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變革與資金認可促銀行板塊行情升溫機構預計9只銀行股上行空間將超30%

制度变革与资金认可促银行板块行情升温机构预计9只银行股上行空间将超30%

■本報記者 張穎 喬川川

昨日大盤放量飆升3.20%,逼近3100點整數關口,收報3090.76點。從月K線指標來看,滬指形成三連陽的喜人走勢,一季度滬指累計上漲23.93%。板塊方面,一季度28類申萬一級行業全部實現上漲,漲幅居前的為計算機、國防軍工、通信為代表的科技類股以及食品飲料、家用電器、醫藥生物為代表的大消費股,這些板塊一季度漲幅均在30%以上。銀行、採掘、公用事業等板塊均跑輸大盤。

隨著一季度行情的落幕,4月份作為二季度的第一個月,投資者又應如何選擇行業與熱點呢,券商評級提供了重要參考。《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發現,近30日內共有18只銀行股被券商給予買入或增持等看好評級,佔行業成份股總數的比例為56.25%,行業佔比在28類申萬一級行業中排名第一。

具體來看,招商銀行(21家)、平安銀行(13家)、常熟銀行(11家)、中信銀行(10家)、建設銀行(8家)、南京銀行(8家)、寧波銀行(7家)、工商銀行(4家)、杭州銀行(4家)、浦發銀行(4家)和長沙銀行(3家)等11只銀行股被券商扎堆看好,近30日內券商給予的看好評級家數均在3家及以上。

上述18只銀行股年報業績表現優異。截至昨日,共有16只個股披露了年報或年報業績快報,淨利潤均實現同比增長。寧波銀行(19.85%)、杭州銀行(18.96%)、常熟銀行(18.09%)、上海銀行(17.65%)、招商銀行(14.84%)、南京銀行(14.50%)和長沙銀行(13.94%)年報淨利潤同比增幅均在10%以上,無錫銀行、蘇農銀行、平安銀行、江陰銀行、華夏銀行和建設銀行年報淨利潤同比增幅也均超5%。

機構扎堆看好的招商銀行近年來業績穩健增長,行業地位領先。年報數據表示,2018年,實現營業收入2485.55億元,同比增長12.52%;歸屬於股東淨利潤805.60億元,同比增長14.84%。這是招行自2014年以來首次實現營業收入、淨利潤同步“兩位數增長”。平安證券表示:公司2018年業績交出了靚麗答卷。利潤增速穩健,資產質量行業居前且更加夯實,撥備加速增厚安全邊際提升。總體來說,招行對科技和金融的深入融合創新將全面提升公司的業務體驗、服務邊界、管理效率、發展空間等,結合公司穩健的經營風格和戰略慣性,未來業績穩健增長可期。維持公司買入評級。

從估值角度來看,銀行板塊仍處於窪地,上述18只銀行股中,華夏銀行(0.67倍)、浦發銀行(0.75倍)、中國銀行(0.75倍)、中信銀行(0.77倍)、農業銀行(0.84倍)、工商銀行(0.88倍)、建設銀行(0.92倍)、上海銀行(0.95倍)和杭州銀行(0.96倍)等9只個股仍處於破淨狀態。

對於銀行業2019年基本面及走勢,華泰證券表示:鑑古知今,當前驅動銀行板塊相對收益行情的邏輯已出現,即流行性與信用環境寬鬆以及政策驅動預期改善,疊加市場輪動和年報行情,銀行板塊有較大補漲機會。

更進一步來說,制度改革與大資金將促銀行行情昇華。本輪行情週期面臨著市場環境的深刻變化,三條制度變革與大資金將推動銀行板塊持續上行。第一是以科創板為先鋒的資本市場制度改革,激活市場長期活力,帶動高權重的銀行板塊長期上行。第二是減費讓利、金融供給側改革等政策全方位為實體經濟謀福利,引導經濟結構調整,積蓄經濟增長動能,構築長牛市場環境基石。第三是加大對外開放,更大程度開放開啟更大量級與更長週期的外資流入潮。2019年長期資金入市節奏將繼續加快,包括2019年滬深股通北向資金流入加速、QFII制度改革及擴容、A股納入MSCI因子提升等。另外保險及社保資金體量大、考核區間長、以保值增值為主要目標,具有高股息率的銀行股有望成為良好配置標的。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18只機構看好的銀行股中,有14只個股機構給予了目標價預測且目標漲幅均在20%以上。常熟銀行(60.00%)、杭州銀行(42.86%)、中信銀行(41.18%)、南京銀行(39.06%)、工商銀行(38.24%)、長沙銀行(36.99%)、平安銀行(35.10%)、建設銀行(31.22%)和華夏銀行(30.97%)等9只個股機構預測的最高目標價較昨日收盤價而言,均有30%以上的上行空間,其餘5只目標漲幅在20%以上的個股分別為:寧波銀行、招商銀行、蘇農銀行、浦發銀行和江陰銀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