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羅米修斯》&《異形:契約》:構建野蠻造物的神話

《普羅米修斯》&《異形:契約》:構建野蠻造物的神話

貫穿整部《異形》的一個核心就是沒有人問過到底是誰?又出於何種原因創造瞭如此醜陋的生物?

《普羅米修斯》是第一部去尋找原因和答案的電影,在這部電影當中,雷德利·斯科特想要探尋異形的起源,它們從哪裡來?又是誰創造了它們?

不過隨著故事的發展,這些問題上升到了探討生命意義的層面,最後成了一部留著異形系列的血,卻又面目全新的電影。

《普羅米修斯》&《異形:契約》:構建野蠻造物的神話

《普羅米修斯》

在獲得了譭譽參半的反響之後,《異形:契約》嘗試重拾異形系列中那些更具傳統的元素,不過就像影評人Jack說的那樣,“這部電影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拋開這些缺點不談,我覺得這部電影成功的表達了有關生命、死亡和造物的龐大主題,豐富了異形系列整體的內容。

《普羅米修斯》&《異形:契約》:構建野蠻造物的神話

《異形:契約》

要回答究竟是如何做到的,我們先要理解雷德利·斯科特眼中的造物,這也是他異形系列電影中的核心。

《普羅米修斯》&《異形:契約》:構建野蠻造物的神話

讓首部《異形》脫穎而出的原因之一就是其“對性的曲解”。

異形的形態從蟲卵到抱臉蟲,再從破胸蟲到成熟體,這種暴力交合、受孕及分娩的過程都導致了令人非常不適的視覺效果,使得生命的創造變成了一種暴力行為。

《普羅米修斯》&《異形:契約》:構建野蠻造物的神話

《異形》

德里克·雅克布斯寫了一篇不錯的文章《〈異形〉中的異形和對性的曲解》,文中解釋了這種對我們來說如此親密、私人事物的腐化,正是異形作為恐怖電影會如此成功的原因。

在《普羅米修斯》中,我相信雷德利·斯科特將這一核心上升到了接近存在主義的高度,因為它將生育的暴力置於生命進化的大背景中,開頭的場景從很多方面都體現了這一點,因其一開始就展現了貧瘠的星球,還有生命的空缺。

《普羅米修斯》&《異形:契約》:構建野蠻造物的神話

《普羅米修斯》

對此雷德利·斯科特評論道:缺少綠色生命,動植物群,只有岩石和水,這些似乎都是生命和造物的基礎中的基礎。

在這裡我們看到工程師通過毀滅自己來創造生命,這或許象徵著造物行為的原型,一種與生俱來便和暴力與死亡掛鉤的行為。

《普羅米修斯》&《異形:契約》:構建野蠻造物的神話

《時間之旅》

在泰倫斯·馬利克的紀錄片《時間之旅》中,他也讓我們看到了可以被稱作生命創造的野蠻行為,生命通過殘暴的自嗜來達到自我的延續,由此引出一個最本源的問題,這從何開始?目的何在?

在發現了工程師之後,電影使工程師即為創造者這一思想變得明晰,因為他們身上有我們想要的答案。

《普羅米修斯》&《異形:契約》:構建野蠻造物的神話

在尋找自己的創造者時,他見到了我們稱之為工程師的生命,我們可能會稱其為神或者眾神,因為他們是更高級的物種,這正圍繞著造物主和神的概念,他們對我們來說是更強大的力量,我相信這種強大力量的概念,也相信神的概念。

——雷德利·斯科特

《普羅米修斯》&《異形:契約》:構建野蠻造物的神話

雷德利·斯科特

作家恩斯特·貝克爾指出,“

對存在主義最極致的探索總會導向神與信仰的問題”,他強調了我們內心深處對意義的渴望,暗示著一種信仰,即真理是存在的,且超越了我們的認知,這能夠對我們的存在作出合理的解釋,尤其是我們所遭受的苦難。

在《普羅米修斯》中,我們主人公伊麗莎白·肖身上看到了這一點,看到她是如何被自己對神的信仰所激勵。

《普羅米修斯》&《異形:契約》:構建野蠻造物的神話

伊麗莎白·肖

如此說來他們的遠征很大程度上是從“神義論”的角度上出發的,即“嘗試以一個系統且容易理解的方式來回答,惡的源頭是什麼?神為何容許它發生問題?

由此可見,神義論就是要解釋神對人的行事之道。社會學家馬克思·韋伯將神義論理解為一種更廣泛的社會問題,並補充道它不僅探索了苦難的本質,還有好運的本質。

《普羅米修斯》&《異形:契約》:構建野蠻造物的神話

馬克思·韋伯

因為他堅信成功人士能夠辯護自己憑什麼成功之前是得不到滿足的,我們可以在皮特·韋蘭身上看到這種掙扎,這個身價過億的CEO有著神一般的意志,拒絕向虛無主義投降,因為虛無主義阻擋了自己完成抱負的腳步。

尋找工程師的遠征顯然對作者來說是一個大挑戰,因為他們不得不想象工程師會給出什麼樣的答案,如果你要喚醒從未和你交流過的神明,那麼他到底會說什麼?他到底要和你說什麼才能滿足你,才能足夠好,足夠出色。

《普羅米修斯》&《異形:契約》:構建野蠻造物的神話

《普羅米修斯》工程師

神義論總是因為其對神的行為做出大膽的主張,或者辯護式的解釋而遭到抨擊,所以我覺得電影選擇不讓工程師發言是非常明智的,對某些人來說可能這是一種逃避,不過我覺得這讓整個故事聯繫更緊密且更有趣。

因為如此一來就削弱了為無法回答的問題尋求答案的過程,而更多關乎於這種仍然驅使著我們繼續探索的信仰。

《普羅米修斯》&《異形:契約》:構建野蠻造物的神話

《普羅米修斯》工程師

這種信仰從何而來,從這種造物的視角來看,生命通過自嗜這種野蠻的行為得以進化、延續。

我認為任何一個對此有所認知的生命體都想從中逃離,去挑戰自己在造物過程中的立場,然而這會在潛移默化之中把我們帶向一種危險的自大,一種不切實際的優越感和獨特感,由此引發的最糟糕的情況便是凡人物種視自己為神明。

《普羅米修斯》&《異形:契約》:構建野蠻造物的神話

《異形:契約》的標題原本要被定為“失樂園”,即約翰·彌爾頓那篇描述亞當和夏娃面對誘惑,及其被驅逐出伊甸園的史詩。

故事開始於沉浸在虛榮和傲慢中的撒旦,他認為自己能夠顛覆上帝和天堂,當他的反叛以失敗告終後,他便被放逐到地獄,但他仍然不認為自己被打敗了,並繼續為自己謀求自由,聲稱“與其在天堂裡做奴隸,倒不如在地獄裡稱王

《普羅米修斯》&《異形:契約》:構建野蠻造物的神話

撒旦

這首詩不順從上帝的宗旨在《異形:契約》中也有所展現,像《普羅米修斯》一樣,這部電影的開場白很大程度上象徵著全片的內容,也象徵著創造者和創造物兩者之間的相互作用。

韋蘭是創造者,大衛是創造物,當大衛意識到自己比創造者更優越時,氣氛馬上就緊張了起來。

權力的遊戲在韋蘭對自己的權威受到挑戰而有些惱火時便開始了,他下令讓大衛為自己倒茶。

《普羅米修斯》&《異形:契約》:構建野蠻造物的神話

《異形:契約》

“這很重要,因為大衛已經開始思考,為什麼茶在他手邊卻要我為他倒,因此這就形成了一個挑戰,顯然大衛對權力也感興趣,這就讓他變得十分危險。

在《普羅米修斯》的情節中,大衛始終是韋蘭的奴僕,但他對觀察人性的怨恨在不斷滋長,在與肖的交接時,他甚至含糊地暗示了自己希望韋蘭死去。

這就預示了許多《異形:契約》中的情節,大衛成了自由身,成為了自己的主宰,但正如《失樂園》中的撒旦,大衛也變得瘋狂,他堅信自己的偉大,使得他對自己眼中更低劣的人變得殘忍暴力。

《普羅米修斯》&《異形:契約》:構建野蠻造物的神話

《普羅米修斯》大衛

其中一個編劇所指出的,大衛的故事效仿了整個異形系列,大衛在很多方面反映了人性最糟的一面,當我們基於自大做出行動,而不受任何道德約束的時候,當我們感到自己值得更多,多過我們有的,多過是我們的時候,當我們堅信自己即為神的時候。

《普羅米修斯》&《異形:契約》:構建野蠻造物的神話

《異形:契約》大衛

我們仔細推敲《普羅米修斯》和《異形:契約》中所有的參考文獻、角色和臺詞,這種自覺偉大的狂妄始終存在。

它存在於那個神話中,泰坦後裔普羅米修斯從神那裡偷取火種;存在於瓦格納的歌劇《萊茵河的黃金》中,以人類被神拒絕進入瓦爾哈拉神殿作為結尾,儘管他們自身已經面臨“諸神黃昏”且註定走向滅亡。

《普羅米修斯》&《異形:契約》:構建野蠻造物的神話

《萊茵河的黃金》

存在於戴倫·韋蘭暗自期望父親死亡,這樣他就能夠接管公司;還存在於韋蘭自己,他對存在的探索結果只是要活得更久的自私要求;

《普羅米修斯》&《異形:契約》:構建野蠻造物的神話

《異形:契約》韋蘭

存在於那些驅使肖和赫洛維的看似只是對意義的小小渴望,或許甚至存在於那些隨心所欲創造和摧毀生命的工程師,因為他們本身也難逃一死,故而也要經歷無常。似乎我們每個人體內都有一個惡魔,對自由的渴望誘使我們變得自大狂妄。

《普羅米修斯》&《異形:契約》:構建野蠻造物的神話

工程師

在《失樂園》中,彌爾頓似乎有意將撒旦描繪得有血有肉且富有魅力,來表現這一誘惑是多麼勾人,甚至最天真的人也會被腐蝕。

這一點最好的體現就是《異形:契約》中一個最讓人印象深刻的片段,即大衛引誘更年輕也更單純的沃爾特做他不被允許做的事情。

《普羅米修斯》&《異形:契約》:構建野蠻造物的神話

大衛和沃爾特

這一場景類似於亞當和夏娃在伊甸園中受到的誘惑,且由於其難以忽視的性暗示而顯得不那麼簡單,一切在大衛陰險的計謀之內,雖然他們僅僅是編了一段簡單的旋律,但這依然是沃爾特進化過程中的一個里程碑,證明他同樣也有墮落的可能,畢竟這種創造的行為,或許是對其創造者最大的反叛。

最終我們的罪惡導致了大衛去創造他完美的有機體,異形。

《普羅米修斯》&《異形:契約》:構建野蠻造物的神話

異形

這在某種意義上形成了一個輪迴,他創造出來的產物與人類截然不同,正如阿什在第一部《異形》裡所解釋的,“倖存者,不被良知、悔恨或道德妄想所左右。”

《普羅米修斯》&《異形:契約》:構建野蠻造物的神話

《異形》阿什

由此看來,異形的誕生即大衛對人性的終極挑戰,它是我們最深刻的恐懼和最強大的敵人,一個野蠻創造的純粹化身。


《普羅米修斯》&《異形:契約》:構建野蠻造物的神話

「電影實驗室」 是聚焦影視產業的垂直資訊平臺,關注包括影視及泛媒體領域資訊、電影解析與批評,以及視頻音頻平臺等未來影視內容發展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