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縣:湖北省面積最大、最年輕的縣

隨縣:湖北省面積最大、最年輕的縣

大洪山雲海

這裡是炎帝神農氏的故里,西周時期為南方重要的諸侯國,隋文帝楊堅曾為隨國公,隋朝以其的封地隨而命名,在歷史的天空裡閃耀著千年的燦爛文明。


隨縣:湖北省面積最大、最年輕的縣

隨縣因西周封國隨國而得名,位於湖北省北部,地處桐柏山南麓、大別山西端、大洪山東北部。2009年由曾都區19個鄉鎮合併設立,是湖北省最年輕的縣,也是湖北省面積最大的縣。

總面積面積5673平方公里的隨縣,比面積第二位的房縣還多563平方公里。 下轄19個鎮:厲山鎮、高城鎮、殷店鎮、草店鎮、小林鎮、淮河鎮、萬和鎮、吳山鎮、唐縣鎮、尚市鎮、新街鎮、安居鎮、澴潭鎮、洪山鎮、長崗鎮、三里崗鎮、柳林鎮、均川鎮、萬福店鎮,2017年總人口106萬,縣政府駐地厲山鎮。


隨縣:湖北省面積最大、最年輕的縣

隨縣·縣城雪景

春秋時為隨國,西漢置隨縣,治今湖北省隨州市,南朝宋曾改隨陽縣,西魏置隨州。隨縣建制仍長期保留,隋、唐、宋、元、明均有隨縣建制。

民國元年(1912年)重設隨縣。1979年11月,以隨縣城關和城郊公社大部地區設立縣級隨州市。1983年8月,原隨縣併入縣級隨州市。2000年設立地級隨州市,縣級隨州市設曾都區。 2009年,批准由曾都區析置設隨縣。

隨縣:湖北省面積最大、最年輕的縣

隨縣·三里崗鎮

隨國又名曾國,是西周的一個諸侯國,故地在今湖北省隨州市,首位國君是西周開國大將軍南宮适。相傳女媧開天闢地時,有一個名為隨的人,後代以隨為姓。西周王族中有一支被分封於隨,建隨國。


隨縣:湖北省面積最大、最年輕的縣

隨縣區位示意圖

悠悠華夏文明史,烈山是源頭,悠久的文明歷史孕育著民俗古樸的文化。以烈山為中心的古老華夏農耕文明的遺蹟、遺址和文物,有九龍井、日中街、神農洞、神農碑、炎帝神農紀念館、華夏大宗祠等。

詩仙李白旅居隨縣時,曾留下“彼美漢東國,川藏明月輝”的美麗詩篇。歷史上歐陽修、沈括、黃庭堅、岳飛等眾多名人與隨縣結下了不解之緣。隨縣花鼓和曲劇、義陽大鼓、大洪山鑼鼓,以及流傳民間甚廣的打硪號子、九蓮燈、採蓮船、板凳龍和久負盛名的三獨歌舞(獨角獸、獨人轎、獨杆舞),已成為隨縣人的生命歡歌傳承。


隨縣:湖北省面積最大、最年輕的縣

隨縣·縣城風景

隨縣以低山丘陵為主,兼有山地和沖積平原中部是被稱之為隨棗走廊的平原。處於淮河流域與長江流域的交匯地帶,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境內河道屬長江、淮河兩大流域。溳水流貫其間,與厥水、漂水、溠水、均水形成溳水流域。主要有厥水河、漂水河等105條河流;境內最大的河流為府澴河。較大水庫包括封江水庫、吳山水庫、黑屋灣水庫、大洪山水庫 (琵琶咀水庫)、天河口水庫等。


隨縣:湖北省面積最大、最年輕的縣

隨縣風景

境內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達54%,有多種礦產,其中長石資源儲量居湖北省之首,鋁土礦、螢石、冶金白雲岩等礦產也居於湖北省前列。非金屬礦產主要有重晶石、普通螢石、磷礦、飾面用花崗岩、輝綠岩等。

隨縣是全國產糧大縣、生豬大縣和著名的香菇之鄉、蕙蘭之鄉。油桃、蜜棗、茶葉、蘭草、三黃雞、厲山腐乳等特色農產品馳名中外。已建成厲山紡織工業園、三里崗香菇工業園、環潭塑編工業園、均川汽配工業園、洪山罐頭工業園、草店食用菌工業園、柳林鑄造工業等特色鄉鎮工業園區。


隨縣:湖北省面積最大、最年輕的縣

隨縣風景

隨縣是文化大縣、文物大縣,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8 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84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40處,縣級文物保護點1022處。炎帝神農傳說及炎帝祭典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安居遺址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隨縣是炎帝故里,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戮水》記:“(賜)水源東出大紫山,分為二水,一水西逕厲鄉南,水南有重山,即烈山也。山下有一穴,父老相傳雲:是神農所生處也。而烈山即為今天的湖北隨縣厲山鎮。

隨縣:湖北省面積最大、最年輕的縣

隨縣

境內旅遊資源豐富,主要景點有:玉龍溫泉公園、林泉生態園、火山地質公園、七尖峰、桐柏山、雞鳴山、炎帝神農故里風景區、琵琶湖、女兒國景區、西遊記漂流景區、女兒國溫泉、安居九街十八巷、田王寨遺址等。


鄂北重鎮隨縣居荊楚要衝、扼腕漢襄咽喉,區位優勢明顯,東依武漢、西鄰襄樊、北至信陽、南接荊門,交通十分便捷,境內有國道312、國道316,漢丹、西寧、武西三條鐵路和漢十、隨嶽、麻竹三條高速公路穿境而過。


隨縣:湖北省面積最大、最年輕的縣

面對未來,隨縣將會秉承炎帝堅韌不拔的開拓精神、百折不撓的創新精神,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建設這塊地靈人傑的土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