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銷25億美元,曾只有2人的小工廠,現竟佔據全球近6成拉鍊市場

如今的各行各業似乎都有著自己的傳奇故事。

先是馬雲辭去教師工作,靠著“坑蒙拐騙”湊齊了自己的18羅漢成立阿里巴巴,就此奠定電商巨頭的寶座。

再是溫氏集團靠養豬年營收高達556億,公司員工的待遇和福利堪比騰訊和華為。

最後就連王佳滎撿紙箱也撿出了10億身家,在淘寶京東火爆之年被譽為“電商紙箱哥”。


年銷25億美元,曾只有2人的小工廠,現竟佔據全球近6成拉鍊市場


小小拉鍊竟也能年銷百億 繞地球50圈

類似上述的傳奇故事在日本也有不少,而其中最傳奇的莫過於靠賣拉鍊年銷25億美元(摺合人民幣約為168億元)的“世界拉鍊大王”:吉田忠雄。

如今的YKK已經是一家擁有大約百年曆史的老牌拉鍊製造企業了,是最能體現日本工業發達的巨頭企業之一。據其官方給出的資料數據統計,YKK的年度營收額早已超過了25億美元奔向30億美元的大關,而年產量更是達到了驚人的近百億條。

以前看廣告總會聽到“香飄飄年產量XXX,能繞地球X圈!”

這要是在日本,估計也會拍一條一模一樣的廣告,畢竟早在2016年YKK所生產的拉鍊,其長度加在一起就已經快達到驚人的200萬公里,能夠繞地球近50圈。

一個小小的拉鍊竟然能夠創造出如此的輝煌,這不可謂不是一個傳奇。

小小拉鍊竟然暗藏千億市場?

其實早在1893年,來自美國的工程師賈德森就想出了拉鍊的雛形,他把滑動裝置應用在衣服上,藉此讓衣服兩邊的紐扣不斷地分開和咬合,他給這個裝置取名為“鉤子鎖釦”,並在這之後申請了專利。

在這之後一位法國飛行員運氣不好,在飛行過程中不慎將一枚紐扣掉進飛機的控制裝置裡,當時的飛機並不像現在如此精密,這樣一個小小的疏忽卻導致了墜機事件。此後美國汲取教訓,開始大量購買拉鍊,推動了拉鍊的生產。


年銷25億美元,曾只有2人的小工廠,現竟佔據全球近6成拉鍊市場


1993年的某一天,也是拉鍊發明的百週年紀念日,拉鍊不但被BBC評為“世界奇蹟”,更是被各界評論家譽為“全球百年來最重要的發明之一”。

然而早在這之前,拉鍊中的千億市場就被吉田忠雄輕易捕獲。

依靠70日元“征戰”東京的吉田忠雄

吉田忠雄出生於1908年,父親依靠養雞和賣寵物的微薄收入根本無法支撐六口之家(吉田忠雄還有兩個哥哥和一個姐姐)。因此,吉田在小的時候就開始做一些小生意來貼補家用。

雖然吉田從小就成績優異,但是家境拮据的他根本無法負擔越來越昂貴的學費,只好開始打工養家。在打工的過程中,吉田也沒有放棄學業,憑藉著自己的努力在功課方面竟然沒有被落下太多。到1928,吉田的兄長足足湊齊了70日元(約等於4.25人民幣)的“巨資”,帶著這筆錢,吉田就開始了自己的東京之旅。

也許正是這樣的童年經歷帶給吉田無比強烈的從商興趣,在1930年前後,因一次偶然的機會,吉田便隻身來到我國上海學習經商。由於當時的年代動盪,吉田因故只得返回家鄉。當他回到家鄉時發現朋友的店鋪雖然倒閉了,但是卻留下了一大批因做工太差而滯銷的拉鍊。吉田敏銳的商業意識告訴自己,一定要買下這批“垃圾”。


年銷25億美元,曾只有2人的小工廠,現竟佔據全球近6成拉鍊市場


吉田忠雄的心血因戰爭一日之間化為烏有

1934年,25歲的吉田在東京靠著省吃儉用留下來的350日元開始了自己的創業。當時公司因為租店和員工薪資,在一開始便負債2070日元。

由於彼時拉鍊產品的做工不被人在意,加上負債,親朋好友都開始反對他的創業。但是吉田很是頑固,認準了“品質第一”的路子便一頭扎進了拉鍊產業。由於吉田的嚴格把控,公司所生產出的拉鍊有近66%的產品都被他所淘汰,在市面上銷售的僅有當時購入原料的33%。

正是因為如此,吉田拉鍊的價格要比市面上高出數倍,公司曾一度瀕臨破產。但是由於對質量的堅持,吉田拉鍊慢慢在業界有了不小的名聲,甚至被譽為“金錘拉鍊”。

隨著時代前進,服裝行業開始快速興起,一時之間拉鍊可謂是供不應求。憑藉此前打出的“質量第一”的名聲,吉田拉鍊開始陸陸續續收到不少訂單,員工也從開始的2人變成了50人左右,並且開始有了出口項目,公司狀況也隨之好轉。

在1938年,已有不小發展的吉田拉鍊也變成了一座佔地近300平方米的大工廠,改名為吉田工業。可是由於戰亂的影響,數年光景,吉田苦心經營的一切都變成了灰燼。帶著不死的信念,吉田向銀行借了一筆鉅款用以東山再起,可是就在交付了款項之後,一場暴動徹底澆滅了吉田的拉鍊夢。


年銷25億美元,曾只有2人的小工廠,現竟佔據全球近6成拉鍊市場


吉田忠雄終成“世界拉鍊大王”

當動盪平息時,吉田已經38歲了。他用了2年時間也沒有說服任何一個人為他投資款項,迫不得已,他只得再次從銀行貸款1200萬購買機器。敏銳的目光和堅定的信念,終於讓吉田苦盡甘來。

1957年,吉田工業迅速發展,開始涉足建材行業。

1958年,吉田工業的拉鍊產量創造記錄,其拉鍊長度加在一起能夠繞地球一週。

1959年,吉田工業進軍歐美,在新西蘭開辦工廠。

1969年,美國宇航員成功登月,而那件衣服的拉鍊就是吉田工業製作的。

1980年,吉田工業已經佔據了日本近90%的市場,在世界上也佔據了35%左右的份額。

1990年,吉田工業進軍中國市場,帶動了我國拉鍊製造業的發展。

2000年前後,吉田工業在世界市場上佔據的份額已高達65%。

一路走來,曾經2個員工的吉田工業,如今已擁有萬名員工,平均日生產拉鍊多達千萬條,旗下132家工廠遍佈世界各地,穩坐業界龍頭之座。

而其創始人也被稱為“世界拉鍊大王”。


年銷25億美元,曾只有2人的小工廠,現竟佔據全球近6成拉鍊市場


吉田曾說:“即使遭受100億元的損失,我們也要維護客戶對我們的信賴”。也許正是這份對品質和誠信的堅持,才讓吉田拉鍊至今仍然佔據著全球近6成的市場。

拉鍊雖小卻也能改變世界,他的經商信念值得每一個相關從業者去鑽研和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