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步入尾聲,2019年中國經濟會有哪些好消息?該投資什麼?

2018年步入尾聲,2019年中國經濟會有哪些好消息?該投資什麼?

​還有兩個月,2018年就結束了。你在年初制定的投資規劃都實現了嗎?財務自由的小目標達到了嗎?

小編當然祝福你能夢想成真,即使有小小的遺憾,沒關係,2018年還沒結束,2019年更有大把的機會呢

我們看到2019年,一些長期趨勢也正在形成,提供了不錯的機遇。

一、全球量化寬鬆結束。

今年以來,美聯儲進入加息通道,歐日被動收緊,全球貨幣政策的邊際還將繼續收緊。

二、新技術革命走向十字路口。

人工智能、無人駕駛、新能源汽車、大數據、智慧城市、癌症治療……這些新技術正處在向深度、廣度發展的十字路口,新技術革命對人類社會生活的重塑將不斷髮生。

三、由虛轉實,投資實體經濟。

全球貨幣政策收緊,會檢驗經濟復甦的含金量,任何能夠經受考驗的公司,都值得長期投資。

所以,2019年,我們有可能看到怎樣的轉折之光?我們可能期待怎樣的好消息?有哪些值得投資呢


美國經濟調整,牽動世界經濟神經


特朗普的減稅政策,基建刺激等,推高了2018年美國的經濟增長,使其略顯過熱,並迫使美聯儲更快加息。

例如其貿易政策並沒有縮減美國的外貿逆差,反而使之增大;美股也在2018年10月中旬以來持續下跌了約5%。

高盛甚至認為美股將陷入長熊,看起來美國的樓市股市前景不是太好;對美國家庭債務負擔的憂慮情緒也在上升。

比如,FAANG(臉書、蘋果、亞馬遜、奈飛和谷歌)的股價,讓人對科技股泡沫如臨深淵。至少這些不順心的事情,可能使得特朗普的內外經濟政策更實際和靠譜一些。

目前,市場預測的基準情況是2019年美國經濟增長約2.5%,美元指數95-98的中性區間。

如果2019年美國經濟繼續調整身段,世界經濟增長將承壓,對中國的影響也是不言而喻的。


中美貿易紛爭將何去何從?


儘管人們對中美貿易爭端存在憂慮,但2019年不是沒有轉折之機。

人們迫切需要一種更開放、公平和富有活力的經貿框架。

因此,中美之間就貿易爭端有話好好說,斡旋的餘地很大。

從2018年底開始,中美貿易爭端出現了不太引人注目的降級。而非升級之勢,這也許是中美關係降溫之後的轉折點。

儘管中美貿易爭端的解決任重道遠,甚至經貿問題緩解後,在知識產權和產業政策等其他領域的爭端仍會此起彼伏,但如果中美相向而行,在2019年貿易爭端呈降級而非升級的可能性明顯存在。

美中都需要對貿易爭端進行管控,需要一個最低限度的行為框架,使之不至於失控。

這是有可能的。


中國的改革開放會繼續升級


在2018年甚至出現了企業家和公眾信心弱化之勢。

消費是升級還是降級?

A股為什麼跌跌不休?

2019年中國經濟增速可能仍將穩中趨緩,國際收支和匯率局勢也不明朗,房地產或將有所降溫。

但在諸多艱難中,人們可能會聚焦到一種不可動搖的取向:改革開放是基本國策,其升級版必須和必然落地。

預期和信心的再明朗和凝聚,也許是可期待的。

2018年12月是改革開放四十年的紀念月,在此時,人們將來深刻感受到,

選擇封閉就是被世界所拋棄,最終也將被自身所拋棄。

如今,外有貿易戰,內有經濟疲軟,中國的改革開放持續升級,是大概率的選擇。


中國的貨幣政策或趨松


目前看,2019年宏觀調控鬆動的可能性遠大於緊。

就貨幣政策而言,在2018年10月社會融資總額和廣義信貸同比增速雙雙年內最低,這也許更能引導債市利率走低,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

同時人民幣匯率的基準情況大致為貶值3%至約7.2。

這也較之2018年更為平穩。

同時財稅政策在2018年頻頻引發公眾廣泛議論和猜測。

目前看,減費降稅是不得不做的大勢所趨。

產業政策同樣如此,從新能源到光伏,產業界和學術界對政府幹預和補貼的評價日益理性。

貨幣、財稅和產業政策上,在2019年這些政策更多地應當扮演對市場機制的扶持之手。


中國股市和樓市,走向如何?


即將過去的一年,對中國投資者而言並不令人愉快,進入2018年10月中旬以來,中美股市走勢分化,A股上升了約1%,且交易量明顯回升;而美股則下跌了5%且科技股泡沫仍大。

目前看,以滬深300為例,其中金融股的市盈率不足10倍,非金融股的市盈率也僅12倍。

在相對寬鬆的財稅貨幣政策下,看起來2019年A股也許會有所起色。

同樣地,房地產市場也涼意襲人。

中國國房地景氣指數也在下行。以2018年9-10月為轉折點,樓市的量價都開始趨弱。

就樓市調控而言,很難想象2019年會採取比7.31更嚴的調控政策。

就樓市信貸而言,個人住房抵押貸款應當會出現鬆動,價格優惠和發放提速是應有之意。

用兩句話來總結:股有轉機,樓無危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