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米軌鐵路:人字橋歷經100年仍完好無損,至今未換過一顆螺釘


“雲南十八怪”中有一怪:“火車沒有汽車快,不通國內通國外”,說的就是距今已有百年曆史的滇越鐵路。滇越鐵路從中國昆明至越南海防,因軌距為一米,被稱為“米軌鐵路”。這是中國唯一一條運行的米軌鐵路,滇越鐵路自1910年正式通車,已在雲南穿行百年。它是抗戰時期的生命線,在當時更是與蘇伊士運河、巴拿馬運河相媲美的世界第三大工程。

一百多年前,法國殖民當局根據不平等條約修建了滇越鐵路。因軌距為一米,被稱為“米軌鐵路”。鐵路分南北兩大段。南段在越南境內,長389公里;北段在中國境內。兩條鐵路分別屬於不同的鐵路系統。自1910年正式通車,米軌火車已在雲南穿行百年。

由於雲南多深山險峽,地形複雜,鐵路從海拔2030千米的昆明降到91米的河口,落差達22倍。為修建這條鐵路架設了3628道橋樑、涵洞和山洞;其中造就了一個世界工程史的奇蹟——五家寨人字橋。這座輕盈而堅固的橋樑被列入《世界名橋史》。

五家寨人字橋位於雲南屏邊五家寨,是一座建在懸崖上的鐵路橋。人字橋連接了兩邊懸崖上的隧道,長度僅60多米,可離谷底高達100多米。為修建跨度僅67米的五家寨人字橋,法國設計師設計出用人字形鋼樑做橋樑支撐。該橋歷經百年依舊完好無損,每天仍有火車通過。

人字橋全用鋼板、槽、角鋼、鉚釘聯接而成,橋身沒有一根支撐的骨架。整個所用上百噸鋼製部件全在法國製成,運到中國後,由中國工人一段一段地背上山。為修建跨度僅67米的五家寨人字橋,中國築路工人死亡800多人,人字橋可謂是用白骨堆成的橋。這座鐵路橋,在深山中屹立了100年,至今仍未換過一顆螺絲釘。除鋼軌枕木更換過以外,其餘的仍是一百年前的原樣。

當年,滇越鐵路與巴拿馬運河、蘇伊士運河被英國《泰晤士報》評為“世界三大工程奇蹟”。抗日戰爭期間,滇越鐵路是南方的重要運輸通道,力保運輸物資的“大動脈”,有利於打破日本的封鎖,為抗日戰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在對越自衛反擊戰中,滇越鐵路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百年滇越鐵路是雲南第一條鐵路 ,是我國鐵路發展的活化石!如今,隨著經濟的發展,滇越鐵路的運力已經遠遠不能滿足需求,處在停運邊緣滇越鐵路又恢復了往日的平靜,穿越雲端的鐵路或許不久之後也只會存於我們的記憶之中。百年老軌,承載的更多的是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