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疆幫扶超27億元 北京去年助和田15.4萬人脫貧

新京報訊(記者 張靜雅)北京市扶貧辦通報,去年全年已落實計劃內援疆資金25億元,統籌對接計劃外社會幫扶資金2.77億元(北京市黨政代表團捐贈3500萬元、區級攜手奔小康資金5886萬元、社會力量幫扶財物合計1.835億元),實施計劃內項目196個,攜手奔小康項目33個,助力和田地區“一市三縣”113個貧困村、15.4萬貧困人口實現脫貧。

產業升級 帶動五千人增收

據相關負責人介紹,圍繞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促進貧困群眾就業增收,新建標準化廠房及配套服務樓24.84萬平米,吸納就業3604人。圍繞提升養殖業發展水平,實施“種子號”工程,創新“基地+合作社+貧困戶”養殖業發展模式,直接帶動5000人致富增收。

圍繞夯實旅遊產業基礎,安排旅遊產業發展資金,支持地區旅遊基礎設施建設,開通3趟“京和號”旅遊專列,組織1500名北京遊客來和旅遊。圍繞精準實施招商引資,統籌疆內疆外資源,挖掘和田當地需求,因地制宜引進勞動密集型企業18家,帶動就業4714人。

圍繞助推和田農副產品進京銷售,打造“特色扶貧產業雙創中心”,組織和田龍頭企業入駐,開展進京銷售“百店專櫃”專項行動,推動和田農副產品在京“五進”,發揮京交會平臺作用,支持成立“和田棗業聯盟”,累計幫助和田地區及兵團第十四師銷售農副產品2萬噸,價值7.4億元。

在建設標房、招商引資,促園區發展拉動就業之外,圍繞推進農村富餘勞動力就業,在貧困鄉村設置公益性崗位1980個。全年幫扶轉移就業6899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近4000人。組織80名農村致富帶頭人赴京培訓並回村宣講,預計帶貧人數5000人。

新建學校 結束崑玉市無高中歷史

記者瞭解到,通過安排援疆資金5.5億元,新建墨玉縣北京學校等4所一貫制示範學校,為和田市北京海淀小學等8所學校配備現代化教學設備。

圍繞擴師資,增加170名援疆教師,實施組團式教育援疆;開展5622名大學生支教補助項目,實施4900名雙語教師培訓和教學能力提升工程,組織優秀學校管理人員及骨幹教師赴京接受培訓,實施內地就讀貧困大學生補助項目。北京援建224團中學結束了崑玉市沒有高中的歷史,在2018年高考中勇奪和田地區文科頭名,本科上線率達68%。

此外,北京市支持完成兵團第十四師醫院室內外配套項目,推進洛浦縣維吾爾醫院綜合診療樓、墨玉縣第二人民醫院工程。北京專家開展“情繫和田、直達心田”大型義診活動。為1.8萬對夫妻實施免費婚前檢查,為20名先心病兒童進行免費手術。

針對結核病多發情況,協調北京市衛計委選派12名專家來和調研指導工作,制定方案措施。來自北京29家醫院的57名援疆醫生全年參與或指導完成各類手術近千例,填補66項當地醫療技術空白。

在北京市支持下,當地完成富民安居房、遊牧民定居房等危房改造35835套,建設道路里程7.6公里,續建和田市水廠提標改造與和田市供水管網改擴建三期工程,組織安裝農村戶用光伏發電設備。

精準扶貧 動員社會力量結對幫扶

通過統籌北京市朝陽、海淀、大興、平谷四區與和田地區“一市三縣”及兵團第十四師四個團場開展結對幫扶,助力北京四區街道、鄉鎮、企業、社區、村與和田42個貧困鄉鎮、213個貧困村實現結對全覆蓋,全年安排區級“攜手奔小康”財政資金4770萬元,實施33個精準扶貧項目。

此外,通過動員北京全市所有中小學校、110餘萬中小學生在內的社會各界人士捐贈圖書530餘萬冊。開展“我在北京有個家——北京爸爸媽媽”結對認親活動,結對人數近700對。北京市扶貧協作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全面參與、開展“萬企幫萬村”“民族團結一家親”等各類幫扶活動。

北京市還組織舉辦“京和杯”農牧民籃球賽和青少年足球賽,開展首都和田圖書館志願服務文化交流活動,邀請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到和田開展教育交流,組織新玉歌舞團赴京文化交流演出。

開展先進文化進村扶志項目,將“扶貧扶智扶志”與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相結合。支持1655名和田基層代表赴京考察學習,組織和田地區基層醫療人才赴京培訓。

新京報記者 張靜雅 編輯 張牽 校對 何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