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被低估”的美麗鄉村,絢麗花海邊藏古建築,居住著曾子後人

這是珊丫頭 愛生活、愛攝影、愛旅行的駐足點。

廣州“被低估”的美麗鄉村,絢麗花海邊藏古建築,居住著曾子後人

平時,都市人工作都非常緊張和忙碌,快節奏地生活著。週末, 就成了忙碌都市人放鬆身心的最佳時間,大家利用週末時間,充分感受生活的美好。週末通常只有兩天時間,不適合長途奔波,也不想去人山人海的景點打卡,因為旅行的目的是為了放鬆身心,不想太累。所以,去旅行都想避開人流,選擇小眾的遊,不用擠人海,不用數人頭,能夠看到美景、感受民俗文化。

廣州“被低估”的美麗鄉村,絢麗花海邊藏古建築,居住著曾子後人

廣州“被低估”的美麗鄉村,絢麗花海邊藏古建築,居住著曾子後人

廣州,在人們的印象中是一座國際大都市,經濟發達的地區。但其實廣州還是一座歷史古城,已有2800多年的文化歷史,藏著許多美麗的古村落。這些大城市裡的小村落,基本上尚未被開發,保留著老宅老街是歷史的印記,保留著許多傳統文化,有著鄉村裡特有的寧靜,每一次走進這些村落,珊丫頭都會有一番感嘆:千山萬水跑去很遠的地方看風景看歷史,卻“低估”了在身邊這些美麗鄉村,歷史文化村落。當中的味道真的值得細細品味。

廣州“被低估”的美麗鄉村,絢麗花海邊藏古建築,居住著曾子後人

因為臨時休假,珊丫頭便藉口探望廣州效外鄉村朋友,說走便走,又一次走進廣州的鄉村,尋找那些藏在深閨的美麗鄉村。從朋友處借來自行車,沿流溪河綠道一路騎行,綠道一邊是河流,另一邊道路種滿植物,空氣一下子變得清新。因為春天,路邊開滿各種的花,還散發著花的香味。途中還遇見大片的水田、農田、水塘縱橫交錯,在綿綿細雨下,綠綠田地上的展現的生命力,好一幅美麗鄉村的風景畫面。

廣州“被低估”的美麗鄉村,絢麗花海邊藏古建築,居住著曾子後人

騎行了一段,進入一個叫“龍崗村”的村子,經村民的指引,珊丫頭一個人在那60畝的油菜花田欣賞完後(在前面文章介紹過),便前往剛和村民閒聊中獲知在村子裡的祠堂古建築群和古街。

廣州“被低估”的美麗鄉村,絢麗花海邊藏古建築,居住著曾子後人

廣州“被低估”的美麗鄉村,絢麗花海邊藏古建築,居住著曾子後人

繞著油菜花田走到盡,就能看到了龍崗村的古祠堂群和古街巷,面積好大的一片,遠遠就能感覺到那種典型的明清建築風格:古式青磚牆體、硬山式建築結構、鑊耳封火山牆、灰塑等。整片祠堂群建築感覺面積非常大,目測佔地超過一萬平方。

廣州“被低估”的美麗鄉村,絢麗花海邊藏古建築,居住著曾子後人

廣州“被低估”的美麗鄉村,絢麗花海邊藏古建築,居住著曾子後人

在中國的傳統中,祠堂是族人祭祀自己祖先或先賢的場所。最早的時候只有帝王、諸侯、大夫才能自設宗廟祭祖,到了明朝,開始允許老百姓建“家廟”。龍崗村曾氏祠堂就建在明代初期,距今有六百多年曆史,是很難得保存下來的明代建築。祠堂有多種用途:崇宗祀祖,辦理婚、喪、壽、喜等事情時、族裡事務商議、族裡的聚會等等。可見祠堂是地方經濟發展水平的象徵,祠堂文化作為地方民俗文化重要組成部分。在民間保存良好的祠堂,會留給後人許多珍貴的歷史、文化財產,具有研究價值。

廣州“被低估”的美麗鄉村,絢麗花海邊藏古建築,居住著曾子後人

走近,祠堂前立有功名石,很容易感受到村內曾經的書卷和文化氣息,祠堂前種有一棵很大的木棉樹,此刻正在開花,相互映衫,有一種古色古香的味道。

廣州“被低估”的美麗鄉村,絢麗花海邊藏古建築,居住著曾子後人

廣州“被低估”的美麗鄉村,絢麗花海邊藏古建築,居住著曾子後人

據說龍崗村古祠堂最多的時候有14座,目前保留的有8座。眼前的整個宗祠群的佈局是一大三小四座祠堂,中路為主體建築曾氏大宗祠,祭祀紀念曾子第五十九代孫曾元養(元養公)而建,左路是元養六子惠祖公祠(即六房)和應陽公祠,右路是副宗祠。“曾氏大宗祠”,門口掛著“古祠春暉”的字樣。這裡是白雲十景之一,曾氏大宗祠村民們又稱為“追遠堂”,追遠二字出自孔子晚期的學生曾子《論語》中“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的追遠,意思是虔誠地祭祀追念祖先。

廣州“被低估”的美麗鄉村,絢麗花海邊藏古建築,居住著曾子後人

宗祠的建築樣式三路四進四合院,每路建築從正門至後堂,地臺高度逐步升高,共四進構成。左、中、右路建築之間用2米寬的巷道相隔。每路建築從正門至後堂,地臺高度逐步升高,四進四合院式:即門廳、牌坊、中堂、享堂、後堂組成,從門廳到後堂都有天井相連著,讓人覺得非常的開闊,採光非常好。

廣州“被低估”的美麗鄉村,絢麗花海邊藏古建築,居住著曾子後人

從大門走進入門廳,被裡面巨大花崗石牌坊吸引,坊額題刻“奉議大夫”,上方刻有“恩榮”二字,牌坊後面題刻“唯一流芳”四字,整個牌坊顯得巍峨壯觀。後來和村裡的老人閒聊中得知,原來龍崗村曾氏始祖為南宋抗金名將曾晞嘗,宋寧宗嘉定十年(1217年)奉詔提督湖廣軍務,翌年二月在金兵南侵,被寧宗皇帝任其為奉議大夫,領兵抵抗金兵,大敗金兵,寧宗皇帝敕封東侯,鎮守南粵。龍崗村立有“奉議大夫”牌坊,就是記載這段歷史。

廣州“被低估”的美麗鄉村,絢麗花海邊藏古建築,居住著曾子後人

一路細看,能感受到整個宗祠的建築群規模宏大,建築牆體採用古式青磚,宗祠的牆頂裝飾式樣是硬山式建築結構,還採用明代建築常用的鑊耳封火山牆,象徵古代官帽的兩耳,有“獨佔鰲頭”之意。屋頂全部採用灰塑,是廣東古代傳統建築特有的室外裝飾藝術,塑灰的內容主要是福綠壽三星、飛龍、麒麟、蝙蝠、鳳凰等聖獸。

廣州“被低估”的美麗鄉村,絢麗花海邊藏古建築,居住著曾子後人

廣州“被低估”的美麗鄉村,絢麗花海邊藏古建築,居住著曾子後人

和村民的閒談中,瞭解到曾氏祠堂經歷了學校、糧倉、榨油廠、服裝廠、碾米廠等用途,所幸的是,這些老建築至今依舊保留其大體風貌,現在能看到祠堂得到很好的維護和保護起來,可見人們對傳統對文化越來越重視。參觀中,看到村裡的老人聚集在這裡,或聊家常,或打牌,或下棋……伴著祠堂外盛開的木棉花,此情此景,讓人覺得真美。

廣州“被低估”的美麗鄉村,絢麗花海邊藏古建築,居住著曾子後人

這次出行絕對的是意外驚喜!像龍崗村這樣充滿歷史文化的美麗村子,卻並不為大眾所知,完全有“被低估”感覺,這一次的偶遇,再次促使珊丫頭在未來的日子,繼續行走在廣州的鄉村,找尋那些藏在深閨的美麗鄉村,記錄每個村子的情況,為大家提供一個感知廣州鄉村的窗口和視角。

你覺得龍崗村的古建築群景色如何?有沒有想過在廣州還存在這樣一個歷史文化古村?如果來這村子,你對古建築還是油菜花更感興趣?你有沒有到過龍崗村?感覺如何?你還在那裡看過不為人知的古村落值得推薦給大家的?歡迎大家留言評論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