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要學壞,你也不要太乖

這世上原本存在著美好的愛情,但不能強求保質期。

那時候才子和佳人還相愛。


你不要學壞,你也不要太乖


那年頭香港小報守在北京胡同口偷拍已經是天后的王菲,早晨鬆垮的出門,倒攢了一夜快溢出的尿盆子,那會兒竇唯和王菲住的地兒沒有獨立廁所。

女兒竇靖童出生,父親的姓,母親曾經的藝名王靖雯一個靖字,給姑娘寫了首歌王菲唱,歌名叫《童》。

你不要學壞,你也不要太乖


歌裡唱著。

“你是我的依賴你是天的安排你來填補空白你說來就來你不能去學壞你可以不太乖”


竇唯和王菲是明白人,歌裡沒寫必須讀985清北常青藤,也沒說咱得削尖腦袋副科正科副縣挨個來,也沒說出名要趁早賺錢要正好,但其實都說了,又不僅僅是這樣。

愛你的方式,就是你按你的活法來。

方法論是你不要學壞,但你也不要太乖。

這是這個世界的本質。

我喜歡的《大明王朝1566》裡也有句話,封疆大吏胡宗憲語重心長的說:“聖人的書是叫你拿來讀的,不是叫你照著去辦事的”。

為什麼會這樣?

是因為這世界變化太快,還是因為這個世界太過複雜?

其實胡宗憲說的和王菲竇唯對女兒的期待是一個意思。

有一本書也在講述著這個理兒,更務實,更細緻,更鬆散,這本書讓我猶豫,似乎不該讓太小的孩子讀,似乎成年人更適合,這本書也來自久遠的年代,它叫《增廣賢文》。


書裡只是些話,一句一句的,有時候上頭和下頭挨著,大部分都是一句說一句的事,一句講一句的理兒。

梁宏達老梁同學也這麼認為,且說社會艱險套路多,《增廣賢文》幫你破,而遍攬古今非要使勁兒吹吹《增廣賢文》,即使說它做到了“人人心中有,人人筆下無”都不過分。

這還了得。

葉嘉瑩回憶顧隨先生時說:“凡是上過先生課的同學一定都會記得,每次先生步上講臺,常是先拈舉一個他當時有所感發的話頭,然後就此而引申發揮,有時層層深入,可以接連講授好幾小時甚至好幾周而不止。舉例來說,有一次先生來上課,步上講臺後便轉身在黑板上寫了三行字:“自覺,覺人;自利,利他;自渡,渡人。”

要我說《增廣賢文》雖比不得顧隨先生這樣興致而來有感而發的課豐滿,卻也做到了自覺覺他,自渡渡人。

人在世上無非幾件事。

一則修行,二則篤行,再則知人曉事,以求自利利他。

如“增廣”雲:見著易,學著難。

這世上那些仁波切呀這些個妖孽大師啊,人家壞人家裝,瞧不上是一說,該不乖的時候你不一定會,該自吹自擂的時候你不一定行。

更無須說真才實學,別人輕鬆寫意,看著不要太容易,上手試試,給自己過過秤,方知不易。

世間理莫過於此,一藝成名,不要只看人成功,看不到人家的用功。

你要用功,有了功力,也會有你的成功。

這是修行,也是篤行。

而《增廣賢文》說:運去金如鐵,時來鐵似金。

恰如其分。

好聽的說法是木心老頭說適逢其會,有些沒那麼好的書或者作品,大熱大賣,時運周遭所致,就是時來鐵似金。

運去金似鐵,那也是沒辦法的事。老天不講理,逢著這境遇那就得受著,當然,也可以去打鐵,嵇康就打鐵嘛,魏晉時分打鐵就相當於現在說唱、饒舌、Rap、嘻哈、HipHop,當然更趨近於擼鐵練塊,那是極洋氣的事兒,好多人羨慕欣賞。

其實嵇康很悲催,放浪保命,還是沒成功,落得街市斬首,廣陵散亦成絕唱。

當然《增廣賢文》也常常啪啪打臉:馬行無力皆因瘦,人不風流只為貧。

人不風流只為貧,你窮啊。

好在我比較委婉,這也是一種慫,所以我在講述《增廣賢文》的時候,補了很多膩子,起的題目叫《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沒有那麼暴擊你窮。

其實我也是想告訴你:哎,那姑娘,哎,那小夥,你不要學壞啊,你得有正事有本事,你得讀書啊,但你也不要太乖,靈活點,這個世界會欺負你,你得還手,不還手你也得有自保的招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