證了打洛的發展變遷。從元朝的“倒龍”,到明清時期的“版納景洛”,再到現在邊境貿易繁榮發展的打洛鎮。同時,南覽河也“哺育”了對岸的緬甸人民。

圖為打洛口岸附近景區裡的橡膠樹。據瞭解,橡膠樹為落葉喬木,屬於熱帶樹種,原產於亞馬遜河流域的熱帶雨林裡。我國專用國家植膠區主要分佈於海南、臺灣、福建、廣東、廣西、雲南等地。尤其要注意的是橡膠樹為有毒植物,其毒性主要分佈在種子和樹葉裡,誤食可引起中毒,症狀為噁心、嘔吐、頭暈、腹痛、四肢無力,甚至昏迷或休克。


圖為打洛口岸附近村落遠景。這裡風光旖旎,遠眺依稀可見緬甸的村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