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億賭約"即將到期,花落誰家,小米財報告訴你

最近,格力的董明珠和小米的雷軍之間的"10億賭約"又被大家翻了出來。因為,2018年就是"10億賭約"的最後1年,隨著小米今年的成功上市,格力電器在今年第三季度盈利再次刷新史上最紀錄,這場"賭局"的結果便愈加令人期待。

平心而論,五年前不少人為小米"捏了一把汗"。當時,作為上市公司的格力,全年營收已高達1200.43億元,小米卻還在百億元徘徊。而五年過去了,小米已成功上市,全年營收突破千億大關。

根據小米公佈上市後首份財務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小米營收為796億元,同比大漲75.4%;同期格力營收為920億元,同比增長31.4%。橫向比對上半年營收:格力920億元VS小米796億元,雙方只差了124億元。不過,這樣的優勢有相當大的可能在下半年被小米抹平,因為兩者的增長速度不在一個數量級:2013年~2017年,格力電器營收僅增長了7.6%,但同期小米營收增幅為54%。

小米憑藉快速發展已經成為了國內手機巨頭之一,從創立之初的幾十萬臺到現在的超1億臺,躋身全球第四大手機出貨商。其用戶心智佔有率排行也在行業前三之中。

模式上,格力電器是全產業鏈模式,小米依靠資源整合做平臺。5年間,小米逐漸在擺脫單一產品銷售的影響,實現了多元化業務的發展。根據小米發佈的招股書顯示,小米的業務模式可謂是"鐵三角",主要分為硬件、互聯網以及新零售三大板塊!而其營收主要來源於四大業務,分別是智能手機、IoT與生活消費產品、互聯網服務。

小米8年時間能跟幾十年的格力比肩,證明了互聯網思維和模式創新的力量。從目前情況看,如果雙方賭的是市值,小米年底勝出希望很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