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寶拼團為何玩不好?

自2018年起,支付寶在其客戶端上線了拼團功能,經過一年的發展,成績不能說不好,但是背靠淘寶這個頂級平臺,這張成績單也很難說的過去,可謂有得有失。

拼團小程序主頁面為限時的五折拼團,商品有正在拼團和即將開拼兩種狀態,時間端有14:00、19:00以及次日9:00三個時段。乍一看,更像聚划算頁面的翻版。

支付寶拼團為何玩不好?

拼團並非其全部功能。除了拼團之外,該小程序還有返利模式(買了返淘寶紅包)、折扣銷售等。

深究商品端。在商品端,“每日必搶”目前已有的欄目包括:今日精選、超強買返、九塊九封頂、潮流女裝、箱包鞋配、時尚美妝等,主推的售賣商品主要還以低價商品為主,如:紙品、零食、衣物等,價格區間主要在20元以下,以5~15塊之間居多。

從這一點上來看,這與當下正處在風口浪尖之上的拼多多頗有幾分相似。網絡上有一種說法,拼多多有“三寶”,即拼多多銷售量較大的商品是:抽紙、內褲、絲襪。這些品類價格低、剛需、使用頻次高,頗受平臺和消費者“青睞”。而這些品類,恰恰也是“每日必搶”小程序裡出現頻次較高的品類。

淘寶在推出淘寶特價版之後,再次“捲土重來”。此前,淘寶內部曾成立“打多辦”,來應對拼多多帶來的衝擊。

淘寶確實頗為“緊張”:從0到千億銷售額,再到成功上市,市值一度超過300億美金。淘寶確實有擔憂的理由。

不僅如此,用戶的重疊更為可怕。儘管此前不少媒體解讀,拼多多主要瞄準的是淘寶之外、微信之中的4.5億人群,不過,數據表明,兩者確實存在著較大的重疊。據QuestMobile數據顯示,2017年12月,拼多多和淘寶的重疊用戶,佔到了拼多多總用戶數的45.8%。而同一標準,拼多多和京東重合的用戶,僅佔到拼多多總用戶數的25.9%。

數據來看,淘寶已經比京東更緊張。

不僅如此,淘寶特價版的平庸表現,或許在更大程度上刺激了淘寶的這次“拼團”行動。數據顯示,淘寶特價版APP長期在蘋果商店總榜排名1000名之外、購物榜50名之外,而對手拼多多則長期穩居購物幫榜首、總榜前十位。

支付寶拼團為何玩不好?

如果說,淘寶特價版的平庸表現,歸結於淘寶本身的基因,即淘寶更擅長不斷聚攏外部流量,並在淘寶體系內完成交易。那麼,這次支付寶上線拼團功能,才是阿里真正的基因的展現——外部流量、內部轉化。

按照這個邏輯,阿里或將在自己更多的流量池裡,更多的、場景化的“植入”小程序電商。比如微博,比如優酷,比如小紅書。

電商市場瞬息萬變,即便是巨頭也不得不小心應對,面對強大的競爭對手,支付寶拼團小程序依舊任重道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