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龍”總師登上央視 講述一飛沖天的7個小故事

“翼龙”总师登上央视 讲述一飞冲天的7个小故事

首飛試飛員,竟然又是他!

“翼龙”总师登上央视 讲述一飞冲天的7个小故事

2018年中國航展上展示的“翼龍”I-D無人機

“翼龍”Ⅰ-D是“翼龍”家族的最新成員,採用了全新的材料、佈局和發動機。這些創新提升了飛機的性能,但也為首飛帶來了許多未知的風險。過去兩天,由於飛機狀態和天氣原因,首飛時間就曾一再推遲。這一天中午,天氣好轉,“翼龍”Ⅰ-D被拖出機庫,準備首飛前的滑行測試。但此時,地面站數據卻顯示,飛機的一些參數存在偏差。為了確保首飛安全,李屹東決定重新對飛機進行檢查。飛機放飛的時間,不得不再次推遲。等待的過程中,“翼龍”無人機試飛員雷強,一直在地面站附近來回踱步。

“翼龙”总师登上央视 讲述一飞冲天的7个小故事

“翼龍”系列無人機是一款服務於應用的高端飛行器。自誕生以來,”翼龍”已經在國外成功經受了無數次實戰的考驗,受到了用戶的讚譽和親睞。

新的領域都是我們需要嘗試的領域

今天的“翼龍”已成為國際無人機市場上的“明星品牌”。但就在十幾年前,中國還根本沒有研發製造高端軍用無人機的技術。上世紀60年代,我國的軍用無人機,與遙控航模類似,智能化程度遠遠比不上今天的絕大多數民用無人機。而且,在當時我國的無人機技術與西方發達國家的技術差距仍舊懸殊。

“翼龙”总师登上央视 讲述一飞冲天的7个小故事

我國早期的無人機主要是作為防空部隊的靶機之用

越南戰場,美軍第一次將軍用無人機從訓練擴展到實戰中。1982年,以色列和敘利亞的貝卡谷地空戰中,無人機直接應用於作戰。無人機在戰場上的突出效能,引發了全球對新一代無人機的研製熱潮。這時期誕生的美國“捕食者”無人機,在2001年的反恐戰爭中,成功擊斃“基地組織”的二號人物。新一代無人機的優異表現,讓中國航空工業的科技工作者們也有了研製無人機的想法。

“這個時候我們已經感覺到這個技術,或者這種是一個方向是一個潮流,那麼對於搞飛機的人來說,新的領域都是我們需要嘗試的領域。”

“翼龙”总师登上央视 讲述一飞冲天的7个小故事

儘管我國通過自主研製三代戰鬥機殲10,已經使高端無人機的很多關鍵問題迎刃而解。但在當時,包括李屹東在內的大部分科研人員,正致力於我國四代機的研發工作。因此,當無人機項目啟動的時候,面臨的是一個“三無”的窘境。

“無人,無錢,無時間。‘翼龍’項目的起,並沒有任何的外部的立項、投資,都是我們自己從其他項目裡邊的剩下來的物資,加上少量的資金,以及少量的人員,把它攢起來的。”

“翼龙”总师登上央视 讲述一飞冲天的7个小故事

兩年的時間,研發團隊硬是靠著七拼八湊和三代機的技術基礎,組裝出了第一架“翼龍”無人機。但前期不夠規範的研發流程,卻為“翼龍”隨後的發展埋下了隱患。“翼龍”研製成功後不久就獲得了來自國外的第一筆量身定製的訂單,並要求研發團隊在一年內交付第一批產品。

“翼龙”总师登上央视 讲述一飞冲天的7个小故事

此前科研樣機的攻關,還遠遠達不到讓“翼龍”標準化生產的條件。此時,“翼龍”團隊亟需一位經驗豐富、能夠獨當一面的總師,統籌“翼龍”研發、生產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當時,接任總師的李屹東,作出了在今天看來極具魄力和挑戰的決定。“我們下決心把這個推倒重來,我們是全面的重新發的圖,我們所有的專業都介入了。”

“翼龙”总师登上央视 讲述一飞冲天的7个小故事

交付了第一批 “翼龍”無人機系統,好在由於技術基礎過硬,這批飛機在用戶國的試飛相對順利,“翼龍”獲得了用戶的初步認可。李屹東帶領團隊完成了“翼龍”規範化的研發生產流程,甚至創下了當年立項、當年首飛、當年交付的奇蹟。“翼龍”也以它的出色表現,讓越來越多的國家信賴這個中國品牌和這支中國團隊。

“翼龙”总师登上央视 讲述一飞冲天的7个小故事

這裡,才是離夢想最近的地方

跟周圍不少同事一樣,李屹東是一名“航二代”,初中時,李屹東就立下了成為一名飛機設計師的志向。“當時選專業的時候,其實大家很容易想到的就是學飛機設計去,但是我母親就說,如果要搞這一行,就去學空氣動力學。”

1984年,李屹東考上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空氣動力學專業。畢業時,李屹東拒絕了種種誘惑回到成都,因為他知道,那裡才是離夢想最近的地方。

“在航空界裡邊,當時叫‘10號工程’,就是殲10飛機的研製剛剛在成都(開始)。這是最大的誘惑。”

“翼龙”总师登上央视 讲述一飞冲天的7个小故事

李屹東(左一)和科研人員在“翼龍”無人機試製現場

就這樣,李屹東滿懷激情和憧憬來到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他最喜歡在完成自己的工作後,幫助同事畫圖、實驗,他急切地希望自己能快速成長起來,真正參與到飛機總體設計的工作中。四年後,李屹東終於迎來了他夢寐以求的一刻。

“當時是宋總,就是宋文驄院士,他就每年都會出一些題目,那麼這個時候就開始構思,當時叫新一代的戰鬥機,就是類似於現代的四代機,這麼一些概念設計。”

“翼龙”总师登上央视 讲述一飞冲天的7个小故事

李屹東或許不曾想到,這項四代機預研的課題他一做就是十幾年;直到後來,他開始擔任“翼龍”系列無人機的總設計師。從研發分系統到總體設計,二十多年的歷練和沉澱,讓李屹東對飛機設計的每一個環節都有了真正的理解。

“翼龙”总师登上央视 讲述一飞冲天的7个小故事

傳奇”的移動靶?“翼龍”一擊秒殺!

“翼龍”交付使用後,用戶國就向李屹東和團隊提出了一個近乎苛刻的新要求,移動目標能打不?這個移動靶標的傳奇在於:還在於參加各種的演習,各種的對抗,各種的武器打,都沒把它打掉。

面對這道最新考題,李屹東和團隊心裡並沒有底。無人機攻擊地面移動靶標,這個在今天看來很輕鬆的問題,在當時並不容易。但是,李屹東和團隊清楚,如果拒絕這個要求,那麼“翼龍”以後的發展必然會受到阻礙。

“用戶說你不能打的話,我就給你扔到海里邊去了。我們分析了半天,好像也沒有什麼原因不能打,覺得好像可以的,可以的那就打吧。”

“翼龙”总师登上央视 讲述一飞冲天的7个小故事

無人機起飛、瞄準、發射,這輛曾經在各種演習炮火中一直倖存的靶車,被“翼龍”發射出的導彈一發命中。這樣的結果並非僥倖!

隨後幾年,“翼龍”系列無人機在實戰中始終保持了90%以上的命中率,真正用實力贏得了海外客戶的信任。

“翼龙”总师登上央视 讲述一飞冲天的7个小故事

哪怕沒信號,也能自動回家的無人機

作為人民空軍最具傳奇的試飛員之一,雷強駕駛過國內外22種不同型號的戰鬥機,其中包括殲10的首飛。可就是如此經驗豐富的飛行員,在操控無人機的時候也並不輕鬆。無人機你只能看到一個屏幕,然後有些數據在變化或者符號的變化,你就要通過這個想象出飛機的狀態變化,你看到的這個動作實際上是三分之一秒前在動。

“當時確實覺得,無人機,什麼好飛機咱們都飛過了,無人機覺得很簡單。但是真正介入到以後,感覺到無人機並不好飛。有人機飛的時候視覺、聽覺、嗅覺、感覺,全身都在幫你判斷。”

“翼龙”总师登上央视 讲述一飞冲天的7个小故事

雷強遇到的挑戰,正是“翼龍”在研發過程中最大的困難。與有人機由飛行員直接控制不同,無人機在飛行時,必須通過無線電或衛星與地面站保持聯繫。一旦信號中斷或遭到干擾,飛機就可能面臨失控的危險。因此,在研發的時候,李屹東和團隊專門為“翼龍”設計了通信中斷後自動返航的功能。

“翼龙”总师登上央视 讲述一飞冲天的7个小故事

幾年前的一天,用戶國派出“翼龍”無人機執行任務。但在飛出幾十公里後,由於用戶國飛行員操作失誤,地面站與飛機之間的信號突然中斷,飛機失聯了。就在用戶國和中方服務組緊張萬分、想盡辦法定位、尋找飛機的下落時,塔臺突然傳來的消息,飛機已經在跑道中央平穩滑行。

這一次的有驚無險,不僅驗證了“翼龍”無人機斷鏈返航功能的可靠,也為李屹東和整個團隊注入了更強的信心。

“翼龙”总师登上央视 讲述一飞冲天的7个小故事

未來,要隱身,也要其他能力

距離進場已經過去了八個小時,經過幾輪檢查,飛機再次停上跑道。 隨著各系統負責人在任務書上籤下名字,首飛真正進入了倒計時。下午4點32分,起飛指令發出,試飛員雷強操控無人機滑行、起飛。

“翼龙”总师登上央视 讲述一飞冲天的7个小故事

三十分鐘後,飛機平穩降落在跑道上,各系統一切正常,“翼龍”Ⅰ-D首飛成功。距離“翼龍”Ⅰ-D首飛成功兩天後,最新一批“翼龍”無人機完成交付。至此,“翼龍”系列無人機的國外銷量,突破100架。

“翼龙”总师登上央视 讲述一飞冲天的7个小故事

當中國的軍用無人機技術已經走在世界前列,作為總師,李屹東更多的是在思考“翼龍”今後將要面對的挑戰。

“未來‘翼龍’家族該怎麼走,我們在研究的是一種綜合解決措施,既要有隱身,也有要其他的能力,能夠讓未來的無人機能夠在更強的環境下,能夠生存,能夠發揮它的作用。”

“翼龙”总师登上央视 讲述一飞冲天的7个小故事

從艱難起步,到奮力追趕,再到如今成為國際無人機市場的一面旗幟,“翼龍”的成長正是中國航空事業發展的縮影。當一架又一架“翼龍”衝上雲霄,那是李屹東和團隊正在用行動和成果,踐行航空報國的莊嚴承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