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推手下線網易考拉 用戶質疑被“割韭菜”


網易推手下線網易考拉 用戶質疑被“割韭菜”

前段時間,雅詩蘭黛(上海)商貿起訴網易考拉侵權事件鬧得沸沸揚揚,此次侵權的品牌是廣大女性同胞所熟知的“M·A·C”,這使得網易考拉“售假”話題再次引發熱議。不過,有網易內部員工稱,起訴不是因為售假,而是貿易競爭矛盾。

但從3月22日起,網易考拉用戶分銷平臺網易推手下線。綜合多次“侵權售假”事件影響,加上2016-2018年期間,網易電商盈利增長放緩,網易推手下線這一變動讓有些用戶質疑網易電商成為網易的“拖累”。

同時,因花生日記涉傳銷被罰沒7000餘萬元人民幣,網易推手用戶也開始質疑被“割韭菜”。

對此,中國資本觀察(www.zgzbgc.cn)聯繫了網易方面,公關稱對於侵權一事將盡快發佈公告澄清。

3月中旬,“雅詩蘭黛起訴網易考拉”再次成為新聞熱點。而在這之前不久,有消費者反映稱從網易考拉花費5500餘元購買的“加拿大鵝”羽絨服與正品不符,且稱經加拿大鵝官方認定此非正品。其後,網易考拉通過杭州市濱江區市場監管局驗證所售為正品。目前雖熱度暫歇,但雙方拉鋸使得消費者更加謹慎。

根據中國裁判文書網顯示,此次雅詩蘭黛起訴網易考拉,準確來說應該是雅詩蘭黛(上海)商貿有限公司對杭州優買科技有限公司、杭州優賣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網易(杭州)網絡有限公司三方的起訴,而優買科技,即是網易考拉的運營公司。

網易推手下線網易考拉 用戶質疑被“割韭菜”

(截圖來自:中國裁判文書網)

簡而言之,這是一場國內代理經銷商對海淘電商平臺的控告,指控焦點則是“侵害商標權”。雅詩蘭黛上海商貿訴求網易考拉停止銷售侵權商品並披露來源,在銷燬侵權產品的同時還需要賠償其120萬元人民幣,同時要求考拉在主流媒體就侵權事件公開道歉。

作為銷售商和代理商,網易考拉和雅詩蘭黛上海商貿公司的“樑子”早已結下——2018年2月,中國消費者協會刊發了《2017年“雙十一”網絡購物價格、質量、售後服務調查體驗報告》。報告稱,“雙十一”期間,發現“網易考拉海購”所售“雅詩蘭黛ANR眼部精華霜15ml裝”系仿冒品。而該鑑定結果,就是由雅詩蘭黛上海商貿公司所出。在考拉看來,作為同業競爭和利益衝突的雅詩蘭黛上海商貿公司,其行為不過是一場“商業詆譭”。

回到這次的訴訟案,雅詩蘭黛上海商貿公司的行為是否真如網易內部員工所稱系競爭原因?網易公關部工作人員向中國資本觀察表示,過段時間公司會公開說明,目前暫不便透露。

網易推手下線考拉 用戶質疑“割韭菜”

在侵權訴訟事件發生後不久,有關網易內部調整的言論在用戶間流傳——“放棄電商”“裁員”等消息使用戶憂心忡忡。3月20日,網易的用戶分銷平臺“網易推手”內部發表聲明稱,將於3月22日開始暫停對網易考拉商品的推廣。

網易推手下線網易考拉 用戶質疑被“割韭菜”

(圖片系網易推手用戶提供)

此公告一經發出,立刻引起網易推手用戶不滿。據瞭解,網易推手是網易旗下消費者的分享銷售平臺,註冊用戶通過分享網易電商商品,引導消費者點擊鏈接購買,從中賺取佣金。而註冊成為網易推手,需要購買售價為299-399元的禮包,禮包內容為網易考拉、網易嚴選或網易工廠店的在售商品。

根據推手用戶反映,部分用戶註冊推手為的就是購買考拉產品時獲得“自買佣金”,從而實現低價優惠。而考拉下線的公告發布後,他們都深感購買禮包註冊推手“不值”,在某些用戶看來,網易電商中除了網易考拉的商品比較吸引消費者購買外,網易嚴選的商品不好推廣。

同時,也有用戶反映,與同類型分銷返傭平臺例如淘客、花生日記、蜜源相比,網易推手的個人推廣誘導購買的效果並不好,潛在消費者通過推手分享鏈接點擊購買與下載APP自行購買並無優惠差異,並且,註冊為網易推手用戶時效一年,到期還需另外購買產品續費。

此外,推手內部工作人員多次強調推手用戶應該在自購基礎上推廣,並在推手內部群中稱“網易電商APP裝機量遠沒有那麼多,所以需要推手助其推廣,吸引粉絲”。上述模式使得用戶不滿:大部分用戶的訴求只是賺取佣金,但網易推手模式卻像是在為網易電商做嫁衣,為其宣傳鋪路。加上網易考拉宣佈下線,推手用戶深感“上當”,自嘲為“韭菜”。

網易推手下線網易考拉 用戶質疑被“割韭菜”

除此之外,也有推手用戶質疑:花生日記剛因傳銷問題被罰沒7000餘萬元,與之相比,網易推手內也有“邀請好友,一起賺錢”的宣傳標語。有用戶擔心網易推手模式也可能會被認為是發展下級,有傳銷嫌疑。但也有用戶指出,與花生日記不同,網易推手的巧妙在於進入模式是通過購買禮包而不是繳納會員費,以此規避了傳銷之嫌。

網易推手下線網易考拉 用戶質疑被“割韭菜”

網易推手的模式是否涉及發展下級,推手用戶是否被網易當作宣傳和裝機工具,對於上述問題,中國資本觀察也向網易公關部提出了疑問,但是截至發稿,並未獲得回覆。

從2015年起網易電商開始發展,網易考拉和網易嚴選接連上線,電商板塊收入也從2015年的12億元人民幣漲至2018年的192億元人民幣,但根據界面新聞援引的海豚智庫統計數據,2016-2018年,網易電商收入雖在增加,但其增長率卻一直下跌,從2016年的275%跌至2018年的64%,增長明顯放緩。

網易推手下線網易考拉 用戶質疑被“割韭菜”

同樣下滑的還有網易電商的毛利率,根據海豚智庫整理的數據顯示,2017年前三季度網易電商的毛利率還都保持在11%以上,2017年Q4卻只有7.4%;而到了2018年,前三季度毛利率只在10%上下,Q4甚至低至4.5%,雖Q4收入拔高,但毛利率卻出現歷史新低,這與此前傳出網易嚴選出現虧損似有掛鉤。

網易推手下線網易考拉 用戶質疑被“割韭菜”

有關網易電商的盈利問題,中國資本觀察也特向網易求證,但網易公關回復,以公告為準,其餘的不便透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