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一支張姓人尋找山東登州府祖籍地,可能在海陽境內

大連和煙臺這兩座城市之間,有很深的歷史淵源。很多大連人追溯祖籍,都會提起山東登州府這個地名。明清時期的登州府,按照現在的行政區域,主要就相當於煙威兩市(不算煙臺的萊州,加上青島的萊西),也就是1980年代初期的老煙臺地區。這些年來,從大連到煙臺尋根問祖的人也不在少數。

大連一支張姓人尋找山東登州府祖籍地,可能在海陽境內

(大連的“海南丟”雕塑)

眼下,就有一支來自大連普蘭店的張姓人,想要尋找到家族在登州府的祖籍地。

根據介紹,這支張姓人的開山祖(始遷祖)大概是清乾隆年間,從登州府闖關東到關外。因為年代較遠,且無文字記載,登州府具體的祖籍地已經失考,族中相傳是萊陽縣。

按說,張姓是大姓,即便是一個縣境內,也分為很多支,如果沒有精確的範圍,想要找到結果,並非易事。不過,對於大連這支張姓人來說,雖然尋根有難度,但祖上也傳下來兩個很關鍵的信息,或許可以幫助他們快速圓夢。

第一個信息是,祖上世代相傳,他們屬於萊陽縣的“三山張”家族;第二個信息是,到關外的始遷祖之前在山東的世系,有數代的族譜記載,在理論上可以與山東祖籍地族譜進行對證。

大連一支張姓人尋找山東登州府祖籍地,可能在海陽境內

(雙山村是明代名人張夢鯉的故里)

“三山張”這個概念,在闖關東的張姓後裔當中頗為流行,其具體指的就是登州府萊陽縣境內三個帶有“山”字的張姓村莊以及他們的分支。這三個村莊分別是雙山村、蒼山村和壇山村。

大連一支張姓人尋找山東登州府祖籍地,可能在海陽境內

(現在海陽的蒼山村)

在清代雍正朝之前,這三個村莊均屬於登州府萊陽縣管轄。但後來,海陽和萊西分別從老萊陽縣境內分出,到了現在,雙山村在萊西市境內,蒼山村和壇山村位於海陽市境內,萊陽市境內反而一個也沒有。但描述這三支張姓時,大多數資料仍照舊稱為“萊邑三山張”。

在膠東民間,“三山張”屬於一個眾說紛紜的概念。按照蒼山和壇山方面的說法,三山張始祖為三兄弟,長為雙山,次為蒼山,幼為壇山。不過,雙山張姓描述自己家族時,一般只提雙山張,鮮有提及“三山張”這個說法。至於原因為何?暫無詳細考證。

總體而言,這三支張姓的輩分都排列有序,族譜資料也相對完整,尋根的話,應該比較有頭緒。

大連一支張姓人尋找山東登州府祖籍地,可能在海陽境內

(現在的海陽壇山村)

目前,大連這支張姓提供的族譜線索是,始遷祖之前在山東的世系是:高祖 張君茂 曾祖輩 張起 張全 張樂 祖父 張國爵,高祖的父輩也是兩個字,總體就是兩字三字的排輩方式。

就現有資料來看,海陽壇山村這支張姓,在歷史上的確曾是兩字三字的排輩,在清代乾隆年間,也的確有國字輩的人。因此,推斷大連這支張姓與壇山張姓有淵源的可能性比較大。

大連一支張姓人尋找山東登州府祖籍地,可能在海陽境內

不過壇山張姓並非僅居住在壇山村,海陽的臺上村、棲霞的水有蘭村、宅頭村等都有其分支,因此想找到準確的祖籍地,還需要有詳細的族譜對照。在這裡,也希望當地瞭解族譜資料的張姓朋友,能夠提供線索,幫助大連這支張姓人圓尋根之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