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爺爺寫給自閉症孫子的深情告白

每一個自閉症的孩子身後都是一段家族奮鬥史!3天前,我們從文章為了自閉症孫子,奶奶立志通關成專業干預老師!認識了一位56歲還希望參加大米和小米新老師培訓的勵志奶奶,今天我們的主角便換成了一位爺爺。

這位已過花甲之年的歡歡爺爺,半輩子新聞寫作生涯,本可享受悠閒自在的退休時光,卻在收到歡歡的一紙診斷後,重振朝氣,不僅孜孜不倦地閱讀大量書籍,從頭開始干預知識,還將歡歡生活的點滴以及在大米和小米(北京)兒童成長中心的訓練日常,一筆一筆地記錄下來,寫成一篇篇文章。

今天,我們帶來的就是歡歡爺爺親筆寫下的其中兩篇——

一位爺爺寫給自閉症孫子的深情告白

爺爺奶奶與歡歡(化名)

01


“美好的憧憬被一紙診斷擊碎

你依舊是我們獨一無二的寶貝”


命運是挺能捉弄人的。

在為一個大眼睛、濃眉毛、圓圓臉蛋、白白皮膚的小生命喜悅、快樂、禮讚、驕傲了一年零九個月之後,頭上的太陽不見了,但見漫天的烏雲與迷霧。

坐在剛剛成立的大米和小米(北京)兒童成長中心,我一個六十開外的老頭痛苦地想,這個帶給我們無數光榮與夢想的寶寶,是那個出生幾小時就揮動了九次手臂的寶寶嗎?是那個萌萌的、甜甜的、像小貓一樣依偎在我們懷裡的寶寶嗎?是那個鏡頭感特強,拍出了許多像小明星照片一樣的寶寶嗎?是那個在鏡子面前做怪相,邊笑邊親吻自己的寶寶嗎?

21個月的時間,粗心的我們居然感覺一切正常,只是語言遲緩,不太聽從指令,以為假以時日,一切都會正常起來。如果不是姥姥心細發現了問題,就不可能有“疑似自閉症”的診斷,不可能有還算及時的干預。姥姥是寶寶的“救星”,大米和小米培訓中心是福地福星。

對於自閉症,過去雖有耳聞,但沒想過它跟我們有什麼干係。因為寶寶的爸爸媽媽兩個大家族,五代之內似乎沒發現過這樣的先例。但這個與現代化、與時俱增俱進的問題,殘酷地找上了我們可愛的孩子。

寶寶的爸爸媽媽均為獨生子女,可他們的長輩均健康高壽。寶寶的頭上,有八個八十歲以上的曾祖輩老人,四個五六十歲的祖輩長者,加上他的爸爸媽媽,十四個長輩像眾星捧月般圍繞著寶寶,呵護著寶寶,期盼著寶寶。

十四個長輩各自心中為寶寶勾畫了無數的美好的生活畫卷。

大家期盼著寶寶爬行、走路、牙牙學語、朗朗讀書,一路歡聲笑語,一路凱歌高奏,像爸爸媽媽一樣成為學霸,去上名校去留學,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宗族觀念特別強的太爺爺,還在期待曾孫光耀門楣,光宗耀祖……

這一切,就被一紙診斷終結了?我們傷心、我們難過,我們跟絕大多數的家長一樣,開始不相信、不接受,繼而傷心、悲痛,再則自責、內疚。可最終,我們不得不接受這一嚴峻的事實。

在剛剛診斷出病情,姥姥、姥爺帶寶寶到海邊去消暑時,在出租車離開的瞬間,六十一歲的我淚流滿面;看到大米和小米(北京)兒童成長中心的一些老師極富職業精神、極具愛心,設身處地為孩子們著想時,我又一次淚雨滂沱。寶寶的譜系狀況,觸到了我心中最柔軟的地方。

在度過了許多個失眠之夜後,在經歷了痛苦的心靈煎熬後,在讀了二三十本中外有關自閉症的書籍之後,在與大米和小米機構的專家和老師們交談之後,我內心的陰霾在慢慢消退,我頭頂的陽光又飄了回來。

孩子還是那個可愛的孩子。

孩子是上帝派給我們的使者,這一世註定了,他是我們的寶貝。我們只要他、只愛他、不可置換、不願置換。我們的責任就是陪伴他、保護他、培養他、祝福他!

孩子是無辜的,不是他對不起我們。

孩子是獨特的,他身上會有許多的閃光的東西,是我們所不具備的。

孩子的爸爸說,我們的責任就是順勢而為,孩子能走多遠,我們就陪他走多遠。

但願孩子能走得很遠很遠!

我們將會用全部的愛陪伴寶寶,我們與寶寶一同行進在陽光照耀的大地上。

我們對孩子充滿了信任與希望,我們對大米和小米兒童成長中心充滿了信任與希望。

陽光永在,愛心永在,希望永在!


02

“為了你,我願意放棄悠閒的退休生活

從零開始學習干預知識!”

俗話說,久病成良醫。但是,如果病人不尋醫就醫,病得再久,恐也成不了醫,更別說良醫。

身為自閉症譜系孩子的家長,面對突如其來的“病”,是驚恐、崩潰甚至絕望的。為了醫病,為了救自己的孩子,向專家求教、向書本學習、向“同是天涯淪落人”的家長取經,任何一點能讓自己儘早儘快有效干預孩子的知識和經驗,都是自己的救命稻草。

書看了幾十本,天聊了無數次,對於干預,尤其對於在家如何給孩子上課,心中仍然沒譜。只好跟在孩子的後頭,目的性、針對性、有效性均不強地陪同著孩子。心中所有的,是苦澀,是無奈,是無助,是內疚。

令人欣慰的是,大米和小米(北京)兒童成長中心在春節後正式運營之日起,為家長安排了觀看教學監控視頻的項目。

中心安排此項目的用意,在於讓家長對老師的職業精神與實操水平進行監督,對自己孩子的上課情況與進步點滴予以掌握。這些當然是必要的,但我最感興趣的,是想從老師那裡“盜火”“竊藝”,讓自己成為能陪同孩子一同成長的合格家長。

但效果最不理想的,恰是這一點。因為視頻沒聲音,聽不到老師在說什麼,對孩子與老師的互動,孩子良性與不良的反應均做不出準確判斷。怎麼才算給孩子上課,對我而言仍是一個大大的迷惑與疑問。

慶幸的是,中心允許孩子上語言課時家長旁聽十分鐘,後來又有了延長。當我盤腿坐在教室的角落裡,像小學生一樣聽課時,我看到老師不停轉換使用玩具教學,並用小魚游泳和企鵝爬坡的玩具作為強化物激勵孩子。短短的時間裡,老師教孩子等待、輪流、共同關注,併發出“要”“不”等聲音。老師在教學中間給孩子按摩臉部的幾個穴位,幫助孩子增強臉部肌肉的力量,以使他早日開口說話。

旁聽了語言老師的課,我對如何為孩子上課有了真切的瞭解,覺得開始開竅。

旁聽綜合課程兩位小老師的課,感受到了她們的耐心與毅力。面對不太配合的孩子,老師鎮靜、從容,想方設法引導孩子參與活動,在遊戲中提高孩子的認知、互動,社交等能力。


一位爺爺寫給自閉症孫子的深情告白

歡歡與大米和小米(北京)兒童成長中心的老師們


令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旁聽督導郭老師的課。郭老師像個女中學生,文文弱弱的,但坐在孩子旁邊,一舉手一投足,一顰一笑,十足的學者、教授。郭老師慈眉善目、聲音柔美,對孩子充滿了愛心與耐心。

她根據孩子的理解與情緒變化,不停地變換教具與教學模式,孩子不配合或鬧情緒時,她會唱兒歌,會用撓癢癢等方法安撫孩子,喚回孩子的注意力。旁聽郭老師的課,為孩子感到欣慰,同時自己也被深深地感染著。郭老師為我們家長做了良好的示範。

教育是門學問,在各種教育中,特殊教育應當說最為深奧,最為艱辛,也最為光榮。最近的全國兩會,有代表建議提高特教老師的崗位津貼,並且在從事此行業工作十年以上退休時,退休金中保留崗位津貼。竊以為這個建議很好,但願政府能夠接納與重視。

感謝大米和小米(北京)兒童成長中心關於家長旁聽課的安排,我們感謝督導、老師們的精湛技藝與良好示範。我們也會在實踐中積極摸索,主動實踐,成為干預方面的內行。

<strong>

我們每次培訓新老師的時候,都會招募很多譜系孩子來做小小志願者,以讓老師們反覆練習實操技能,當然很多時候老師們都是笨拙的,膽怯的,也免不了錯誤百出的。

可是很奇怪,老師煉成過程被如此真實的曝光在面前,卻並沒有得到家長們的太多批評,反而一直都是不斷的鼓勵,更有很多寶貝在中心試營業後,直接成為我們的第一批正式小學員。北京中心還沒正式營業,就已經有了數十個孩子在接受干預了。

這次北京中心籌備期新老師的培訓也是如此,有的天津家長為了讓孩子做我們的實操小志願者,居然天天高鐵往返北京天津,風雨無阻。

剛兩歲的小歡歡就是我們其中一個小志願者,每次都是爺爺奶奶或者姥爺姥姥帶著他來參與做志願者,從不間斷。

歡歡也正好是我們北京總經理POLO實操課的對象。POLO特別喜歡歡歡,每次給我打電話都說起歡歡又進步啦,還說歡歡爺爺奶奶是高級知識分子,特別知書達理。所以歡歡人兒小小,卻在我耳朵裡大大有名。


一位爺爺寫給自閉症孫子的深情告白

歡歡與大米和小米(北京)兒童成長中心總經理POLO互動


春節前我去參與了北京中心的體驗課環節,在現場遇到了傳說中的的歡歡爺爺。

我和他聊起來我是怎麼從媒體業轉到做特殊教育,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把孩子的一對一個別化計劃、專業干預、從幼兒園適應班到融合班甚至幼小銜接班的每一步,做成相對完整的學齡前全支持體系。歡歡爺爺點了點頭,說:“我知道你的故事,特別有意義。也真是特別幸運,歡歡可以一直跟著你們了。”歡歡爺爺把旁邊的歡歡奶奶的真實身份介紹給我認識,我才知道,他們夫妻都是我們業界德高望重的前輩!

今天無意中讀到了歡歡爺爺寫孫子、寫在北京中心訓練生活的文章,真的感慨、感動,忍不住分享給大米和小米的粉絲們。聽說是歡歡爺爺一筆一筆的寫在紙上,身為作家的歡歡媽媽打印成電子版發給我們的,更是不勝感慨。

我經常接到北京中心同事們的電話,她們最愛說的就是孩子們的進步和性格各異卻充滿歡樂的家長們。

可愛的鬧鬧和他開朗活潑熱愛干預的奶奶又成主角啦,被我婉拒希望他們不要特意從山東老家到北京異地訓練卻執意成行的貝殼到了北京一星期就開始學會模仿啦,貝殼媽媽開心的到處拿著山東特產讓老師品嚐;深圳中心的老學員花生轉去北京就學,花生媽媽還特意前幾天給我打來電話,提出了不少對北京中心的改善意見,所以我人雖然不在北京,可是北京的孩子們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們,卻已經在我腦袋裡形成了一幅生動的畫卷。

善的最高境界不是給予而是在引路,世間,也唯有愛與信任不可辜負。我們唯有伴隨小小寶貝前行,希冀他的長長人生路走得更歡快更寬廣一點兒。


附:北京中心體驗課邀你參與!

北京中心裝修正式開業在即。

想提前瞭解大米和小米的環境?想知道大米和小米的老師怎麼上課的?不知道孩子是否能夠適應老師?相信眼見為實?

歡迎報名參加大米和小米的體驗課,實地體驗孩子入學後的上課情境,大米和小米專業老師示範教學,並有專業的課程顧問在旁邊一一講解並解答您的疑問。我們還準備了精美禮物恭候您的到來。

體驗課招募對象:在干預機構選擇上犯難的您和孩子——


2-6歲自閉症、發育遲緩、語言遲緩兒童


體驗課上課地點:北京市朝陽區三間房七號院-萬東科技文創園15號106室


體驗課上課時間:3月28日/29日


體驗課請聯繫微信☎北京 18910241617 / 18910245767


微信ID:damihexiaomi2015

一位爺爺寫給自閉症孫子的深情告白


“大米和小米”起源於原南方都市報首席記者姜英爽(大米)於2014年創辦的自媒體平臺,專注於自閉症及發育障礙(ASD)領域的科學知識、方法論等傳播。

經數年發展,已成長為融自媒體平臺、線下干預訓練中心、學前融合教育支持服務、家長線上支持課程平臺等為一體的綜合性ASD兒童支持服務實體。目前,“大米和小米”已先後在深圳、上海、廣州、北京等一線城市,開設了四家兒童成長中心和兩家融合幼兒園,更多社區店也在籌備中。

深圳 13682646196 / 18938044894

上海 18516618207 / 18521556705

廣州 18620202651 / 18620202671

北京 18910241617 / 18910245767

學前融合教育支持服務諮詢電話

13544125124


分享到:


相關文章: