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的另一部著作,被日本人買斷回國,此後再無消息

提起曹雪芹,你能想到的是什麼?你一定第一時間想到了紅樓夢,然後第二時間想到了他的悽苦人生,然後,你的思緒就會圍繞著他與紅樓夢而轉。但是你知道嗎?曹雪芹實際上不只寫了紅樓夢這一本書,還有一本更是實際的著作,卻一直都沒有知道。而且,這本書的精神內涵比我們想象的還要深,這本書就是《廢藝齋集稿》。

曹雪芹的另一部著作,被日本人買斷回國,此後再無消息

是不是很多人都沒有聽過?這本書其實很少面世,所有很多人都不知道。它是以書稿的形式出現的,曾經在1943年短暫的在當時的北京露過面。但很快,這本書稿就被一個叫做金田的日本人給買走了,而他不僅僅是買走了,也直接帶回了日本國內。也就是這之後,這本書稿被買斷,而我們更是沒有機會得知這部書稿以及買它的人的消息。

這是一部什麼書呢?這其實是一部記載我國工藝技術性的作品。在這本書中,詳細的介紹和記載了一些工藝藝程。這其中就包括李清照喜歡的金石,兒童喜歡玩的風箏,還有婦人們會學習的編織,印染,烹調,還有我們應該重視的園林設計。可以說,這本書的出現打破了以往人們認為,君子不從事百工的印象了。

曹雪芹的另一部著作,被日本人買斷回國,此後再無消息

而且,在這本書稿的第一冊,有這樣一個表示,指明是“蔽芾”館的金石章技能。要知道,在古代的語言中,蔽芾一詞的含義是指那些窮苦而有殘疾的人士。而這也就是我前面所講到的這本書與眾不同的精神層面。這是一本意圖幫助這些殘疾人學習手工技能,然後養活自己的手稿。但因為種種原因,這本書稿的流傳程度不高,以至於,這本書露面的時候,國內還沒有人有反應呢,日本人就已經先下手為強了。

其實還是很可惜的,不是嗎?在當時的時代裡,日本人總是很聰明的接收一切我們當時以為自己會不需要的東西,這本書稿不是一個單獨的案例。但也不得不說,因為我們曾經的不懂,才讓我們失去了很多東西,其中就包括這本原稿,不是嗎?後來,我們的專家想要研習這其中的內容,都要通過中間人將這本書稿借過來,然後抄摹,然後還給人家。

曹雪芹的另一部著作,被日本人買斷回國,此後再無消息

可以說,這本書如今對人們的印象也不是很深,也有很多人是不知道的,更有的人在瞭解曹雪芹的時候,會選擇暗暗的忽略掉這本書稿。但其實,這本書稿的離開是我們自己的損失,不是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