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氣的引流文案

接地氣的引流文案

一、利用大眾佔便宜的心理

佔便宜似乎是人類的天性,而且這也是促成消費很關鍵的因素,也是營銷裡常常會發力的點。

這在民間往往更奏效,特別是認真過日子的人。只要有需求,價格公道,質量說得過去,基本上成交的希望很大。

下面給大家介紹幾個用“價格”取勝的案例。

1、論斤賣文具

正常情況下,文具都是按個(盒)賣的,但這家文具店採取了一種新思路,直愣愣的打出:文具一斤7.8元。


接地氣的引流文案


別看簡單的一句話,其實裡面有大學問,能在消費者的心裡泛起漣漪。

第一、吸睛有噱頭。乍一看文具還能論斤賣?真的假的?勾起了人的好奇;

第二、雖然不知道一斤到底有多少,但這給人的感覺就是很便宜啊;

第三、能夠聚攏人氣,從眾心理,吸引更多路人。

所以但凡有點需求的都會進去看看。一旦發現有一些文具還不錯,便會完成一次消費。雖然沒有測試過,但最後應該和打八折九折最後下來的總額也差不多,但不同的是這樣會明顯的增加銷售量。

之前我記得某二線城市樓盤也採用過這種營銷方法。眾所周知如今已經到了談房價色變的地步了,它為了讓大眾降低對房價的抗性,這個樓盤相處了一個方法,用立方定價。

比如說72㎡,單價15000元/㎡的房子,換成立方,差不多是5000元/m³,乍一看是不是很便宜,雖然這種可能在最後的轉化率上沒有幫助,但卻是很容易讓人記住。

2、西瓜的免費學問

在知乎上看到一個路邊賣西瓜的案例。瓜農的做法是在西瓜攤上做了一個廣告牌,上面寫著:分文不取,西瓜免費拿。

你能你會想,免費拿瓜農怎麼賺錢?瓜農早已想好對策,免費拿是真,但有條件,即消費者隨便挑選一個瓜,但凡猜中所挑西瓜的重量,分文不取。

通過這種做法,很快聚集了路邊來看熱鬧的吃瓜群眾,可想而知,猜中的人極少,沒猜中的,一看瓜確實還不錯,本身也不貴,也就花錢買了,很快幾千斤的西瓜就賣完了。

同樣是看準了吃瓜群眾貪便宜的心理和從眾心理,比打折效果要好多了。

這還讓我想起了經常在馬路上看到的圈圈淘禮物的遊戲,5元套10次,套中歸你,不過一般是套不中的啦,傳播力也弱了些。

還有另外一種模式,即抽獎模式。比如說某玉店搞了一個抽獎活動,其中有一個是1w元的優惠券,可以消費店裡的任何商品,當然你去消費的時候,可定是沒有1w元的東西給你買的。

這時店員會推薦給你這款玉折扣價12888元,而且這個優惠券有限期只有3天,有很多貪便宜的人就會買了。當然這個價值肯定不止1w多,只是逼迫購買罷了。

3、被偷走的名畫

澳大利亞三家連鎖酒店,為了提高入住率,他們給了顧客一個可以免費擁有8萬美元名畫的機會。

他們的做法是,打出廣告承諾:凡是成為該酒店的顧客,只要能躲過酒店員工的眼睛,就可以把價值8萬美元的畫偷走,而且絕對不會有任何的法律風險。

這一般人都想試試吧,果然推出之後,很快吸引了大量當地市民前來入住,沒想到5天之後便被一位女顧客扮演成工作人員在運往另一家酒店時偷走。

最後該酒店不僅免費把畫送給了她,而且還登了報紙,並在酒店放置了另外一幅價值更高的畫作。

這下吸引了更多人的加入,畢竟相比較價值10萬左右美元的名畫,酒店費用太便宜了,使得他們的營業額猛增。

二、利用價值對象提高影響力

這有點像品牌背書,又有點像我們現在常說的借勢,總之就是把能想到的優點或影響力(無論是自己的還是別人的),包裝整合,變成溢價的砝碼。

然而在民間,這一點也被利用的非常好,翻譯成接地氣的說法就是,炒作侃大山吹牛逼,利用一切可利用的點自我營銷,讓聽到或者看到的人覺得你超正、超酷、超牛。

比如說網上經常有人為了增加自己的曝光,炮轟某明星,製造話題,蹭熱點流量,此前虎撲diss吳亦凡就是一例,早期的鳳姐也是一例,方舟子也是一例。

又比如說此前民間非常火的一組文案:甜過初戀,紅過劉德華。

接地氣的引流文案

下面給大家介紹兩個可能聽過也可能沒聽過的借勢營銷案例。

1、臭豆腐和毛主席

哪裡的臭豆腐最出名?毫無疑問,長沙,甚至有一些臭豆腐未必是長沙本地的,在全國其它地方,也都打著長沙的招牌。這就好比一說到熱乾麵和鴨脖,就會想起武漢最正宗,所以在全國各地我們都能看到各種以地名為主的各種美食。

這就是最常規的借勢,符號聯想

而臭豆腐在長沙的地域符號是如何建立的呢?除了本身的味道特別,和毛主席有很大的關係。

據說年輕的時候,毛主席經常去火宮殿吃臭豆腐,時隔32年之後再次回到長沙,再次去火宮殿吃臭豆腐,依然讚不絕口,還為其提了一副字:長沙火宮殿的臭豆腐,聞起來臭,吃起來香。


接地氣的引流文案

就這樣臭豆腐的名聲在全國傳開了,其它的臭豆腐也都想方設法的和毛主席扯上點關係,比如包裝成是毛主席品嚐過的,誇獎過的等等。

2、奧巴馬的鄰居

據說,奧巴馬和他的鄰居產生了一個非常值得學習的營銷故事。奧巴馬當選不久,他的鄰居異常興奮,心想著自己的房子增值了,想靠此大賺一筆。

可意外的是他的房子並沒有人買,原因是大家擔心買了他的房子之後,就會生活在嚴密的監視之下,隱私很難得到保護,而就算奧巴馬屆滿回家之後,也會麻煩重重,會受到警察繁複的檢查盤問,朋友過來也不方面,優勢反而變成了劣勢。

最後,終於有一哥們買了他的房子,以170萬美元拿下。事實上,奧巴馬的新鄰居,並不是買來自己住的,他將其打造成了一個幼兒園。

這樣嚴密的監視,反而成了優勢,成了全美最安全的幼兒園,很多富豪都願意將孩子送來,加上奧巴馬的光環,記者和媒體時刻關注,天然曝光的機會,讓這座幼兒園名聲大噪,5個月之後,就賺回來了170萬美元。

所以任何品牌(產品)沒有絕對的優點和缺點,只要開動大腦,包裝整合,一切都能找到最合適的解決方案。

三、利用日常生活裡的大眾洞察

廣告人每天都在說洞察,但因為遠離生活的真相,有些洞察卻未必是好的洞察,而

來自民間的營銷家們,他們因為更懂得人情世故,和生活的酸甜苦辣,有的時候反正更能洞察出打動消費者的營銷點。

就像下面的這些民間文案,幾乎每一條都找到了完美的洞察點,甚至有一些已經到了驚豔的地步。

1、某酒吧招牌

爸爸,為什麼小孩子不應該喝酒?

因為,小孩子不喝酒也很開心呀!


接地氣的引流文案

2、中國福利彩票廣告

從前有個屌絲

進來買了張刮刮樂

出去就變成了高富帥

至於你信不信

反正我信了

接地氣的引流文案

3、格力空調線下門店標語

我們這裡的空調

冷得像你前女友的心


接地氣的引流文案

4、早期徵軍廣告

老鄉

參加紅軍可以分到土地

接地氣的引流文案

5、某地馬拉松標語

還有6公里就可以發朋友圈了


接地氣的引流文案

6、某花店廣告

你的情敵已經訂花

你還在打王者榮耀


接地氣的引流文案

看完以上來自民間的營銷案例服氣嗎?事實上,以上只是民間營銷高手們的冰山一角,分類也遠遠不止這幾種,如果你仔細觀察生活,會發現營銷套路就在你身邊。

如果你愛思考總結的話,加以歸納轉化,有些也能在真正的商業廣告裡運用,讓你做出好的創意。

*本文作者 : 潘二蛋 ,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公眾號:初心會(ID:gf-cxh)。

接地氣的引流文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