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卿、倪萍上衛視綜藝,看馬東、撒貝寧等央視人轉型“流量大戶”

文丨文仔

董卿、倪萍上衛視綜藝,看馬東、撒貝寧等央視人轉型“流量大戶”

湖南衛視《聲臨其境2》最近來了一位“稀客”。

央視當家女主持董卿應倪萍之邀助陣聲音競演綜藝《聲臨其境2》舞臺,以一段《麥兜響噹噹》的配音驚豔眾人。而早在董卿要參加《聲臨其境2》的傳聞散播開來時,網友們就已經用“神仙陣容”來形容節目的新一期嘉賓陣容,表示對董卿十幾年來衛視綜藝首秀的期待。

董卿、倪萍上衛視綜藝,看馬東、撒貝寧等央視人轉型“流量大戶”

沉穩大氣的董卿一向是央視正統綜藝的代言人,《中國詩詞大會》《朗讀者》等舞臺都讓董卿釋放出自身豐富的文化內涵。而作為央視人初涉省級衛視綜藝,董卿為節目帶來的影響則不亞於流量小生,一直在“神壇”的央視人們,走出固定圈子後的力量也不容小覷。

央視人“走下神壇”,在綜藝風口再一次盛放

央視在觀眾眼中可以用一個“正”字概括,身處央視的主持人們往往以正面形象、正面能量示人。而由於央視的人才培養制度,大多數主持人則是專心紮根央視,並且因為長期主持同類型節目而在觀眾心中留下刻板印象,同樣獲得了由央視帶來的高國民度。

董卿、倪萍上衛視綜藝,看馬東、撒貝寧等央視人轉型“流量大戶”

數字化媒體的發展給了央視人更多的選擇和機會,因此也不斷有老牌央視人選擇放棄“鐵飯碗”走出央視,去尋找轉型發展的機會。與此同時,央視注入新鮮血液,整個主持人市場達成一種人才的流通。

董卿、倪萍上衛視綜藝,看馬東、撒貝寧等央視人轉型“流量大戶”

央視人走入大眾市場往往為觀眾帶來的是極大的反差,這種反差讓觀眾多年來終於看到立體的、完整的央視人魅力。

2012年邱啟明離職央視後選擇了加入湖南衛視主持相親交友節目《我們約會吧》,從嚴肅認真的《24小時》新聞主播搖身一變成為婚戀交際人,讓觀眾體會了一把紳士的幽默。

董卿、倪萍上衛視綜藝,看馬東、撒貝寧等央視人轉型“流量大戶”

曾擔任2011屆《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總導演、《挑戰主持人》製片人的馬東在2013年離開央視後與愛奇藝密切合作並創辦了米未傳媒,同時也打造了一檔全新的原創辯論綜藝《奇葩說》,入局互聯網綜藝市場。

董卿、倪萍上衛視綜藝,看馬東、撒貝寧等央視人轉型“流量大戶”

“我徹底被馬東的才華折服了”在《奇葩說》的節目評論下總能看到這樣的發言,通過節目中所體現的極強控場能力以及適當運用語言智慧的幽默感,馬東不同於其作為央視人時的“規矩”,而是通過將自己娛樂化吸引更多的年輕受眾,而他創造的米未系列綜藝也在語言節目中打造了自己的品牌文化,開拓了一方綜藝土壤。

董卿、倪萍上衛視綜藝,看馬東、撒貝寧等央視人轉型“流量大戶”

同樣,曾主持《東方時空》等節目的張泉靈於2015年從央視離職後受邀成為《奇葩說》第四季的導師之一,與馬東合作並初次成為網絡娛樂綜藝的固定嘉賓。張泉靈的加入為《奇葩說》的導師陣容增添了女性視角,也為節目內容帶來了不同於前幾季的感性。

董卿、倪萍上衛視綜藝,看馬東、撒貝寧等央視人轉型“流量大戶”

前央視主持人張紹剛也成功加入《吐槽大會》以自黑的方式取悅觀眾,並且以“吐槽幽默”掌控網綜的行進節奏,形成了獨屬於張紹剛個人的主持風格。“有時候看張紹剛‘賤兮兮’的樣子,真想不到他是央視走出來的”相比較作為央視主持人的張紹剛,《吐槽大會》裡的張紹剛拉近了與觀眾的距離,也讓人們切實的記住了這個“愛吐槽的胖子”。

“人的一生最幸運的事,就是遇到大的風口和正在崛起的時代”張泉靈曾經這樣說過,在遇到這樣的轉型機會時“走下神壇”,去跨界、去挑戰,是央視人在多年經驗積累後的再一次盛放。

打破刻板印象,個人品牌對平臺的反哺

與當年的離職轉型潮相比,現在央視人們的轉型並不再是單選題,央視體制中對於人才的管理也是越來越人性化、自由化。在年輕化的綜藝市場中,央視的受眾在不斷“老齡化”,而為了平衡受眾,除了嘗試製作《了不起的挑戰》等真人秀聚集網絡人氣外,利用主持人個人品牌進行平臺反哺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其中央視的法制節目主持人撒貝寧便是在央視任職期間轉型反哺的典型。

董卿、倪萍上衛視綜藝,看馬東、撒貝寧等央視人轉型“流量大戶”

常年主持《撒貝寧時間》《今日說法》等法制節目的撒貝寧,曾經在電視前展現的是嚴肅認真的“法制代言人”形象,而在參加網綜《明星大偵探》後卻完全顛覆,以隨時拋梗接梗的應變能力為偵探節目注入“喜感基因”,成為《明星大偵探》無法或缺的固定嘉賓。

董卿、倪萍上衛視綜藝,看馬東、撒貝寧等央視人轉型“流量大戶”

而撒貝寧在打破了人們刻板印象的同時,也同樣用自己的表現在強調其根深蒂固的“央視特質”。北京大學的撒貝寧學法出身,又有多年來的法制節目主持經驗,因此在綜藝節目中巧妙進行普法成為了他的習慣,在《明星大偵探》中他便時不時蹦出的法律條例,以及對案件的法律角度分析,體現其文化內涵的同時還提升了節目的整體格調。

董卿、倪萍上衛視綜藝,看馬東、撒貝寧等央視人轉型“流量大戶”

比起專家學者生硬的法律知識科普,撒貝寧在節目中利用與其他嘉賓喜感互動、造梗出圈的方式普法,明顯讓人更能接受。而撒貝寧在娛樂綜藝中反轉的個人形象不僅吸粉漲人氣,還為央視的法制節目《撒貝寧時間》《今日說法》等引流,“追星如我,為了小撒開始看《今日說法》了”通過網絡綜藝獲得大量的年輕層次粉絲的撒貝寧,為央視帶來了更廣泛的受眾,煥發新鮮的生機。

央視這塊金字招牌成提升綜藝格調不二法寶

衛視以及網絡綜藝節目能邀請到央視人參加其實是一件“貼金”的好事,對於觀眾來說,央視本身就是一塊金字招牌,在這塊招牌的影響下,綜藝節目往往能夠獲得效益加成。

董卿、倪萍上衛視綜藝,看馬東、撒貝寧等央視人轉型“流量大戶”

沉浸多年的老牌央視人們不僅擁有極高的國民度,且普遍得到了觀眾們的能力認可。因此在綜藝中加入老牌央視人不僅能提升節目整體格調,還能聚焦多年齡層的受眾,董卿參加《聲臨其境2》便讓更多中年觀眾關注到這檔原創綜藝。

董卿、倪萍上衛視綜藝,看馬東、撒貝寧等央視人轉型“流量大戶”

常年效力於央視的主持人們,參與省級衛視以及互聯網綜藝還可以成為節目的宣傳爆點,截至本文發稿日“董卿上聲臨其境”這一微博話題便已經達到了1.7億的閱讀量,董卿十多年來第一次上省級衛視綜藝的事件引發熱議。

董卿、倪萍上衛視綜藝,看馬東、撒貝寧等央視人轉型“流量大戶”

而在陣容的搭配上來看,《奇葩說》中馬東與張泉靈的搭配促成了一場唇槍舌戰高手過招,《聲臨其境2》則實現了央視兩代當家女主持人的同臺獻禮,也打造了倪萍與趙忠祥等“活久見”組合搭配,情懷再現,繼承經典。

董卿、倪萍上衛視綜藝,看馬東、撒貝寧等央視人轉型“流量大戶”

央視人的業務能力更是能夠滿足綜藝對於專業性的要求。

董卿在《聲臨其境2》中不僅通過無詞稿配音體現了央視出身所具備的主持臺詞功底,同時還使得觀眾們紛紛感嘆於董卿的知性大氣;馬東、張泉靈的專業總結陳詞則拔高了《奇葩說》的立意,同時也挖掘出了綜藝節目的深度;撒貝寧則以學識與幽默結合,通過娛樂向的《明星大偵探》來傳遞正確的法律價值觀。

這樣的央視人往往也有著極高的性價比,對於綜藝製作者來說,央視人在彰顯節目優質內容、完善節目格局的同時,也在自成一派“央視流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